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八年级上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总分100分,100分钟完卷)一、积累运用(共10分,4、7小题各2分,其余小题各1分)1、《陋室铭》中能点明主旨的一句话是:“斯是陋室,”。

2、“会当凌绝顶,”泰山何其高!3、“大漠孤烟直,”一句描写塞上景观,已成千古名句。

4、莲区别于其它植物的是它的本质特征“,濯清涟而不妖,……”,故作者称它为“花之者也”。

5、“硝烟”、“烽火”、“剑”、“枪”等往往能表征战争,请你用一种事物来表征和平,写在横线上:6、中学生要提高写作水平,应多读些文学名著..的书名:..,请写出你读过或知道的一本文学名著《》。

7、《陋室铭》中的首两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现代可演绎很多句子,如“身不在高,适当就行,貌不在美,有才就灵”。

请你仿写出这样的句子来:,。

,。

8、搜集资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用到的一项技能。

有一同学搜集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元宵节同国人的习俗,便在积累本上这样记录:“端午节――划龙舟”。

请你仿例子记录形式写出我国任何一种传统节日的习俗来:。

二、阅读理解(50分)(一)名胜古迹《中国石拱桥》选段(12分)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至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的石拱组成,。

桥约宽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间有石砌的桥墩,把11个石拱連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连,这种桥叫做連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象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xio。

9、给下面词语中的拼音写上汉字,并解释这个字.的含义。

(1分,汉字、含义各0.5分)惟妙惟xiào()含义:10、从文中概括出卢沟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仅限用四个字回答)(3分)答:○1○2○311、下边是作者才中学学生的信中一段话,根据这段话提供的信息..,在文中的空格处概括出一句话。

(2分)卢沟桥的各拱长度如下:中间一孔最长,为21.6米,往北去的五孔是21.2米,20.5米,19.7米,18.6米16.0米,往前去的五孔20.6米,19.6米,18.3米19.0米,16.1米。

答:12、下边的说法中哪一项符合文章的原意?答[ ](2分)A 因为永定河经常发大水,所以卢沟桥采用了联拱的结构。

B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10个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C 卢沟桥的桥面是用8米宽的石板铺砌成的,这也是卢沟桥结构坚固的原因之一。

D 桥面的两旁有石栏石柱,上面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13、指出下面句子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分)○1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桥宽约宽8米。

()○2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这座桥从来没有出过事。

()14、下边的文字是写苏州吴门桥的,说说卢沟桥与吴门桥主要有什么不同这处?(2分)吴门桥呈拱形,横跨于波涛滚滚的京杭大运河上。

从船上望去碧水蓝天之间像出现了一道长虹。

答:(二)人生感悟(14分)《猎人与狼》猎手穿行在灌木丛中,查看前几天挖下的陷阱,可惜一无所获。

当他走进一片米楮林时,微微有些心跳,那是最后一处陷阱了。

伪装的树枝不见了,陷阱露出阴森森的洞口中,猎手狂喜,端着枪走近阱口,猎物是只成年的公狼,金黄色的皮毛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在阱底低嗥着,焦急地团团转。

靠近点,再靠近点猎手告诫自己。

小心地挪动脚步,边举瞄准,他只有将尖锐的弹头射进公狼的前额,才能获得一张完整的狼皮。

猎手觉得心头有点湿,全神贯注地往前挪步。

突然,他脚下一滑,眼前一黑,耳边响起了尘土才落叶的坠落声。

猎手意识到,他正掉进了自己的挖的陷阱里,他忽略了昨晚那场大雨。

现在猎手和凶恶的公狼,共同被困在狭小的阱底。

四周是三多高垂直的泥壁。

儿手心中一丝苦笑:报应?打了一辈子猎,结果却要死在亲手挖掘的陷阱和自己捕获的猎物口中!在猎手掉进陷阱中的那一刻,公狼被突如其来的坠物给镇住了。

它转过身,目光凶狠地盯着近在咫尺的猎人,龇着白森森的狼牙,鼻孔里发出威慑的低嗥。

赤手空拳的猎手知道,无论如何是敌不过眼前凶狠的公狼。

凭他多年猎手的经验,他很快镇定下来,也龇着牙,目光凶狠狠地瞪着公狼不动。

人和狼都不敢轻举妄动,互相对峙着。

时间似乎静止了。

不知过了几分钟或几小时,公狼也许感到眼前的人对它并不构成威胁,也许无暇顾及,逃命要紧,公狼盯着猎人后退两步,见猎人没有反应便掉转身,不再顾及背后的人,开始义无反顾地用尖锐的前爪飞快地扒着陷阱。

