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管道的护理

各种管道的护理


拔管
管道 创腔引流 脓腔闭式引流 拔管指征 一旦血性脑积液转清,及时拔管, 以免形成脑脊液漏 边引流边逐渐退管,待脓腔闭合时 拔管
脑室引流
一般放臵3-4天,拔管前试行抬高引 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h如无颅内压增 高表现即可拔管。 1、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颜色变浅 2、引流液量<50ml/ 24h脓液<10ml 3、病人无呼吸困难和气促 4、胸部X线摄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无 漏气
如胃肠减压管、留臵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
分类(二)
监测性管道—— 指放臵在体内的观察哨 和监护站,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 兼有此作用。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 脉测压管等。 综合性管道—— 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 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例如:胃管的三重作用:(1)进食 (2)减压 (3)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
尿管的堵塞
01. 急性细菌性感染, 尿液浑浊,尿沉淀 产生,或膀胱出血, 血凝块堵塞
02.
鼓励多饮水
长期留置导尿管, 钙盐沉积、尿管老 化引起引流不畅
原因
更换导尿管 挤压导尿管 必要时冲洗
03. 气囊畸形致使充满液体的气囊 堵塞导尿管侧孔
血尿
按正确方法插入气 囊导尿管,保证气 囊完全进入膀胱内 在注水
漏尿
夹管时间过长
引流袋位置不当 尿管扭曲、受压
气囊对膀胱三角 区的刺激
原因
尿管作为异物 滞留于膀胱内
气囊注水量不当 过多或过少
漏尿
护理措施 锻炼膀胱功能时采取2--3小时放尿一次,部分患者因膀胱 容量较小,要根据情况缩短放尿时间,对于清醒患者,当 有尿意时开放尿管排尽后再夹闭,按生理反射进行排尿; 意识不清者,采取1--2小时逐渐增长放尿时间,或采用不 关闭尿管持续引流的方法。 保持集尿系统无扭曲、折叠、受压,保持引流通畅。 气囊注水量不当时,保证尿管不脱出的情况下,将气囊内 液体抽出5ml,或改用气囊小的导尿管,如未出现疼痛等 而漏尿观察气囊内注水量是否太少,可适当增加注水量。
胸腔闭式引流
举例
尿管
• 单腔导尿管
常用于临 床临时性导尿 或膀胱化疗。
• 双腔导尿管
常用于临 床留置导尿, 时间大于7天。
• 三腔导尿管
用于止血 导尿,适用于 膀胱冲洗,常 用于前列腺电 切或激光术后。
尿管的种类
尿管置入深度
男性
女性
长度为18--20cm
长度为3~5cm
2个生理弯曲和3个狭窄部位, 导尿时应插入尿管20~22 cm ,因导尿管前端至气囊还有约 5cm,见尿液后再插入7~ 8 cm
观察和记录
(1)管道是否脱落、通畅 (2)引流物的量、色、质、性状
(3)严密检查各引流管各衔接处,以免漏气及脱出以 及有无液体外溢
(4)局部皮肤的变化
(5)病人有无不适
拔管
管道 拔管指征 根据病情拔管 ①肾造瘘管:需在手术12日以后拔除,拔管前先闭 各 种 导 尿 管
管2~3日,若病人无患侧腰痛,漏尿,发热等不良反应, 或经肾造瘘管注入造影剂,证明肾盂至膀胱排出通畅, 即可拔除肾造瘘管。
胃管的护理要点(1)
1
取得病人合作, 放置操作时动作应 轻柔,放置所需长 度,第一刻度为 45cm至贲门,一 般放至55~66cm 抽取胃液。
2
检查胃肠减压装 置是否密闭,有否 扭曲,负压是否相 当。在注入药液时, 应夹管1/2~2小时 左右
3
保持胃管通畅, 定时冲洗,冲洗盐 水不宜大量,亦可 推注少量空气检查 管内有无堵塞。
注意事项
⑴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至关重要,患者痰液较多时胃管盘 曲在咽部也能抽出似胃液又似痰液的液体。一旦误入气管 会导致呼吸困难、死亡。可以结合PH试纸(胃液:1.5-3) ⑵长期鼻饲患者7天更换,改另一侧鼻孔,以防鼻、咽黏膜 刺激性损伤。硅胶管留置适宜时间:21-30天。可降低反复 插管对鼻、咽黏膜的刺激,减少插管时患者的痛苦及耗材。 ⑶插管时间:颅内压增高的脑血管病患者插管可使颅内压 增高,导致脑疝而死亡。 ⑷鼻饲误吸:咳嗽、呕吐可能会使胃管变更位置,增加误 吸的可能。鼻饲过快引起大量胃残留及肠蠕动低下,胃排 空延迟均可导致误吸。误吸性肺炎发生率:10%-77%。鼻 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取半坐卧位,借重力作用可防 止反流、误吸。
尿管拔不出
原因:
1、气囊注水通道损坏或堵塞无法抽出气囊内液体,通常由于 导管外置卡夹长时间夹闭或注水囊的液体不洁净引起。 2、尿管尖端侧附着有结石或球囊变形。
注水通道堵塞位于 尿管的出水端,可 直接剪去堵塞处以 上的尿管放出气囊 内液体从而拔出
堵塞尿管尖端, 可以用导丝置 入注水囊进行 疏通,不成功, 在B超引导下以 穿刺针刺破球 囊表面拔管
尿管尖端堆积结 石或球囊长时间 扩张变形回缩不 好导致尿管无法 拔出,不应暴力 拔管,行B超明 确尿管情况后解 决
举例
胃管
