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艺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设施园艺工程因其涉及学科广、科技含量高,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而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热点及重要内容,这为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学科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与提高,也必将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设施园艺;发展;问题
园艺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园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它与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极为密切,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蓬勃发展的现实
l 、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当地菜田总面积的10% 以上,某些地区已接近3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
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80 年代设施园艺主要在“三北”地区发展,而现在正向南方迅速扩展,发展势头已超过北方。
2 、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园艺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类型比重下降约 2 0% 。
通过大型现代化温室及配套设施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国产连栋塑料温室得到进一步推广,由于设施结构设计建筑更加科学合理,使得设施内的光温水气环境得以优化,有利作物生长发育,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
例如我国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亩产已达 2 . 5 万 k g / 年,接近或达到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等国的水平。
设施栽培作物种类日渐丰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当比重,果树设施栽培也正在迅速发展。
3、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近郊区的耕地不断减少,如何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近年来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在城市周边,与大都市的二产、三产密切结合,融合服务于大都市,保证都市多元化、高质量消费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且有利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往往把设施园艺作为首选项目。
北京的“朝来农艺园”、“锦绣大地”,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孙桥园艺试验场,东海农场等,将现代化的温室园艺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与向青少年进行农业科普教育结合起来,一举多得,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据统计仅在北京地区就有十多处,成为大城市周边的新景观。
4 、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到县乡等基层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引进的现代化温室于 199
5 年建成投产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不少农业主管部门也纷纷效仿,引进国外温室设备专用品种、甚至专家,希望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化农业的样板。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引进的现代化温室已达 1 7 0 多公顷,其中1995 年以后引进的,占总面积的 83.4%。
通过对国外高科技设施园艺技术的全面引进、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学科水平,上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著。
5、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相关政策向农业倾斜,使得不少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农业项目,他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资热点转向农业,多数也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
投资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见的,以北京“锦绣大地”为例,它是一个民营企业,投资额已近亿元,主要从事设施园艺及现代化畜牧业,以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从事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产业,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
上述种种都为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
二、园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和过去比较,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正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兴旺发达的时期,令人欢欣鼓舞,但也必需冷静地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1、我国设施园艺的面积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以简易的类型为主,设施环境可控程度与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遇灾害性天气和年份生产没有保障,农民遭受损失,市场供应出现波动。
2、设施园艺工程科技含量较低,无论设施本身还是栽培管理,多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不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尤其表现在作物的产量水平,尽管我国也有高产典型,但很不普遍,大面积平均单产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3、我国设施园艺的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劳动生产率很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 1 / 1 0 ,甚至 1 / 1 0 0 。
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更低,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矛盾越来越突出,更难以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
发达国家的设施园艺工程已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我国还是分散的,以小型的乡镇企业为主,尤其在“硬件”的生产与制造方面技术水、工艺水平不高,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
近年来随着外国温室公司不断涌入我国,他们的产品虽然价格很高,但因质量好,工艺精湛,还是受到欢迎,使我国原本就不太发达的相关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
4、目前我国设施园艺的迅猛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科技示范园区遍及全国,但内容雷同,设施园艺有较强的地域性,必需因地制宜才有效果。
而目前一些地区或单位,不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气候特点出发,盲目模仿别人,不惜重金进口外国大型温室,甚至还有个别领导把园艺设施建设作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顾建设而没有明确的生产目的,设施虽然建起来了但效益很差。
这些现代化温室冬季需要加温,夏季还需降温,耗能多、运行成本高,不适合中国国情,加之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大锅饭”的管理体制,使得生产不但不能赢利,还严重亏损,体现不出高科技示范作用,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对今后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发展园艺产业的对策和措施
1、因地制宜 , 发展特色园艺产业
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的差异 , 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 , 生产具有当地区位优势、资源优势 , 适于当地自然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的有特色、高附加值的优势园艺产品。
资源禀赋包括地理条件和历史人文条件等。
比如 , 张家口、承德地区是全国突出的夏秋蔬菜优势产区 , 生产优质错季蔬菜产品; 还有湖北的高山蔬菜生产, 都是利用地理优势的成功案例。
而洛阳、菏泽的牡丹则带有历史人文特色。
现在我国正在鼓励推广的“一村一品”和“地理
标志”战略 , 就是要根据各自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特点 , 以市场为导向 ,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 , 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点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发展园艺产业 , 不要盲目跟风 , 要立足资源优势、气候优势, 因地制宜走特色化道路。
2、采取差异化战略 , 推动市场竞争力提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 以及城市化的加速发展 , 消费市场不断细分 ,消费习惯的多样性正在形成 , 要求产品多样化、高营养、无公害化 , 因此要求园艺产品的生产安排上合理布局形成特色 , 一是要合理搭配品种 , 在产品上实现差异化; 二是要在茬口安排上也要实行多样化 , 错开播种期 , 实现同一上市期的产品种类多样化和同种类产品的不同上市期。
只有细分市场 , 合理定位 , 实现差异化 (迷你型、保健型、休闲观光型 ) , 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任何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 , 而不是可以长期保持的 , 所以在持续壮大核心业务的同时 , 不断微调策略 , 以适应市场变化。
当今世界 , 创新和速度成为重要的成功因素。
3、实施品牌战略 , 为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 消费者对品牌和名特优园艺产品的追求正在增加 , 因此要求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 , 增加产品中有机园艺产品、特色园艺产品等高质高价产品的比例; 在通过注册商标大力开展品牌经营的基础上 , 结合地理标志、无公害认证等措施 , 打造绿色有机园艺产品。
一个园艺产品发展的好坏 , 与社会的发展水平、社会环境、政府支持、产品包装、营销策划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最终能够走多远关键在园艺产品本身的内在质量 , 其他方面只是锦上添花。
所以 , 取得了商标、地理标志、获得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 还需要在产品的内在品质上下功夫。
4、加强营销 , 保持产业持续发展
采取多措施、多角度的营销策略 , 形成多元化的市场营销模式: 现场展示、展览会、展销会、节假日礼品盒礼品箱、超市直销等,还有保健、教育、采摘、娱乐、休闲等各个方面。
在园艺产品的营销中 , 口碑的重要性不能忽视。
特别是当口碑出自于具有说服力的人 , 并且配合最佳时间、地点会创造极大的产品知名度 , 营销适时介入 , 就可以让这些知名度刺激出销售订单。
吸引一个新顾客所耗费的成本大约是保持一个现有顾客的5倍 , 顾客流失率降低 5% , 利润能增加 5% ~85%。
所以有了好的产品 , 打造了品牌 ,还要做好产品的营销服务 ,才能保持产业的持续发展。
5、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 , 争取政策扶持
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 , 会有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 , 以及相应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
园艺产业的发展 , 要善于搭上国家政策扶持这趟便车。
现在国家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各种安全认证、地理标志的申请与认证等。
参考文献
[1]柏原.谈花说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 年 1 月
[2]章彩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 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