雨后的土很松软,老狼很快就在脚下扒了一大堆土,把阱底垫高一层。

公狼用后脚跳上土堆,继续往高处爬。

猎手很快明白了公狼的意图,不禁在心里骂道他娘的,狡猾的家伙!旋即,跟在公狼身后,把公狼抓下的松土踩实,垫宽,做成台阶状。

狼和人,在这一刻,成了同舟共济的合作者。

人和狼,为了求生,竟配合得如此默契和协调。

只用了两多时辰,狼和人都看见了头顶上的地面。

狼却纵身蹿上地面,向前走了几步,停住,回转身坐下来,目光定定地望着洞口。

狼手最后也艰难地攀援号洞口。

他看见狼正盯着自己,慌忙拾起掉在地上的枪,端起瞄准狼的前胸。

公狼见到猎人上来,全然不觉危险就在眼前,而是偏着头,对猎人眨眨眼,然后缓缓起身,慢吞吞地朝着密林深处走去。

在转过山脊时,公狼又回转身望了望猎人。

猎手端着枪,怔怔地瞄准渐渐远去的公狼。

僵硬的手指,始终没能扣下扳机,一任猎物从容地隐入林间。

从此,猎人不再进山。

1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分,每空0.5分)近在咫.尺()威慑.的低嗥()16、请你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的内容..(2分)答:17、本文的描写颇为精彩,有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请各写出原文中的一句对应句子。

(3分)(1)动作描写:(2)肖像描写:(3)心理描写:18、当猎人随着陷阱的坍塌,落进了自己亲手挖的陷阱里,与狼“共处一室”互相对峙时,文章写到这里,实际上向读者表达了怎样的意思?(2分)答:19、是什么原因使狼和猎人同舟共济,都逃出陷阱,,小说向读者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答:20、请在文中找出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的议论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答:21、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猎人历经此事“不再进山”。

本文要告诉读者的究竟是什么,用你自己的话谈谈认识。

(2分)答:(三)博大真爱(11分)八月的阳光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上的土路上盼信。

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热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

终于有一天,盼来了信,两封。

小夏一封,小秋一封。

两人急着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相看了对方一的。

小夏说:“京城的,比我的好。

”小秋道:“上海的,也不差。

”兄弟俩将半月来的焦急用欢笑发泄了出来。

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头顶上烈日。

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愣。

兄弟俩半喜半忧地回家,将通知书念给父母听。

父亲说:“上大学要这么多钱?”母亲只叹了口气。

八月,棉花还没有上设点市的季节。

父子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筹借的钱还不够费用的四分之一,兄弟俩上学掏空了家底,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母亲只好把一头正在长膘的犲猪卖了。

八月的日子越来越少,兄弟俩的上学费用仍差一大截。

那天他们去了学校。

校长和班主任都非常同情,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以学校的名义写了封信给乡政府,请他们想办法。

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后,父亲捧着乡政府出面借的2000元贷款回到家里,一下子倒在地上,昏了过去。

十天来的劳碌和心焦,使这个在太阳地里劳碌了半个世纪的硬汉子也趴下了。

上学的费用还不够一个人用,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

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竟送来一张汇款单,1000元,学校来的。

附言栏里几个小字:“祝贺!全体教师捐赠。

”父亲从床上爬起,母亲赶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唇蠕动着,发不出声音。

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

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

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好都懂事了,自己决定吧。

要不,抓阄也行。

”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

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说:“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

”小秋也抬起头:“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

”这时誰也没有注意到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

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撕了个粉碎。

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泪水脱眶而出。

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带着200元路费出了门,他去南方打工。

父母欠下了许多债,小秋在学校还要许多开支。

八月的阳光下,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22、阅读全文,结合小夏..的言行,在空格处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每处4字以内)(2分)外出打工23、文章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主要..有哪些作用?(2分)答:24、“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1分)答:25、从全屳篇看,标题“八月的阳光”除了指八月的烈日外,还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答:26、本文的主题反应了“爱”,除了写小夏和小秋的爱外,还有誰对誰的爱,请列举两个。

(2)答:○1对的爱○2对的爱。

27、文章最后一段也可以改为写“背影”的结尾。

请改在下面横线上。

(2分)答:(四)古代生活(13分)○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作,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复前行,欲穷.其林()(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29、翻译下面句子。

(2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30、依据文中的描述,概括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1分)桃花源的山洞口位于31、引用文中的原句填空:(1分)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32、第二段中描绘的社会《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极为相似,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陶渊明描写的这个社会。

答:(1分)○2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zhī)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一:“蛇固无足,子安能为足?!”遂饮其酒。

注:卮,酒杯之类的东西。

33、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2分)○1数人饮之不足()○2引酒且饮之()34、翻译下面句子。

(2分)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答:35、请从2段古文中找出两表示人称的古代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