固定:应妥善固定胃肠减压 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胃管 牵拉力加重对咽部的刺激, 以及胃管的体外部分受压或 折叠影响胃肠减压的效果。 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胃管 移位或脱出至食管内或口咽 内。
并发症
口腔黏膜干燥、 体液丧失、食道炎、 糜烂或溃疡
灌肠
放置位置
放臵位臵
灌肠
1.大量不保留 筒内液面高于肛门40-60cm(注: 伤寒患者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cm) 2.小量保留或不保留 液面不超过肛门30cm 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
引流袋(瓶)低于创腔30cm 引流袋(瓶)低于脓腔30cm
脑室引流
颅内血肿 颅内脓肿
创腔引流
术后48h内引流袋臵于头部创腔一致的位臵, 48h后逐渐放低引流袋
胃管的护理要点(2) 护理要点
4 6 7
正确记录液体量及性质, 补足液体及电解质,
加强口腔护理,预防 感染,如中耳炎、咽炎。 鼻饲后用温开水冲洗, 定期换管。
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
5
停止减压指征:
防止胃管长期压迫, 鼻咽腔至粘膜损伤溃疡, 可用液体石蜡2~3滴, 滴入鼻孔沿橡皮管流下。
病情好转,肠蠕动恢复, 病人有肛门排气,或腹胀消失。
原因
定期更换导尿管,防 止尿路结石的形成
不常规进行膀胱冲洗,如 遇感染等特殊患者,遵医 嘱进行,膀胱冲洗的温度 28度,滴速为60--80滴/分, 每次50--100ml为宜。
加强健康宣教,意识 不清或躁动患者必要 时使用约束带
尿管的脱落
原因
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如护理不当常发生尿管 脱出现象,躁动患者自行拔管常引起尿道损伤。 护理措施: 1、尿管接引流袋防牵拉、妥善固定。 2、冲洗膀胱时禁止头皮针直接穿刺尿管,防止刺破 气囊通道导致气囊破裂尿管脱出,一旦脱出禁止 再次使用,应更换无菌尿管。
各种管道的护理
①评估
②原则
③标识
①评估
生命体征
B
一般情况
A 病情
C
管道的种类
管道的位置 E
D
管道的数量
②原则
妥善固定 防止感染 严密记录
保持通畅
原则
严密观察 保持管道的功能
护理以遵循原则为基础
③标识
标识
尿管 黄色 胃管 紫色
深静脉置管 红色 引流管 绿色
整理:尽量把管道所接的容器放在同一侧的 床边,以便于观察。
各种管道的护理
概要
1. 作用 2. 分类 3. 各种管道的护理 4. 举例两种管道的护理
作用
作用
可作为观 察的窗口
作为重要的 治疗和诊断的 手段
分类
1
●供给性管道
2
●排出性管道
3
●监测性管道
4
●综合性管道
分类(一)
供给性管道——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 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 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 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排出性管道 ——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 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疼痛
尿管的脱落
尿路感染
漏尿
血尿
尿管的堵塞
尿管拔不出
尿路感染
原因 1、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环境,完整的黏膜是防止细菌侵入泌尿 系统的有力屏障,导尿管的插入,常导致尿道黏膜的损伤,破坏了尿 道黏膜的天然屏障。 2、尿管是人体异物,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 防御能力,增加逆行感染的机会从而引起感染。 护理措施: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中充分润滑。 2、集尿系统处于封闭状态,,集尿袋低于耻骨联合部,防止尿液逆流, 并每3天更换集尿袋。 3、鼓励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以保证足够的尿量,增加内冲洗作 用。 4、每日早晚各一次会阴擦洗以预防感染。
固定:妥善固定,给于双固定,以免滑脱。
各种管道
观察:定期观察管道的通畅、固定、 有无滑脱、扭转。
引流管内的引流液的色、质、量等。
常见异常的应对措施
滑脱 做好评估、留足长度、做好约束
堵塞
勤观察、勤检查、勤挤压
错误连接
加强责任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插管深度
管道 鼻导管给氧 口胃管 鼻胃管 导尿管 插管深度 鼻尖至耳垂的2/3 前额发际至剑突 前额发际至剑突或鼻尖至耳垂至剑突 女性:插入尿道4-6cm见尿再插1cm 男性:插入20-22cm见尿再插1-2cm 留臵导尿管:见尿后再插7-10cm 不保留灌肠 7-10cm 保留灌肠15-20cm (注:小儿插入4-7cm)
导尿管自尿道外口经尿道插 入内口,因导尿管前端至气 囊还有约5cm,故见尿液后 应再插入7—10cm,然后再 充盈气囊
尿管的留置时间
普通乳胶导尿管 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
集尿袋每3 天更换为宜 ,抗返流式 集尿袋可每 周更换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