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珠海港竞争力分析

珠海港竞争力分析

珠海港战略转型竞争力分析——梁思莹目录一、珠海港口发展现状分析 (2)1.1 珠海港口基本情况 (2)1.2 港口吞吐能力发展情况 (2)二、珠海港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3)2.1 公司战略转型,三大主业共同发展 (3)2.2 物流业务占据绝大比重,电力能源增长趋势强劲 (3)三、珠海港公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国内外龙头比较分析 (5)3.1公司经营战略分析 (5)3.1.1 港口规模较小积聚效应差,企业发展受限 (5)3.1.2 集疏运体系与物流网络日趋完善,宏观环境因素影响大 (6)3.1.3 外向形经济不突出,未发挥深水港优势 (8)3.2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8)3.2.1 资本投入相对不足,项目前景好但回收期长 (8)3.2.2 运营效率不高,近年有所改善 (10)3.2.3 短期偿债能力强,但资金过剩欠缺投资 (11)一、珠海港口发展现状分析1.1 珠海港口基本情况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

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东南与澳门接壤,西连江门,北邻中山。

珠海港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条件便捷。

珠江水系的崖门、虎跳门、鸡啼门和磨刀门水道均穿过珠海市入海,珠海港通过内河航运可与广西、贵州等广大腹地相连。

目前珠海港包括高栏、万山、九洲、香洲、唐家、洪湾、斗门七个港区,其中高栏和万山为深水港区,其它为中小泊位区。

高栏港区是珠海港的主体港区,位于西江海轮出海航道要冲,以及亚欧和缓太平洋航线的交汇处。

高栏港区紧贴国际主航道,距国际航道-27米等深线仅11海里,国际海运优势明显;规划可建万吨级以上码头100多个,并具备建设30万吨级以上打码头的条件,年设计吞吐量可达3亿吨以上。

高栏港区现已开发南迳湾和南水两个作业区。

南迳湾作业区已成为珠三角地区油气品转运基地,南水作业区依托电厂、钢厂等建成企业专用码头及公用码头。

万山港区位于珠江出海口的万山群岛,是珠海港承担珠三角地区油品水水转运的作业区和香港矿建材料供应的出口区。

九洲港区是以城市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客运及对香港集装箱喂给为主的港区。

香洲港区承担陆岛交通及少量集装箱运输,斗门港区主要开展对香港的集装箱运输。

而洪湾港区和唐家港区以件杂货、油气品运输为主。

1.2 港口吞吐能力发展情况随着珠江西岸生产制造业的发展,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珠海港的生产规模日益提高。

珠海港的货物吞吐量从2004年的3203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7745万吨,年增长率为12.14%;外贸货物吞吐量从2004年的1355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1724万吨,年增长率为3.85%;集装箱吞吐量从2004年的45万标箱增长到2012年的81万标箱,增长速度较慢,为11.73%。

高栏港区货物吞吐量从2004年的1607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3823万吨,年增长率为8.36%。

表1 2004-2012年珠海全港货物吞吐量单位:万吨、万标箱总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高栏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2004 3203 1355 1607 44.82005 3557 1252 1826 47.82006 3561 1281 1759 52.82007 3713 1186 2249 63.12008 4086 1329 2504 65.52009 4407 1804 2829 56.392010 6056 1679 3118 70.272011 7170 1699 3530 81.492012 7745 1724 3823 81.28平均年增长率12.14% 3.85% 11.73% 8.36%数据来源:珠海港口管理局二、珠海港主营业务收入分析2.1 公司战略转型,三大主业共同发展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港”)是一家主要经营港口运输、进出口、电力投资等业务的上市公司。

作为珠海港口发展资本运作的重要平台,2009年,公司实施战略转型,确定了“以综合能源投资为主保障稳定收益,全面布局港口物流业务推动快速成长”的发展思路,拉开转型升级的大幕。

2011 年3 月,随着公司全面退出房地产开发、医药项目投资行业,珠海港构筑了以“港口物流”、“综合能源”和“港城配套”的三大主业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发展成为一家拥有28家控股企业、12家参股企业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

2.2 物流业务占据绝大比重,电力能源增长趋势强劲自2011年以来,物流贸易与物流服务两大业务占据珠海港主营业务收入的70%以上,特别是物流贸易。

至于各业务收入增长速度,物流贸易和物流服务的增长速度较其他业务较快,物流贸易13年增长速度达147%,物流服务达76%,还有新业务电力能源开发,2013年的增长速度也达到了43.1%。

总的来说,珠海港物流贸易与电力能源业务处于迅速扩张阶段,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趋势。

图1 珠海港各主营收入占比数据来源:公司年报表2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2012E 2013E物流贸易42.74% 147.85%进出口贸易84.11% 8.54%物流服务38.62% 76.30%物业管理及其他62.56% 353.14%电力能源0.00% 43.13%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三、珠海港公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国内外龙头比较分析3.1公司经营战略分析2008年开始,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抓住珠海“以港兴市”战略发展机遇,积极谋划战略转型,确立了集中力量发展港口物流和综合能源的思路,逐步改变以往投资分散、主业不清的公司形象。

