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行为生态学论文

动物行为生态学论文

动物行为生态学论文题目:关于蜗牛的观察及实验姓名:学号: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电话:通讯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路 46号E - mail :任课教师:牛瑶2011年10月摘要: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

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腹足纲;取食腐烂植物质,产卵于土中。

在热带岛屿最常见,但也见于寒冷地区。

树栖种类的色泽鲜艳,而地栖的通常单色。

蜗牛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从《自然科学》书中认识了它;对蜗牛摆动长触角﹑背着壳爬行﹑分泌黏液的现象发生兴趣,好奇使我留意地观察它,随着观察产生了一些疑惑:蜗牛为什么不放弃壳爬行?蜗牛的黏液起什么作用?蜗牛对人类有价值吗?……蜗牛容易捕捉,易于饲养,有助于我对它观察和探究。

关键词:蜗牛外形特征腹足粘液夏眠引言:蜗牛的生存能力强,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蜗牛;春季或秋季,如果下一场小雨,在墙角、树下、叶子上以及草地里,常常能发现蜗牛的身影——竖着长触角背着壳缓慢地爬行……从大山捉来几只蜗牛,准备了透明大瓶子,为它建了一个“家”,用放大镜观察起蜗牛。

通过每天观察﹑写日记,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探究→收集资料→再进行实验→推理得出结论;一步一步地认识蜗牛,一点一点地揭开蜗牛的秘密,经过近半年的时间,我对蜗牛有比较完整地了解。

1﹑通过书本,了解到:蜗牛原本生活水里,后为适应环境登陆,其腮演变了“肺”﹙外套膜﹚,进化成陆地软体动物肺螺类。

蜗牛在陆地分布广,世界各地有蜗牛四万多种,虽然蜗牛品种多样,但内外结构大体相同。

﹙附蜗牛内﹑外结构图﹚其外行特征:两对触角﹑腹足﹑螺旋型贝壳。

蜗牛具有很高食用价值,并有一定的医疗﹑保健﹑美容的功效。

2.通过观察,直接发现:蜗牛的头部﹙眼﹑鼻﹑嘴﹑舌﹚﹑颈部皮肤﹑呼吸孔﹑腹足的蠕动﹑分泌的黏液﹑排泄物﹑排泄口﹑螺旋型贝壳﹙右旋﹚﹑尾部。

3﹑通过观察,推理发现:蜗牛的味觉﹑颈部靠近壳口能分泌粘液﹑腹足能吸收水份﹑蜗牛壳的作用﹑自我修复能力。

4﹑通过观察,试验﹑得到结果:蜗牛的视觉﹑嗅觉﹑触觉﹑蜗牛的食性﹑习性﹙喜潮湿阴暗,怕干燥强光﹚。

5﹑通过观察,咨询查阅认识到:软体动物﹑进化﹑外套膜﹙呼吸﹚﹑冷血动物﹑蜗牛冬﹑夏眠原因﹑内部结构﹑雄雌同体﹑齿舌。

6﹑通过观察,试验﹑推理获得结果:蜗牛无听觉﹑蜗牛的神经集中头顶部﹑腹足的运动﹑蜗牛匀速爬行﹑黏液的作用。

调查方法与结果(1)蜗牛的视觉﹑嗅觉﹑味觉﹑齿舌﹑触觉视觉:蜗牛的眼睛长在长触角的顶端,只有针眼大小。

用棉棒缓慢靠近它的眼睛,观察到在距离眼睛5-6厘米处,蜗牛的长触角才缩回,重复做几次都是这样,可确定蜗牛有视力,不过视力很弱只能看5-6厘米远。

嗅觉:拿有刺激性气味食品喂蜗牛(如洋葱、芒果等),观察到它会抬起头翘起颈子爬开,气味强烈时就缩回壳内,可见蜗牛有嗅觉。

味觉: 蜗牛张嘴吃食前必用短触角触碰食物。

把撕碎的白纸与白菜叶混合起来,它的短触角碰来碰去找出白菜叶吃下去,再把蜗牛平时吃的几种菜叶绞碎在一起,短触角碰来触去挑出爱吃的莴苣叶。

从找食也证明了短触角有嗅觉功能;从挑食推理出短触角又有味觉功能。

齿舌:蜗牛进食时,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它的兔唇型口微微张开,从中迅速伸缩舌头接触。

