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发生命语文的活力——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下《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启东市和合小学严晓蕾教材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黄河的主人》一文主要通过对羊皮筏子、艄公、乘客的描写,赞扬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被誉为“黄河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准确把握文本内容,在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预设与生成之间寻求平衡。
设计理念: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展开,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三个维度,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
1.打好本色语文的底子:扎扎实实教学,力求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 2.焕发生命语文的活力:追求预设与生成的平衡,让师生在生成性的语文课堂中获得和谐的发展。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2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品读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4.凭借具体语言文字,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熟读课文,展开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景象。
3.学会抓住课文的中心展开阅读,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弄清“黄河的主人”的含义。
2.学会抓课文的中心展开阅读,弄清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体会中心的含义。
学情分析:1.关于学习经验:学生有较好的自主学习意识,透过字里行间能够感悟出课文传达的信息,喜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2.关于学习方法:本堂课的关键是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展开丰富想像,感知黄河的磅礴气势,感受羊皮筏子的渺小惊险,感悟“黄河的主人”的勇敢机敏。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2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感知全文,感受黄河的壮美和羊皮筏子的小、轻、险。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抓住关键字词句,体会黄河与羊皮筏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字词句,体会黄河与羊皮筏子的特点。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创情境:音乐渲染:播放《黄河船夫曲》这首是非常有名的《黄河船夫曲》,听后你有什么感受?是啊,这首曲子用音乐的形式赞颂了与滚滚黄河水作搏击的船夫,今天我们将读到一篇课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赞颂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板书:黄河的主人)一、谈话质疑巧引入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称他为“黄河的主人”?)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疏通课文理思路1.同学们,见过黄河吗?(播放黄河的视频)说说你眼中的黄河什么样儿。
出示:我看到了()的黄河。
课文中有不少描写黄河的词语。
出示: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波浪滔滔惊涛骇浪(1)指名读。
相机正音:浊(zhuó)骇(hài)(2)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①预设:“惊涛骇浪”出示“骇”在字典中的意思,在这个词语中应理解为“惊吓”。
②课文中是这样描写黄河的。
出示: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指名读。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中,黄河是文章展开叙述的主背景,“黄河的主人”的拼搏精神也是在黄河这个背景之上来烘托展现的。
因此,学习课文之前,先要让学生对黄河有一定的认识。
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黄河的气势磅礴。
】2.面对这样的黄河,你有什么感受?出示:胆战心惊提心吊胆(1)交流课前查字典的成果:“战”在这里意为“发抖”。
(2)这就是黄河,波浪滔天。
伫立在黄河岸边,听着黄河的咆哮,我们心潮起伏,感情激荡:黄河滚滚——(引读第一自然段)3.这样的黄河怎不令人胆战心惊!可有人却能战胜黄河。
他就是——艄公(板书:艄公)真是了不起的艄公!出示:凭借竹篙羊皮筏子如履平地(1)读准字音(2)学习生字“篙”:形声字,上窄下宽。
师范写,生临写。
这样的形声字在生字表中还有两个:“滚”和“磁”,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是应左窄右宽。
师范写,生临写。
(3)理解“履”:顾名思义就是“踩”。
4.出示:整个儿吞没体积(1)指名读准字音。
(2)生生理解词义。
5.课文中还有这样两个多音字:“漂”、“系”,联系字典里的注释和文中的句子,想想它们读什么音,表什么意。
出示:(1)这六个人,就如同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2)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指导读好这两句话。
【设计意图:生字词的学习应有一定梯度,由字的认识到词的理解,再到句段篇的感悟,这样循序渐进,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6.放声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品读感悟体凶险(一)把握中心句知道题目中所说的“黄河的主人”是谁了吗?(板书:艄公)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呢?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齐读这句话。
