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判断过程总结

物理化学判断过程总结

物理化学判断过程总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 注册发布
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到了物理化学中的电化学,量子力学,统计热力学,界面现象与化学动力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这其中我个人还有许多地方存在问题,包括一些基础概念,公式,还有解题思路,都有些欠缺。

这更能说明这是一门需要我们用心才能学好的课程,在这里请允许我自我检讨一下:
在这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我并没有尽到一个好学生应尽的义务去认真负责的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导致在临近期末的时候脑海中实在搜刮不出一些讲得出口,拿得出手,上得了台面的知识与技巧,又实际上没有没什么可说的,没什么能说的出口的,可以说是虚度好一段大好时光。

学习本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但学期末的总结也只能说是反省一下自我过失,谈不上后悔,和如果当初了......为了期末考试对于我来说我还是要好好复习。

以弥补我在这个学期中对物理化学学习的不用功。

但是,这学期的课程中有很多我感兴趣的部分知识点,仍然学了些可以总结的东西,比如电化学。

电化学学习伊始,老师就提点了我们几点基本的学习要求:①理解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异同点;理解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定义及其应用。

②掌握电解质的活度‘离子平均活度和离子平均活动系数的定义及计算。

③掌握离子迁移数,离子电迁移率的定义了解迁移数的测定方法。

掌握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和德拜休克尔极限定律。

④掌
握电池反应和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会利用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动势。

⑤了解浓差电池的原理,了解液接电势的计算。

⑥了解分解电压和极化的概念以及极化的结果。

学习中我了解到电化学是研究化学能和电能相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

其中电解质的导电任务是由正,负离子共同承担,向阴,阳两极迁移的正负离子物质的量总和恰好等于通入溶液的总电量,等类似的基本概念。

还学会了希托夫法测量离子迁移数的测定方法,电导定义,德拜休克极限公式和有关电池热力学方面的计算与测定。

当然不能不提的还有电池的原设计,其中有氧化还原反应的,中和反应的,沉淀反应的以及浓差电池——扩散过程。

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本学期的电电化学的学习中,我更加深了了解物理化学这门课的含义:即物理化学是在物理和化学两大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以丰富的化学现象和体系为对象,大量采纳物理学的理论成就与实验技术,探索、归纳和研究化学的基本规律和理论,构成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

也更加明白了问什么说“物理化学的水平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化学发展的深度”。

最后我想说的是物理化学是一门值得我们学生努力学习的一门课,它相对而言更难,更精,是我们化学专业领域的一块好工具,傻傻的我一开始并不清楚,只有失去才懂得追悔莫及。

经过对物理化学的学习,感觉很系统,很科学,我对这门课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熟悉。

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是:热力学、动力学、和电化学等,它是化学中的数学、哲学,学好它必须用心、用脑,
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

学习物理化学应该有自己的方法:
一、勤于思考,十分重视教科书,把其原理、公式、概念、应用一一认真思考,不粗枝大叶,且眼手并用,不放过细节,如数学运算。

对抽象的概念如熵领悟其物理意义,不妨采用形象化的理解。

适当地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在交流中摒弃错误。

二、勤于应用,在学习阶段要有意识地应用原理去解释客观事物,去做好每一道习题,与做物化实验一样,“应用”对加深对原理的理解有神奇的功效,有许多难点是通过解题才真正明白的。

做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对于典型的题做完后一定要总结和讨论,力求多一点“觉悟”。

三、勤于对比与总结,这里有纵横二个方面,就纵向来说,一个概念原理总是经历提出、论证、应用、扩展等过程,并在课程中多次出现,进行总结定会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

就横向来说,一定存在相关的原理,其间一定有内在的联系,如熵增原理、Gibbs自由能减少原理、平衡态稳定性等,通过对比对其相互关系、应用条件等定会有更深的理解,又如把许多相似的公式列出对比也能从相似与差别中感受其意义与功能。

在课堂上做笔记,课下进行总结,并随时记下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及感悟,书本上的、课堂上的物化都不属于自己,只有经历刻苦学习转化为自己的“觉悟”才是终身有用的。

