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___
舞蹈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幼儿舞蹈创编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来进行舞蹈训练的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专业技能课程之一。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技巧,逐渐具备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与体态,能够完整、快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教育和舞蹈表演所需的舞蹈技能,能够自学、记录舞蹈。
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设计思路
1.通过一个学期的创编技法学习,应掌握广泛的幼儿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2.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创编技术技巧。
3.能够准确的讲解示范并具有答疑纠错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组织实施教材的正确方法。
参考课时
本课程开设一个学期,共66个学时,均为实操教学。
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舞蹈的基础知识与方法;
2.具备阅读和再现幼儿舞蹈教材的能力;
3.了解和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
4.熟悉掌握幼儿舞蹈创编技法
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和不同的舞蹈素材;
2.能够按人体基本活动规律和舞蹈的表现规律做动作组合及跳集体舞蹈;
3.能自学、记录幼儿舞蹈;
4.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方法,能讲解示范舞蹈动作和组织领导幼儿舞蹈活动。
5.能自学、记录和初步创编幼儿舞蹈。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舞蹈的理论知识、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以及创作舞蹈内容,都应密切联系幼儿教育和幼儿舞蹈的实际,加强幼儿舞蹈教育理论与方法的教学。
表1教学内容及要求
(三)考核标准
考核与评价要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期末技能素质考核成绩=(项目训练过程考核成绩×40%)+(阶段性项目过关测试成绩×20%)+(期末考核成绩×40%)。
其中,项目训练过程考核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在每个项目教学过程中进行考核,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单元测验等方式进行考核;阶段性项目过关测试成绩由教师根据课程关联性,结合教学进度进行考核,可以通过项目测验、技能考核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考核安排在期末教学进度完成后,主要通过理论笔试或技能考核等方式进行。
教学实施建议
教材编写
1.教材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教材中的舞蹈主题应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舞蹈的难度应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相一致。
2.教材内容应体现地域性,要将本地区舞蹈特色及时引进教学内容纳入教材。
3.项目设计要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设计
在课上应注重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使能够准确的讲解示范并具有答疑纠错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组织实施教材的正确方法。
(三) 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采用课上教授与课下完成项目项目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能力。
上课时先教授相关知识技能,一段时间后向学生布置相关任务,做到因材施教。
(四) 评价方法建议
.教学内容应与评价紧密结合,通过课上不定期抽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保证每个学生能够被抽查到两次以上。
(五)教学设备与学习场景基本要求
1.注重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这些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