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造个人高效执行力

打造个人高效执行力

打造个人高效执行力小故事:老板叫一员工去买复印纸。

员工就去了,买了三张复印纸回来,老板大叫,三张复印纸,怎么够,我至少要三摞(luo)。

员工第二天就去买了三摞复印纸回来。

老板一看,又叫,你怎么买了B5的,我要的是A4的。

员工过了几天,买了三摞A4的复印纸回来,老板道:怎么买了一个星期,才买好?员工回:你又没有说什么时候要。

讨论:1、员工执行了老板指示没有?有不有执行力?2、假若你接受任务你会怎么考虑?我们是不是有不执行到位的现象?结论:1、执行和执行力不同。

(有效执行)2、个人执行力差的几种表现:第一、顶着不办、拖着不办、弄虚作假。

第二、把矛盾上交第三、能力差,办不成事第四、怕影响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而不想执行第五、公司的管理制度本身不合理,对执行不利第六、培训没有进行人的思想与心态改造第七、不认同企业文化,没有形成凝聚力3、员工的执行力不到位:是不自动自发、不注意细节、不诚信负责一、执行力是核心竞争力1、什么叫执行力1、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工作的能力就叫执行力。

2、换句话说,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

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

3、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

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4、执行力三特点:自动自发、注意细节、诚信负责。

5、执行力就是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切实执行。

执行力三核心(摆正自己位置)A、战略,高管人员做正确的事B、运营,中管人员把事做正确C、操作,普通人员正确的做事2、执行力决定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执行力。

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谈。

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到位,绝对不是个别的现象。

案例:东方集团董事长执行不到位的感慨在2000年,东方集团董事长刘永行到韩国的一家面粉企业去参观,回来很有感慨。

西杰集团一个面粉厂,它每天处理小麦的能力是1500吨,雇佣了66个员工。

中国同样的企业一般生产能力在几百吨,但是雇佣的员工一般就要超过100人。

西杰集团在中国办过厂,就250吨的处理能力而言,他们就雇佣了155人,效率与韩国企业比居然有10倍的差距,经过一段时间后,把这个厂关闭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设备的先进程度不如韩国吗?不是。

韩国的厂是20世纪80年代投入生产的,而中国的那个厂是在20世纪90年代建的,设备全套进口,比老厂还先进。

为什么同样的设备、同样的管理层,中国那个厂却要雇佣那么多人。

那个厂长很含蓄地回答我说:做事不到位,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再改进一点,做足11分,尽到12分的责任,我们不就能赶上欧美了?案例:国内有一家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后来被日本一家财团收购。

刚开始公司所有的人都翘首盼望日方能带来什么先进的管理办法。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日方只派了几个人来。

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没变。

日方就提了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结果不到一年,企业扭亏为赢了。

日本人的绝招是什么?仍然是执行力。

可见战略与计划固然重要,但只有执行力才能使战略与计划出现实质的价值,只有执行力才能将战略与计划落到实处,并进行有效的整合。

而如果失去执行力,组织也就失去了长久生存和成功的必要条件。

成功的企业,20%靠策略,80%靠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执行力。

---保罗.托马斯结论:只有高效执行力,才能使企业有竞争力二、提高个人执行力的必备素质1、善于做计划(计划要解决8个什么)执行力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周密的工作计划A、工作任务(要做什么)B、做事目的(为什么做)C、组织分工(什么人做)D、工作切入点(从什么地方着手)E、工作进程(什么时候完成)F、方法工具(做事的工作方案、技能、工具。

什么工具)G、工作资源(完成工作的资源、条件及需要量。

什么条件)H、工作结果(结果预测和评价做成什么样子)讨论:今天培训课计划管理学上叫5W2H5W2H是什么?1、What:计划要做什么或完成什么;明确工作任务的内容和目标2、who:计划由谁、哪些人执行;明确工作任务的担当者3、when:什么时候执行;明确工作任务的进度4、where:在什么地方进行工作;明确工作开展地点、区域5、why:为什么要执行这样做;明确工作起因、动机6、how:怎么开展工作;明确工作方式方法和资源7、how many:完成多少工作;执行到什么程度。

明确工作量及工作标准2、善于分析判断,应变力强1、善于分析判断,应变力强:判断能力,是一个人对发生在身边的事物的性质、状况以及对其发展趋势的一种认定能力。

主要由一个人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决定。

判断力强,对事物就能及早把握机遇。

2、机会是为有准备者提供的:快速应变能力往往并不表现为一时的灵感,更多的是找已久的时机在瞬间出现。

对于客观环境和市场形势可能出现的变化,我们必须提前作出预测,并备有应付各种变化的预案(不管成文还是不成文的)。

很多人都懂得去做这方面的准备工作,为事业的发展设计了很多种“可能”,但由于个人和所处环境的局限性,“不可能”的因素便被忽略了,但当所有的“可能”都变为“不可能”时,原来认为的“不可能”就是惟一的“可能”,千虑一失的情况就是这样发生的。

