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细胞工程概述---植物组织培养(第一课时)
细胞工程概述---植物组织培养(第一课时)
板书:
应用的原理和方法:_______________
研究水平:_______________
研究目的:_______________
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相比:
思考:
克隆多莉羊技术是水平上的技术,培育抗虫棉是水平上的技术。
三、细胞工程分类。
结合教材第46页第二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板书:______________
板书:第二章第1节细胞工程概述
【新课推进】
一、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
结合教材第45页,思考并填表格(PPT展示):
时间
科学家
实验过程
贡献
1907年
哈里森
用盖玻片悬滴培养_________
开创了_______
1937年
高特里特
_________培养胡萝卜组织,并使细胞_________
成功进行了_________
答:因为用于培养植物细胞的MS培养基也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若微生物大量繁殖则会消耗营养物质,并产生对所培养的植物细胞有害的代谢废物,导致实验失败。
3、为什么切取胡萝卜根的形成层,其他部分也能培养成小植株吗?外植体选择时,常选择哪些部位作为外植体?
答:形成层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其他部分的细胞当然也能培养成小植株,不过培养起来要困难一点。常用的外植体有:植物的茎尖、根尖、幼嫩的叶片、花药等。
探讨3.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中决定植物脱分化、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探讨4.从繁殖方式上看,植物组织培养属于哪种繁殖方式?为什么?
板书设计
第2节有性生殖
一、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
二、细胞工概念。
三、细胞工程分类。
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重点)
1、细胞全能性:
2、植物组培过程: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外植体)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基本原理<重点、难点>
3、细胞全能性、外植体、脱分化、再分化、愈伤组织的概念<重点>
4、理解植物组培是无性生殖的过程<难点>
教法设计
观察、讨论、引导、启发、谈话相结合
教具准备
教材、彩色粉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公共教学
个性教学
【本节目标】
1、了解细胞工程发展史,概念,分类。
2、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原理,条件。
思考:体细胞含有的遗传物质和受精卵是否相同,是否也能够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呢?
是,是,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引出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并分析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体现。
含该物种全套遗传物质
板书:1.细胞全能性:细胞新个体
【过渡】
如何来证明细胞具有全能性呢?证据是什么?引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本节课的重点。
避光脱分化:由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
愈伤组织(未分化)
需光再分化:愈伤组织重新分化出根、芽等器官的过程。
芽或根等器官
生长发育
完整植物体
炼苗移栽
3、条件:离体、无菌、适宜的温度、PH、适宜的培养基(含一定的营养物质)、适时光照
4、培养基
5.概念:
教学反思
1972年
卡尔逊
用_________作为促融合因子,成功_______________
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
1996年
韦尔穆特
利用成年芬兰白面母羊_______________
首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细胞工程概念。
结合教材第4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问题,并思考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区别。
5、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对光照的需求如何?
脱分化不需要光照,在有光时,往往容易形成维管组织,而不易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需要光照。
【课堂小结】
一、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
二、细胞工程概念。
三、细胞工程分类。
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重点、难点)
强调几个概念:细胞全能性、外植体、脱分化、再分化、愈伤组织
植物组织培养。
5、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原理,条件。
6、掌握外植体、脱分化、再分化、愈伤组织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图片等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整合、运用科学信息的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在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判断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板书: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思考: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能不能表现出细胞全能性?为什么?要体现细胞全能性,前提是什么?
不能,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下,基因会选择性表达,从而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要体现细胞全能性,首先必须离体。
学生观看PPT图片,认真观察,思考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哪些条件,过程如何。
板书: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外植体)
3、掌握细胞全能性、外植体、脱分化、再分化、愈伤组织的概念。
【导入新课】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物,他能利用毫毛“变出”若干个自己。现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创造了用成年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复制”动物自身的奇迹,引发了全世界的克隆研究高潮。PPT展示美丽的“试管苗玫瑰”,这些都是细胞工程获得的。引出课题。
4、对所用培养基的有什么要求?
形态:固体培养基
营养成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氨基酸、维生素、蔗糖等)、水。
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两者用量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课堂练习】新新学案25页合作探讨
下图所示为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分析:
探讨1.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并且要求无菌操作?
探讨2.图中A是什么过程?为什么该过程要求“避光条件”下培养?图中B是什么过程?该过程也要求“避光条件”下培养吗?
课题
第二章、细胞工程概述------植物细胞工程(1)
课时安排
4
本节课时
1
学期总课次
25
主备人
杨丹丹
审阅
高二生物备课组
授课人
杨丹丹
授课时间
2017.3.31
授课班级
高二10-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细胞工程发展史。
2、理解细胞工程的概念,明确和基因工程的区别。
3、了解细胞工程的分类。
4、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由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
愈伤组织(未分化)
再分化:愈伤组织重新分化出根、芽等器官的
炼苗移栽
思考:1、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哪些条件?
离体、无菌、适宜的温度、PH、适宜的培养基(含一定的营养物质)、适时光照
2、在植物组培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所用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
1、通过介绍细胞工程发展史,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
2、使学生认同到随着人们视野的不断拓宽,认知的不断加深,科学技术呈现日新月异、日臻完善的发展趋势。从而在学习过程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不墨守陈规,不拘泥于原有知识的限制而勇于开拓,推陈出新。
重难点
1、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的比较<重点>
(1)根据研究对象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根据使用技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过渡】今天,我们重点来讲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板书: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思考:从遗传角度分析,受精卵为什么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受精卵含有该物种生长、发育的全套遗传物质(全套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