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玛丽•居里》教学设计镇江市京口中学董月讲 212000[教材分析]《悼念玛丽•居里》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文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于1935年11月23日怀着悲痛的心情在居里夫人的悼念会上的演讲,作者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悼念文,从叙述死者的生平和业绩着手写,而是独辟蹊径,在悼文的开头提出“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强调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大于才智方面,紧接着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等方面作具体阐述,最后发出呼吁,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现在学生的生活时代与居里夫人的年代相距较远,背景完全不同,因此学生如果对居里夫人生活的时代、文化背景、艰苦的科研环境、不平凡的人生历程没有充分的了解,难以理解居里夫人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力量,是难以理解作者对居里夫人的高度评价,结合我们以前学习的《我的信念》,简单补充玛丽居里的有关事例,使学生了解有关背景。
[目标预设]1、能通过朗读悼词感悟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力量,使内心受其感染。
2、运用圈点勾画的读书法,品析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品析精辟深刻的语言,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力量。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关注学生的朗读,以读促情。
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设计思路]教学时以学生的朗读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教师只应做适当的引导、点拨。
以此引导八年级的学生更好的去自主阅读,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现代物理学地发展史上,有两位物理学家是必定会被提到的。
他们就是玛丽•居里和爱因斯坦。
对这两位伟人,你知道多少?过渡:1934年7月,居里夫人因病去世。
1935年11月,在美国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居里夫人悼念会。
爱因斯坦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在悼念会上发表了一篇著名演讲。
那么,作为科学界的巨人和居里夫人的挚友,爱因斯坦会在悼念会上说些什么呢?让我们共同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
板书:悼念玛丽•居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
真挚.(zhì)妥.(tuǒ)协钦.佩(qīn) 热忱.(chén) 悼.念(dào)崇.高(chóng)抑.郁(yì)律.(lǜ)己之严公正不阿.(ē)2、简介作者爱因斯坦:物理学家。
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相对论,曾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
三、研习课文,再现品质1、听读课文,思考课文着重从哪方面悼念居里夫人的,并注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同学们可以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相关信息。
明确:这篇文章着重从道德品质的角度来悼念居里夫人。
2、作者为什么要从道德品质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呢﹖明确:作者认为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大于才智方面的成就,才智的发挥取决于品质。
3、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观点的呢:先让我们来看第一段,第一段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明确:第一句强调对居里夫人的悼念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第二句写出居里夫人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第三句指出居里夫人的才智成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
这三句话层层深入,写出了论述的中心。
过渡: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一段,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
4、作者说居里夫人高尚的道德品质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那么作者介绍了居里夫人怎样的道德品质呢﹖请同学们看书勾画。
明确:坚强、纯洁的意志、严于律己、公正不阿、谦虚、顽强、热忱。
文中与之相照应的句子: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5、作者并没有列举大量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课前同学们已经查找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现在就请你结合你所了解的居里夫人的事例来阐述她的人格、品德和力量。
同学们讨论、交流教师出示一些实例:材料一: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当时她的祖国正在沙皇俄国的铁蹄下呻吟。
她后来在巴黎上大学生活也非常艰苦。
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历时四载,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O0 毫克的氯化镭。
后来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
祖国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使“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
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
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
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
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
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如果不是坚强,“毫不妥协”和“极端顽强”,她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成就。
材料二: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
居里夫妇是镭的发现者,镭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具有很高的商业用途。
有人建议他们申请专利权,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
但居里夫人认为利用科学发明来图利,“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
”她与居里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这一事例,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正如作者所说“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材料三:居里夫人是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
她一生中有 7个国家24次授予她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0多个荣誉职位。
居里夫人曾获过许多令人羡慕不已的奖章,但她从不因此而陶醉。
一位朋友到她家里做客,看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朋友不禁大吃一惊,告诉她:“皇家金质奖章是当今一种极高的荣誉,你怎能让孩子拿着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就是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地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居里夫人的崇高的人格和精神力量,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正如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所说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作者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指出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对欧洲未来的重要性,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
爱因斯坦本人也是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最好实践者。
四、品析语言,体味情感1、讲演稿语言极富感情色彩,讲演者力图通过自己的讲演来表达强烈的感情,以便能打动听众。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勾画出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然后再读一读。
示例: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
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
这些直抒胸臆的语言向每一位听众宣告了自己的心情。
从这些词语我们能体会到爱因斯坦怎样的心情呢?爱因斯坦是怀着敬佩、赞扬、和缅怀的心情来作这次讲演的。
如果我们细细去品味,还会发现,其实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的强烈的感情。
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这些句子中的词语都肯定了居里夫人高尚的品质。
对老师划横线的词语我们在朗读时可以采取强调的读法,如加重语气,放慢速度,充满感情地去朗读,我们一起来试试。
总结:这是一篇流露内心真情的讲演稿,它朴实而真挚,睿智的思想闪闪发光,打动着千万读者的心。
本文作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高度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呼吁欧洲科学家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
齐读课文,读出感情!五、对照阅读,拓展提升通过学习这篇讲演稿,我们了解了世人眼中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对自己是怎样评价的呢?她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我的信念》,我们来看一看。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是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
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
这使我极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象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
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在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讨。
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回忆。
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象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所以后来我要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喧染。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
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
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
我坚信我们是对的。
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最大的报酬。
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对于一件忘我的事业的进展,受了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诚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权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
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
我很早就知道,许多象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便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
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非浅。
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我年纪渐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象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