资料介绍蜗牛的舌与众不同上面布满一万多颗牙齿,称为齿舌,无味觉细胞。

接触食物时,舌像擦果菜的挫板刮取食物,这从蜗牛刚吃的菜叶留下痕迹可观察出来,齿舌接触过菜叶面变薄了。

触觉:对外界刺激反应。

用棉棒触碰蜗牛的触角﹑头顶﹑颈部﹑腹足外壳﹑尾部。

蜗牛会缩回身躯,缩回强度不一样。

触碰的触角﹑头顶,看到身躯缩回壳内,触碰颈部﹑腹足,发现头部缩回壳内,触碰外壳尾部,只是身躯微微回缩。

从观察现象推理出蜗牛的神经集中头顶部。

(2)蜗牛爬行的速度蜗牛爬行靠腹足,速度很慢,测试蜗牛在不同材料上爬行的速度,准备玻璃﹑瓷砖﹑纸板。

首先把没喂食的蜗牛放在玻璃上,旁边摆一直尺,用细线系小块苹果去引诱它,食物放在蜗牛范围内5-6厘米左右,一会蜗牛出壳发现苹果朝它爬去,沿直尺边缘平行轻缓地拉动细线,使蜗牛只能看到﹑闻到就是吃不着苹果;饥饿的蜗牛要吃苹果,只得沿直往前爬。

以蜗牛腹足尾部为起始点和终点,60秒后,从直尺读取爬行距离是12厘米,计算出爬行速度为0.2厘米/秒。

同样在瓷砖﹑纸板上做测试,爬行速度分别为0.15厘米/秒和0.1厘米/秒。

蜗牛在不同材料上的爬行速度不一样,玻璃比纸板爬得快,分析原因:玻璃光滑阻力小。

观察结论:蜗牛的确爬得很慢。

(3)腹足的运动与匀速爬行观察三次测试实验,虽速度不一样,但发现每次爬行过程中速度大小不变。

蜗牛的爬行速度跟腹足运动有直接关系,从玻璃背面观察爬行中蜗牛的腹足,看到腹足肌肉收缩从后传向前端,同时粘在物体表面防止向后滑动,当收缩传到最前端,腹足就释放开来,蜗牛得以完全伸展,身体向前滑行,腹足肌肉是波浪式收缩运动。

坚持观察很久发现其波浪式收缩频率不变、把蜗牛放置在手臂上爬行,静心感觉,其运动节奏始终一致,以此判定腹足运动是匀速的,经推理得出结果:蜗牛确实是匀速爬行。

(4)黏液的作用1.蜗牛是软体动物,腹足柔嫩。

爬行中蜗牛腹足会分泌黏液,避免腹足肌肉与地面直接摩擦而受伤,黏液起到隔垫作用,保护腹足;同时黏液的湿滑性有助蜗牛爬行。

如蜗牛能在刀刃上爬行,在粗造表面上爬行分泌黏液较多,都表明黏液有保护腹足、有助爬行的作用。

2.蜗牛内部结构图显示颈背有粘液腺。

用手触摸蜗牛表皮,感觉粘粘湿湿的,表皮上有一层黏液。

了解到蜗牛的皮肤不像哺乳动物具有锁水的角质层。

因为缺少了角质层,体内的水分容易透过皮肤蒸散出来,一旦失水过多,蜗牛容易“失水身亡”。

分析认为:当蜗牛软件伸出壳外时,在皮肤上覆盖一层黏液,因浓稠的黏液密度较大,不易蒸散,进而也减缓体内水份的散失。

所以蜗牛黏液具有降低水分的散失、润湿皮肤的作用。

3冬寒夏热,蜗牛冬、夏眠时,可观察到腹足分泌的黏液,变干后封堵壳口,像一道密封门帘;目的就是隔热保温,安全度过冬、夏季。

因此,蜗牛的黏液具有隔热保温的作用。

4.曾做试验把蜗牛放入蚂蚁群中,观察蚂蚁碰到蜗牛壳后都绕道而行,改进试验,先放入一块鱼肉再用蜗牛替换,发现蜗牛与蚂蚁相遇,蚂蚁避开,蜗牛缩回壳内,蚂蚁们只在周围爬来爬去,却不肯进入壳口寻找”失踪”的食物,仔细观察、触摸发现壳口有亮亮的黏液,据此现象推理出,蜗牛的黏液具有驱蚁防虫的作用。

(5)蜗牛“喝”水的秘密蜗牛爬行时腹足分泌大量的黏液,自身水份流失快,需要及时补充水,否则会因失水过多而虚脱。

蜗牛喝水吗?经长期观察它并没有用嘴或用舌舔水喝,蜗牛不喝水又怎样补水呢?分析一下,蜗牛靠从食物吸取水份及自身储备的水份,不足以维持运动,这从蜗牛的旱眠中可判断出,在干燥的天气,它宁愿放弃进食挨饿,也不敢出壳爬行。

