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理论与流派
教学过程
1、认知(recognition),即对所学句型耳听会意。 主要采用外语本身相同或不同的对比,使学生从 对比中了解新句型或话语。比如,两组话语的对 比: 1)John reviewed his lessons yesterday. Have you reviewed your lesson? 2)I am a worker.I drive a tractor. I am a tractor-driver. Mr Wang drives a bus. Do you know what is he? He is a bus-driver.
• 听说法存在的问题
• Chomsky
--- 语言习得机制
• Bruner --- 结构理论、发现学习理论 • Ausuble ---同化教学理论
Chomsky:语言习得机制 • 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具有主动性 和创造性
•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 受信息,而是通过观察学得认知结 构
Bruner: 结构理论 • 心理倾向 • 知识结构 • 教学程序 • 反馈运用
二、行为主义(Behaviorism)
Skinner --- 白鼠和鸽子实验 语言学习是一个习惯形成的机械过程, 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这一过程实现的。 儿童习得母语的三个阶段: imitation - reinforcement - formation
行为主义理论主要观点
• 正确的语言刺激
• 大量模仿、重复--- 内化 • 遵循母语习得的规律 ----先学听说,后学读写
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 重视句型教学,通过句型操练进行听说 读写基本训练,形成自动化语言习惯, 掌握外语语感。 对比分析母语与外语的结构特点,确定 教学难点,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 解决。
主要缺点
过分重视机械性的句型操练,忽视语言 规则的指导作用,忽视掌握语言基础知 识和活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 内容和意义。
Bruner:发现学习理论
• 学习过程不仅是主动地把进入感官的事 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运用的过程, 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 •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 • 发现学习能使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 断体验成功的满足。
Ausuble:同化教学理论
• 新旧知识间的同化:使旧知识得到改造、 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பைடு நூலகம்
②多项替换: T: I will go with you to the cinema this afternoon.Repeat. S: I will go with you to the cinema this afternoon. T: Hm,tomorrow. S: I will go with him to the cinema tomorrow. T: …
主要优点
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外语语感
主要缺点
过分强调整体感知、综合训练,忽视语 言知识的分析讲解和训练,不利于学生 理解和运用语言 过分重视语言形式,忽视交际能力培养 过于强调视觉直观的作用,完全排斥母 语,忽视借助母语翻译作为辅助教学的 手段
Adult: That’s right. Child: Her curl my hair. Adult: Um. Hmm
例2
Child: Nobody don’t like me.
Adult: No. Say nobody likes me.
Child: Nobody don’t like me. (重复八次以后)
主要缺点
忽视学习外语的特点,完全照搬儿童在 家里学习本族语的方法。 在外语课上生硬地排斥或禁止使用本族 语。 不能科学地处理好口语与书面语、听说 与读写、语法和实践练习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句话一句话听、模仿、反复练习,直 到养成语言习惯。
听说法(Audio-lingual Approach) ---口语法(Oral Approach)
对教学法产生的影响
1. 语言学习应将语言形式与意义有机地结 合在一起,通过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学 习外语。
2. 要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出发传授新的知 识,使新知识融合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3. 口语和书面语相辅相成,互为联系,要 同步发展,听说读写要齐头并进,无须 规定一种固定的先后顺序。
4. 利用形象进行教学,广泛运用电化教具 创设情景,促使外语教学过程意义化、 情景化。
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语言学习是智力活动。主张语言是受规 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语言的习惯是掌 握规则,而不是形成习惯 儿童脑里存在着潜在的“普遍语法” 语言里的句子是无穷无尽的 智力或语法使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 听懂和应用从未学过或见过的句子
主要特点
主张在理解新学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交际练习, 强调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强调学习法,反对单 纯依靠机械操练来培养语言习惯。 提倡用演绎法讲授语法。 允许使用本族语和翻译的手段。学生是利用他所掌握 的本族语和本族语语法学习外语的。 在学习声音时,同时学习文字,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 能从学习外语一开始就同时进行训练。 它认为语言错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副产 物,主张系统地学习口述和适当地矫正错误 在教学中广泛利用视听教具使外语教学情景化和交际 化。
• 强化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
• 正强化
• 负强化
质 疑
1. 环境决定论(模仿-强化)
2. 语言学习者只是模仿其在周围环境 中所能听到的语言
例1
Child: Draw a boot paper. Adult: That’s right. Draw a boot on paper.
