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视角
【摘要】:现象学是上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
现象学的基本主张是“回到事实本身”,将事实作为认识事物的不动点,消除抽象理论、抽象概念对人们认识的影响。
现象学提出之后,经由海德格尔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影响巨大的国际哲学思潮。
依据现象学的基本思想,一些研究人员在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概括出了一套具体详细的步骤和方法,这些步骤和方法后来又扩展到社会学、教育等、美学、医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中。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意图通过分析和介绍国外现象学理论及其方法的应用,为我国教育领域开展现象学研究提供借鉴。
论文采用了文献法、案例法,吸取国外现象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资料,阐述了现象学方法在教育中开展研究的相关问题。
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内容对推进和深化我国教育现象学研究,丰富我国教育研究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引言、现象学的基本理论、现象学方法的研究步骤、现象学方法的研究案例、总结和评价等七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选题的缘由、背景、核心概念、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指出了我国教育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现象学方法的特点、意义,以及本论文的基本思路等。
第二章主要介绍现象学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包括现象学的发展过程、产生背景、哲学思想、研究目标、类别等,重在阐述现象学方法所依赖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主要讨论现象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来源、文本写作、知识观
等,分析了现象学研究方法相关的问题,如如何获取意义、如何开展现象学文本写作、现象学知识有什么特点等。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现象学研究者如范卡姆、P.F.科莱齐、阿米德·吉戈吉、克拉克·穆斯塔卡斯、范梅南、J.W.克雷斯韦尔、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等人现象学方法,为教育现象学研究提供借鉴。
第五章主要借鉴国外现象学研究者如克拉克·穆斯塔卡斯、范梅南、巴里特、拉库斯、马雷克等人的现象学研究实践,为教育现象学研究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现象学现象学方法教育现象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0
【目录】:论文摘要5-7ABSTRACT7-11第一章引言11-30第一节选题缘由11-18第二节教育现象学研究的基本状况18-22第三节与其它视角的差异22-26第四节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基本思路、研究重点与方法26-30第二章教育现象学研究的理论基础30-46第一节现象学发展的历程及背景30-32第二节主要哲学思想32-35第三节几大类别35-39第四节研究途径39-41第五节核心概念41-46第三章教育现象学研究方法透析46-66第一节还原46-49第二节体验49-52第三节反思52-57
第三节现象学研究的意义来源57-59第四节现象学研究的写作59-63第五节现象学知识的构建63-66第四章教育现象学研究的基本步骤66-77第一节范卡姆和科莱齐的现象学研究步骤66-67第二节阿米德·吉戈吉和罗伯特·施韦特泽的现象学研究步骤67-69第三节克拉克·穆斯塔卡斯的现象学研究步骤69-71第四节范梅南的教育现象学分析步骤71-72第五节其他现象学研究步骤72-73第六节总结73-77第五章教育现象学研究的实践探讨77-92第一节研究问题的提出77-79第二节资料的收集79-83第三节资料的记录与描述83-85第四节资料的分析85-88第五节意义发现88第六节写作88-92第六章教育现象学研究的案例分析92-111第一节现象学研究的描述92-94第二节现象学研究的资料分析(一)94-98第三节现象学研究的资料分析(二)98-103第四节现象学研究小结103-105第五节教育现象学研究示例105-111第七章对我国开展教育现象学研究的思考111-128第一节对我国教育研究的追问111-112第二节对我国开展教育现象学研究的追问112-115第三节教育现象学研究的实施步骤115-120第四节总结与评价120-128参考文献128-133后记133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