第二、三章是热力学部分的核心与精华,在学习和领会本章内容中,有几个问题要作些说明以下几点:
热力学方法在由实践归纳得出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演绎推论的一种方法。

热力学中的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也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拿第二定律来说,人们用各种方法制造第二类永动机,但都失败了,因而归纳出一般结论,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出来的,换句话说,功变为热是不可逆过程。

第二定律抓住了所有宏观过程的本质,即不可逆性。

热力学的整个体系,就是在几个基本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循环和可逆过程的帮助,由演绎得出的大量推论所构成。

有些推论与基本定律一样具有普遍性,有些则结合了一定的条件,因而带有特殊性。

1.例如从第二定律出发,根据可逆过程的特性,证明了卡诺定理,并得出热力学温标,然后导出了克劳修斯不等式,最终得出了熵和普遍的可逆性判据。

以后又导出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可逆性判据。

这个漫长的演绎推理过程,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是热力学精华之所在。

采用循环和以可逆过程为参照,则是热力学独特的基本方法。

2. 热力学基本方程是热力学理论框架的中心热力学基本方程
将p、V、T、S、U、H、A、G 等八个状态函数及其变化联系起来,它是一种普遍联系,可以由一些性质预测或计算另一些性质。

只要输入的数据是可靠的,得到的结果必定可靠。

例如根据由基本方程导得的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可由较容易测定的饱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预测较难测定的相变热,这种预测是热力学理论最能动之所在。

3. 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必须输入物质特性热力学理论是一种普
遍规律,必须结合实际系统的特点,才能得出有用结果。

实际系统的物质特性主要有两类,即第一章所介绍的pVT关系和标准态热性质。

这两类性质本身并不能从热力学理论得到,它们直接实验测定、经验半经验方法,或更深层次的统计力学理论。

4. 过程的方向和限度以及能量的有效利用是两类主要的应用
它们都植根于可逆性判据或不可逆程度的度量。

由此得出的平衡判据,即前者的依据,由此得出的功损失和有效能概念,则是后者的出发点。

还要指出,不可逆程度还将引出第三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即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不可逆程度与时间联系,就是不可逆过程热力学中的重要概念"熵产生。

5. 热力学计算主要内容是Q、W、ΔU、.H、ΔS、ΔA和ΔG的计算。

最基本的公式有两个,还有六个最基本的定义式,由此派生出的许多公式,大都是结合某种条件的产物。

当求解具体问题时,要注意:⑴明确所研究的系统和相应的环境。

⑵问题的类型:I. 理想
气体的pVT变化;Ⅱ.实际气体、液体或固体的pVT变化;Ⅲ.相变化;Ⅳ.化学变化;Ⅴ.上述各种类型的综合。

⑶过程的特征:a. 恒温
可逆过程;b. 恒温过程;c. 绝热可逆过程;d. 绝热过程;e. 恒压过程;f.恒容过程;g. 上述各种过程的综合;h. 循环过程⑷确定
初终态。

⑸所提供的物质特性,即pVT关系和标准热性质。

⑹寻找合适的计算公式。

这是最费神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复杂性在于: a. 具体计算公式都是有条件的,不同类型不同过程的公式不能张冠李戴。

b. Q、W、ΔU、ΔH、ΔS、ΔA、ΔG是相互关联的,计算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

先计算哪一个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选择得合适往往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

c. 有些还需要设计过程进行计算。

设计过程是因为直接计算有困难,但由于状态函数的变化只决定于初终态,因而可以利用题目所给条件,设计有效过程,达到原来的计算目的。

这就是我学习物理化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物理化学判断过程总结]相关文章:
1.基恩士面试过程及总结
2.品质过程控制月度总结
3.曲阜师范大学专业介绍物理化学专业认识
4.面试过程
5.我的福特求职过程
6.工行的面试过程
7.skype的面试过程
8.华赛面试过程
9.我的面试过程
10.Dell面试过程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