Child: Mama isn’t boy, he a girl.
5. 以学生为中心,多创造让学生参加语言 活动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和学习主动性。 6. 错误不再是坏习惯的根源,而是学习者 最终习得语言的必经之路。
主要外语教学法介绍
翻译法 直接法 听说法 情景教学法 认知法 交际法
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
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语 资料和文献
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刺激---反应---强化 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发扬了直接法和听说法的长处
主要特点
情景视觉与录音听觉相结合。 视觉形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条件,促使 学生自然和牢固地掌握外语。 听觉形象有助于养成正确的语音、语调、节 奏及遣词、造句的能力和习惯。 外语教学采用整体教学(对话---句子---单词--单音) 口语是教学的基础,对话是教学的中心 教学过程分感知、理解、练习、活用四个步骤
主要优点
强调直接学习外语和直接应用外语,使学生能 真正掌握外语工具。 强调口语和语音教学,抓住了外语教学的实质。 注重实践练习,培养语言习惯。 通过句型教学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有计划地学 习实用语法,发挥语法在外语教学里的作用。 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 教学方式和方法,较为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
2)转换(conversion)。包括含义转换、 结构转换和增减句子要素。比如,主动 句转换为被动 句;陈述句转换为疑问句。 3)扩展(expansion)。包括前置修饰扩 展和后置修饰扩展。
5、选择(selection),活用所学语言材 料于交际实际或模拟情景之中,即综合 运用。
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Approach) --- 视听法
外语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 及主要流派
一、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1. 语言观:语言是由一系列表达意义的 因素构成的系统。
语言:音素、词素(词干、前缀、后缀 等)、短语、句子等。
2. 语言学习观
(1)说话是语言最重要的体现;
(2)学习语言应当先学会听说,然后学
会读写;
(3)学习者应当向持本族语的人学习、 观察、模仿、记忆他们所说的话; (4)语言教学应当直接教授语言,而不 是教授关于语言的知识。
3. 对教学法产生的影响---听说法
(1)背景:
(2)以语言结构为教学出发点,教学过 程通过系统学习发音和操练基本句型来 完成。 (3)句型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
替换表格(JEFC WB2a )
in Grade One in Beijing last year I at home He in a factory last month She was on a farm We were at work last week They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n hospital
语言是有声的,口语是第一性的。 语言是习惯的综合体系。 语言习得的过程是刺激---反映---强化的 过程。 新语言习惯的形成要靠反复、大量的机 械操练。
主要特点
以句型为中心。 听说领先。 外语教学要尽量减少或限制母语的干扰 作用。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养成听、说、读、写 能力。 有错必纠、及时纠错。
主要优点
Adult: No, no. Listen carefully. Say ‘nobody
likes me’.
Child: Oh! Nobody don’t like me.
例3
Mommy bringed hall.
Daddy wanted shopping.
No very good.
I no can swim.
2、模仿(imitation)跟读、齐读、抽读、 纠错、改正;同时记忆。 3、重复,检查(repetition) 学生重复 模仿的材料,作各种记忆性练习;同时 教师要进行检查。当确信学生已能正确 理解、朗诵所学句型之后,才能进行下 一段的变换活动。
4、变换(variation),即替换操练,应按替换、转换、 扩展三步逐渐加大难度。同时要注意学生的理解 情况。 1)替(substitute)。替换分单项替换和多项替换。 ①单项替换: T:We‘ll go over the new words.Repeat. S:We’ll to over the new words. T:Have a test. S:We‘ll have a test. T:Talk about some pictures. S:We’ll talk about some pi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