2009年底,随着总投资达8亿元的珠海港商业中心项目、富华复合材料搬迁技术改造项目和高栏风电场项目动工建设,珠海港的转型正式启动。

近年来,公司先后控股或参股经营管理珠海港物流业务板块、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云浮新港、中化珠海石化码头、高栏岛风电场、珠海发电厂、中海油珠海天然气发电等多个重大项目,形成以港口物流、综合能源为主,集现代物流、港口物流配套设施开发建设、航运服务、工业制造等为一体的多元业务格局。

珠海港与国内外海运业龙头企业比较及其应有的地位作用比较,存在有竞争力的地方但仍然存在差距,主要表现是:3.1.1 港口规模较小积聚效应差,企业发展受限珠海港充分发挥作为西江流域龙头港的作用,积极构建了江海联运高效网络。

2013年实现货物吞吐量229万吨,同比增长35%;集装箱货物吞吐量11.6万标箱,同比增长37.3%,增长速度较快,但与分别位于深圳、上海和天津的盐田港、中海发展、中国远洋比较差距较大,珠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仅为盐田港、中海发展和中国远洋的3.96%、26.86%、18.93%。

珠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小与珠海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珠海是广东省土地面积最小的城市,市域人口数也位居末位。

珠海市的经济总量和货运量偏小,从而影响港口吞吐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面临香港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契机时,珠海将“三来一补”加工企业拒之门外,转而选择了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货运量要小,而盐田港的繁荣与珠江东岸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中不无关系。

因此,港口本身和腹地经济规模较小,对腹地经济的一定依赖性使珠海港的发展受限,优势不突出。

图2 2013年各上市企业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比较数据来源:Wind资讯3.1.2 集疏运体系与物流网络日趋完善,宏观环境因素影响大随着广珠铁路、高栏港高速、机场高速的通车以及珠三角西部城际天然气管网建成,有效激活了珠海港海铁联运、江海联运、海空联运、海公联运及管道运输等多式联运机制,形成了港口日益发达、日趋完善的集疏运体系,极大地拓展了港口的腹地范围,为成就亿吨大港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吸引来更多的资源。

自2010年至2013年,集疏运体系与物流网络的日趋完善使得珠海港的物流业务(包括物流贸易和物流服务)收入大幅度增加,特别是2012年底广珠铁路全线贯通后,使得珠海港成为华南地区中少数具备江-海-公-铁-空全方位集疏运体系的港口,2013年物流收入规模增加了一倍以上。

图3 珠海港物流业务盈利情况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图4 国内上市企业经营毛利率(%)比较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图5 国外上市企业经营毛利率(%)比较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尽管收入规模增加了一倍,但在国内外港航业始终在低位徘徊的形势下,物流业务毛利率呈下降趋势。

尽管全球航运也正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不景气的市场时期,珠海港的物流业务仍保持有一定的盈利增长能力。

同样对比国内外海运业龙头企业2010-2014年的经营毛利率也可以得到珠海港近年来强劲的盈利能力,表明随着广珠铁路开通,珠海港集疏运体系与物流网络日趋完善,战略转型的成功使物流业务盈利增长,珠海港口竞争力正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但是宏观环境的持续低迷使盈利增速下降。

3.1.3 外向形经济不突出,未发挥深水港优势为了充分发挥蓄积已久的发展能量,珠海港已成功牵头组建了西江黄金水道战略联盟——西江联盟,全力打造珠江口西岸最具影响力的江海联运水运体系,西江驳船互通航线从无到有,目前有近20条西江驳船快线覆盖沿岸各物流节点,全覆盖、立体式、高效便捷的内河航运网络初步建成。

珠海是珠三角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港澳投资,但珠海港的外贸货物只占货物总吞吐量的40%,而深圳港的外贸货物比重高达70%,可以看出珠海港的外向型经济特征不明显。

珠海港的外贸货物以散杂货为主,集装箱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是喂给香港港。

从码头的等级吨位来讲,珠海港136个生产性泊位中,万吨级以上泊位仅有21个;而广州港目前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含万吨级)50个,深圳港为69个。

与此同时,高栏港虽然有着优良的水深条件,近年来,虽然珠海港也在不断加大对航道的建设,但目前-14.2米的航道水深与广州港-15米、深圳港-17米相比,珠海港在水深方面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目前作为西江出海口的珠海港已开通10条沿海内贸集装箱干线,航线网络贯通南北沿岸各重要港口,为西江流域货物通江达海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3年1-9月,经珠海港中转的西江货物吞吐量达1080万吨,是2010年的6倍。

同时,珠海港还开通了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8条,沿海干线9条,外贸货物能直达北美、南美、大洋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等25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全球海运业激烈的竞争和发展,运输船舶吨位的增加和对港口水深的要求必是越来越高,珠海港要在未来发挥其深水港口的优势,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为目标,按照“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国际化、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实施向第三代、第四代港口战略转型,努力将港口打造成珠海科学发展的增长极。

3.2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3.2.1 资本投入相对不足,项目前景好但回收期长从国内外海运业上市公司的资本化比率来看,珠海港的资本化比率相对于其他行业内龙头企业来说是比较低的,说明此前珠海港的资本结构并非达到能使公司最佳运作时所达到的资本结构,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2010-2013年转型以来珠海港欠缺投资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