可以说,善于分析、快速应变能力是在竞争日益积累、变化日益迅速的今天有效执行的必要条件。

小故事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着同样的薪水。

可是一段时间以后,张三青云直上,而李四却仍在原地踏步。

李四到老板哪儿发牢骚。

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张三之间差别。

李四,老板说话了,你去集市一趟,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东西。

李四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李四赶快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说一共有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李四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来了价格。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你坐在椅子上别说话,看看别人怎么说。

张三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子,价格是1.2元/斤,土豆质量很不错,他还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

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运来几箱西红柿,据我看价格非常公道。

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

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来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李四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张三的薪水比你高了吧?3、有坚强的韧性韧性是指忍受挫折和压力,并对情绪和心态进行有效自我调整的心理特征。

韧性表现为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体能、稳定的情绪,在比较巨大的压力下坚持目标和自己的观点。

韧性首先表现为一种坚强的意志,一种对目标的坚持。

不以物喜,不己悲,认准的事,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仍千方百计完成。

中国有一句很著名的话:要在茫茫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

在工作中,当处于巨大压力或产生可能会影响工作的消极情绪时,能够保持良好的体能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可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麦当劳创始人最欣赏的格言是:唯有坚忍不拔,坚定信心,才能无往不胜。

一位经理在描述自己心中的理想员工时说:我们所亟需的人才,是意志坚定、工作起来全力以赴、有奋斗进取精神的人。

用人标准:除了忠诚以外还应加上韧性。

具有韧性的能够经受挫折,决心固然宝贵,但有时会因力量不足、能力有限而受阻,而惟有借助韧性,方能长驱直入,无人能敌。

案例: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标准石油公司创始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

16岁时,他为了得到一份“对得起所受教育”的工作翻开克利夫兰全城的工商企业录,仔细寻找知名度高的公司。

每天早上赴约新预约的面试。

不顾一再被拒之门外,日复一日的前往,一连坚持了6个星期。

在走遍全城所以被拒之门外的情况下,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敲开一个月前的第一家公司,又从头来。

有些公司甚至去了两三次,但谁也不雇这个孩子,可是月翰越受挫折决心反而越坚定。

终于在一家运输公司老板答应试试,并让约翰马上工作,工资也没提,到了三个月后收到第一笔微薄报酬。

他一生就把哪天当就业日来庆祝。

点评:做梦的价值为零,行动起来才有可能成功。

相比约翰的挫折也许我们幸运多了,我想很少有人在找工作时,在推销自己的想法或产品时,会遇到几百次乃至上千次的拒绝。

拒绝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几次挫折就畏缩不前,就怀凝自己----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这就是韧性带来的结果4、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提高个人执行力要注意四点:第一、要有良好的计划能力(前提)第二、具备一定的内在素质(基础)第三、还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和管理工具(关键)第四、加强个人在团队中的影响力(保证)个人执行力主要内涵:战略分析力(将目标分解为长期、中期、近期目标,并落实到人)时间规划力(加强对时间和目标的管理)标准设定力(明确任务的完成标准和时间标准)岗位行动力(及时完成岗位任务不拖延)过程控制力(及时跟进,保证个人任务的完成)效果评估力(工作一段时间后判断是否达到目标要求)三、提高执行力的实战要求用最好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任何时候,主动找办法的人,是最容易在脱颖而出人也是执行力高的一种素养。

1、一流的人才找方法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如果你有智慧,请你贡献智慧如果你没有智慧,请你贡献汗水如果你两样都不贡献,请你离开公司一流员工既敬业又找方法,末流员工只会找借口案例----讨债甲乙丙3个业务员一起供职于一家公司。

公司经营出了一些问题,虽然公司的产品不错,销路也不错,但产品销出去以后,总是无法及时收到货款。

公司有一位大客户,半年前买了公司10万元产品,但总是以各种理由迟迟不肯付货款。

公司决定派业务员甲去讨账。

那位大客户没有给业务员甲好脸色,他说那些产品在他们这个地方销得一般,让业务员甲过段时间再来。

业务员甲知道这位大客户不好惹,心想他欠的又不是我的钱,跟我没什么关系。

于是便返回了公司。

业务员甲无功而返,公司只得派业务员乙去要账。

业务员乙找到那位客户,那位客户的态度依然很无赖,他说他这段时间资金周转也很困难,让业务员乙体谅他的难处,他还借口说等他的资金到位了一定还钱,业务员乙也是无功而返。

没办法,公司只得派业务员丙去讨账。

业务员丙刚跟那位客户见面,就被客户指桑骂槐说了一顿,说公司三番两次派人来逼账,摆明了就是不信用他,这样,以后就没法合作了,业务员丙没有被客户的软捏硬逼吓退,他见招拆招,想尽了办法与那位客户周旋,那位客户自知磨不过业务员丙,最后,只得同意给钱,他开出了一张10万元的现金支票。

业务员丙很开心地拿着支票到银行取钱,结果却被告知账上只有99920元,很明显,对方又耍了个花招,那位客户给的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