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量化研究方法PPT课件

量化研究方法PPT课件


研究2: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学校干预研究
在日常教育及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些现象:班里的公物被人 损坏了,全班都会说“没看见”;老师表扬某某同学在某方面做的好,教室里 会传来不屑一顾的唏嘘声;小组值日,活儿没干完,有的组员就会心安理得地 落座;参加公益劳动,老师再怎么强调它的意义,也总有一些学生不带工具。 有研究者在某小学选取50名学生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看新 闻遇到伤心或感人的事件时,51%的中段小学生、34%的高段小学生不会流泪, 或认为那是假的而无动于衷,表现出冷漠;40%-50%的学生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未 感到快乐……。心理专家把上述种种行为和表现概括为“亲社会行为”的丧失。 目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丧失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青少年亲社会行 为的培养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本文档相关内容参见 视频 1-6
2020/1/1
1
2020/1/1
量化研究方法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 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韦小满
2
提纲
问题的提出 研究综述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与结论
3
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所
一、问题的提出
2020/1/1
4
(一)确定课题
研究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行为及自我管理策略研究
我们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问题行为一直为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所 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儿童问题行为有明显 上升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国外报道学龄儿童问题行为的检出率是5%—15%,80 年代高达10%—20%。国内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儿童问题行为以来,所调查 出的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80年代的调查数据在10%左右,90年代则 上升到13%左右。初中生问题行为检出率普遍高于学龄儿童平均水平,多数在15%以 上。经济一体化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教育事 业特别是职业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社会转型和教育体制的迅速变革
研究2:
* 培养亲社会行为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 * 培养亲社会行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 培养亲社会行为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二、文献综述
2020/1/1
13
(一)概念界定
研究1:
1认的正常儿童青少年行为规范 和道德标准以及在情绪或社会适应方面不成熟的行为。
2.亲社会行为的结构
行为类别 调节行为 帮助行为 分享行为 利他行为 习俗行为 包容行为 公正行为 控制行为
表×× 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 具体行为示例
谦让,幽默,鼓励,赞美等调节他人情绪、使之改变不良状态的行为 捐赠,合作,紧急或非紧急情况下的物资、体力等的援助性行为 将自己的物品、机会等给予他人的共享性行为 只顾他人利益、不考虑行为代价、不图任何回报的无私行为 微笑,问好,和颜悦色等礼貌行为 团结他人,邀请他人参加群体活动等吸纳性的行为 主持正义,见义勇为,在朋友遇到麻烦时挺身而出等支持性行为 终止他人的打架、漫骂等不友好或攻击性的行为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亲社 会行为的培养是青少年社会化和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促进青少 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社会栋梁。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 时期,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他们的思维能力进入新的 水平阶段,思维中的“自我中心”再度出现,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也 变得越发复杂化,在此背景下研究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 特点,尤其是积极寻找干预的策略,对促进其心理和道德品质健康发 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90年代中期以来,在“高中、高校扩招 ”的压力下,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生源数量和质量严重下滑的现象。与同龄的高中学 生相比,中职学生的失败体验更多,学习困难更大,其问题行为的表现更具有普遍性和严重 性,中等职业学校开始成为学生问题行为的高显和高发区域,在很多地方中职学生以其高发 的问题行为成为“差生”的代名词。问题行为的大量出现严重阻碍了中职学生个体认知、个 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影响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并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精神 困扰,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对社会产生危害性后果。目前国内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行为的 研究还很欠缺,以中国期刊网为例,截至2004年7月,检索和问题行为有关的93篇文章 ,涉 及职业学校学生问题行为的只有5篇。因此对中职学生问题行为的现状和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 调查分析,制定预防和干预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将有助于职业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人才培 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理论意义
研究1:
* 以职业学校学生的问题行为为对象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系统分析中 职学生常见的问题行为类型,为更好地研究中职学生的行为及心理提供 参考依据。 * 本研究拟通过借鉴国内外的测量工具,编制信度和效度较好的中职学 生问题行为量表,为研究中职学生的问题行为提供科学的测量工具。
* 以班主任工作为主导,以自我管理的形式,对问题行为进行教育和 干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充实班级管理理论提供新思路。
2020/1/1
14
2.问题行为的分类
2020/1/1

学习问题
职 学
外显型
交往问题

生活问题



内隐型
情绪问题

15
研究2:
1.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亲社会行为是在一定社会互动过程中发生的,个体自愿 提供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益并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个体自 身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一定受损。
亲社会行为具有以下属性:(1)动机的自愿性;(2) 结果的利他性;(3)社会赞许性;(4)情境的社交性。
研究2:
* 本研究试图以班级管理工作的途径并借助一系列以
班级为单位的干预措施,探索培养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学 校教育方法,以服务于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实践, 同时期望为班主任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探索一个新的突破 口。
(三)实践意义
研究1:
* 是我国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需要。 *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需要。 * 是当代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