(二)感知羊皮筏1.那艄公驾驶什么战胜了这滚滚的黄河呢?(板书:羊皮筏子)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羊皮筏子的?(2—5自然段)默读2-5自然段,边读边划下描写羊皮筏子的词句,在划出的词句旁写写自己的感受。
(提示:可以是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句话。
)出示:读:认真默读2-5自然段。
划:划下描写羊皮筏子的词句。
写:在划出的词句旁写写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要求,指导读书方法。
】2.交流:(1)出示句子: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①告诉大家你读后的感受。
从哪些词语上体会到了羊皮筏子的小?(板书:小、轻、浮)羊皮筏子非常渺小,在滔滔黄河上显得那么无助。
你能读出这份感觉吗?指名读。
②还有哪些词也能感受到羊皮筏子的小?(整个儿吞没)“吞没”换成“淹没”怎样?一个“吞没”不仅突出了黄河的汹涌、险恶,也衬托了羊皮筏子的渺小、无助。
谁来读好这段话?你觉得她读得怎样?(她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再读。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感受羊皮筏子的特点。
】你们还划到哪些描写羊皮筏子的词句?(2)出示句子: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止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同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让我们再来关注第三自然段吧。
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那上面”是指——羊皮筏子上面。
所以这一自然段也是写羊皮筏子的呀。
①指名读这段话。
从这段话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惊讶。
当你看到或听到令人惊讶的事时,肯定会发出一声:啊(à)!当这件事情让我们还感到不可思议时,我们会说——啊(ǎ)!(á表示疑问,这里应该读ǎ)。
你认为作者此时是怎样的心情?自己读读看。
指名读。
【设计意图:通过“啊”字的不同读音感受作者的心情。
】②羊皮筏不但轻、小,而且上面还有人,作者可不是一般的惊讶呀!谁来数一数。
你刚才是由慢到快地数了,能告诉我们为什么吗?小而轻的羊皮筏子上有人就出人意料了,羊皮筏子上居然有六个人就更加出人意料了。
③引读:这六个人,就如同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是呀,这六个人正坐着羊皮筏子在黄河的风浪里颠簸呢!他们若隐若现,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一会儿——冲上浪峰,一会儿——甩下峰谷,真的是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他们整个儿吞没!多惊险哪!令人——胆战心惊!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好这段话。
你还划到了哪个句子?(3)出示句子:也就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①读了这段话,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②是啊,本身是那么小(只有),承载是那么重(五位、一位、两只、满满的)。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自己练读)谁有信心读好这段话?【设计意图:紧抓关键词语,在读中想,读中悟,落实教学的“语文味”。
】3.小结:真不敢相信!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滔天浪中,艄公利用羊皮筏子如此原始的工具,就战胜了滔滔黄河,不愧是黄河的主人!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读读2-5自然段,再次领略一下这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四、总结延伸引下文第一次坐这样的羊皮筏子过黄河会是什么感受?艄公有是如何带着乘客渡过这滚滚的黄河的呢?咱们下节课继续品读。
作业检测:积累描写黄河的四字词语。
板书设计:黄河的主人艄公羊皮筏子小轻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
教学难点: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句之间的有机联系,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黄河的主人》,认识了文中的生字词,拿出抄写本听写几个词语。
(1)黄河有着万马奔腾的气势。
(2)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
(3)我望着黄河上的羊皮筏子,不禁提心吊胆。
(4)黄河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5)艄公撑着篙,专心致志。
(6)艄公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大胆地破浪前行。
出示词语,同桌交换校对,纠正错误。
指名分组读,齐读。
【设计意图:课前听写词语,既复习了生词,又把握内容,还激发兴趣。
】2. 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至五自然段,感受了黄河的气势(指名背诵描写黄河的语句),知道了一种叫做羊皮筏子的交通工具(指名说说羊皮筏子的特点:小、轻、险)(板书:羊皮筏)二、品读感悟(一)感受乘客的从容1.第一次坐上这样的羊皮筏子会是什么感受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七自然段。
(交流感受)就是这样的羊皮筏子,如果让你站在上面到黄河里走一遭,你敢不敢?但是,坐在上面的乘客呢?(板书:乘客谈笑风生)出示句子: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①引读这句话。
你感觉皮筏上的乘客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谈笑风生、指指点点、从容)②是呀,皮筏上的乘客多轻松啊,他们谈笑风生,向岸上指指点点,神情从容。
出示读读想想:“听说岸边的那座古寺已经建了好几百年了!”“”“”③看着大家谈笑风生,如此从容,我忍不住想问:朋友们,坐在羊皮筏子上害怕吗?你们的胆子可真大啊!是谁给了你们如此大的胆子?对呀,在滔天浪中,是艄公让羊皮筏子上的乘客谈笑风生,艄公真不愧为黄河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