蜗牛唯一能接触水份的部位就是腹足,因此推测腹足可能吸收水份。

再根据蜗牛喜欢潮湿的习性,特别小雨后喜欢在湿水的地面爬行,推理出腹足不仅分泌的黏液,还能吸收水份。

(6)夏眠蜗牛微妙的变化蜗牛是冷血动物,不仅冬眠还要夏眠。

夏眠的蜗牛看似在壳内睡着了不动,仔细观察的身体仍有微妙的变化。

①蜗牛的颜色明显地变淡了,由黄棕色慢慢变成淡黄色。

②封口的膜厣由半透明变成雪白并增厚。

③壳里的蜗牛一点点往壳内退缩,并做多道膜厣封口。

分析原因蜗牛为适应炎热的环境,运用了浅色和白色能反射强光的原理,减少热量的吸收,极力保护水份的失,抗衡高温高热,同时也一点点消耗掉自身。

(7)蜗牛壳的螺旋线、壳的倾斜蜗牛从孵化出来便有壳,它对蜗牛至关重要,(如躲避危险、保护内脏)离开壳蜗牛无法生存。

(如冬、夏眠)壳是蜗牛最主要的特征,我特别注意观察壳,发现蜗牛壳的共同特点:有一道右旋的螺旋线。

(少数左旋壳蜗牛没见到)观察中产生疑问,蜗牛壳为什么是螺旋式生长?螺旋式壳不正有点倾斜是什么原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知道这跟蜗牛进化有关。

我从中总结出原因,壳先是长圆锥形无螺旋线存在缺陷,后壳从顶端开始做平面盘旋出现螺旋线但有问题,最后沿一中心轴由上向下螺旋盘旋呈现在的低圆锥形;进化使壳的直径减少,壳内容积不变,壳的牢度增加。

但还有不足,壳轴不能垂直于身体的长轴,而要倾斜于身体长轴,使增大的内脏囊的重心移到了近前端,才有利于蜗牛的运动,所以看见螺旋式壳不正有点倾斜。

(8)蜗牛对人类的价值1.蜗牛的食用价值。

蜗牛列世界四大名菜之首,在国际上享有“软黄金”美誉。

蜗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上居世界动物之首,胆固醇几乎为零,脂肪低于2%,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二十多种氨基酸。

同时,在蜗牛肉中含有人体所需的钙、磷、铜、铁等矿物质。

是人类高级营养保健食品。

(附蜗牛营养成份比较表)表1 蜗牛营养成份比较表(以100克鲜肉计)食物名称蛋白质(克)脂肪(克)钙(毫克)磷(毫克)铁(毫克)蜗牛18.11 0.22 122 145 2.4鱼翅83.0 0.3 146 194 15.2干贝14.6 0.1 - - -鲍鱼19.0 3.4 - - -甲鱼17.3 4.0 15 94 2.5鳝鱼17.9 0.5 27 53 4.6精猪肉9.5 59.8 6 101 1.4牛肉17.7 18.3 7 170 0.9鸡肉23.3 1.2 11 190 1.5野鸡肉24.4 4.8 14 263 0.4羊肉14.0 52.1 11 129 2.0鸭肉16.5 7.5 11 145 4.1鲤鱼18.1 1.6 28 176 1.3鲫鱼13.0 1.1 54 203 2.5鸡蛋14.8 11.6 55 210 2.7鸭蛋13.0 14.7 71 210 3.2注:鱼翅中的蛋白质为不完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并不比蜗牛高;鲍鱼、鸡肉、野鸡肉虽比蜗牛蛋白质含量略高,但脂肪却高于蜗牛5--22倍,食用过量,有副作用。

表2 蜗牛氨基酸含量表符号名称含量(mg/100g)符号名称含量(mg/100g)LYS 赖氨酸871.86 GYS 胱氨酸366.70 MET 蛋氨酸351.51 VAL 缬氨酸722.02 TAV 牛黄酸128.51 ILE 异亮氨酸495.88 HYPRO 羟脯氨酸820.09 LEU 亮氨酸932.20 ASP 冬氨酸1335.42 ORN 乌氨酸67.35 THR 苏氨酸566.88 HIS 组氨酸179.92 SER 丝氨酸710.92 ARG 精氨酸1278.23 GLU 谷氨酸2417.18 TYR 酪氨酸556.05 PRO 脯氨酸801.91 PHE 苯丙氨酸492.84 GLY 甘氨酸1571.67 ALA 丙氨酸867.222.蜗牛的药用价值。

蜗牛作为药用动物为人类治病,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具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蜗牛主治:肿毒痔漏、喉痛、咽肿、哮喘、脱水、小儿脐风、流鼻血、耳聋、脱肛疝气疮肿等,现在对糖尿病、腮腺炎、淋巴结核、心血管疾病、癌症(肿瘤)有一定的医疗功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