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绘画

中国近现代绘画

传统绘画方面:反对摹古泥古; 艺术家个人:力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尊 重艺术个性; 西方绘画方面:不借鉴西画。
刘海粟 、徐悲鸿 、李可染等
徐 悲 鸿 作 品
愚公移山
李 可 染 作 品
刘 海 粟 作 品
学生讨论:
融合型中国画有什么样的特点? 这种融合有意义吗?
主张中西融和、调和,兼两体之美但以传统中国画 的材料工具和基本法则为主体,或吸取西画的造 型方法,或借鉴它的色彩处理,或兼容它的某些 观念规范等。
1、竹锁桥边卖酒家
“竹锁桥边卖酒家”是画院的著名试题之一。此次考试 中,众多考生皆重于酒家,从而以小溪流水、野渡小 桥、竹林清风等给以衬托。但这些画皆不中赵佶之意 ,惟有一名叫李唐的画家,构思新颖,独辟蹊径。画 面上是一泓溪水,小桥横卧,桥边则是一片竹林,在 那郁郁葱葱的翠竹中,挂着一幅迎风招展的“酒”帘 。这幅画构图从“虚”字入手,使人浮想联翩。赵佶 看后大悦。他认为酒家藏在竹林中正符合“锁”字的 意境,亲自圈点为第一名。
中国现代美术,一般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的美术。
中国背景下向前发展的。
中国现代绘画其变化与发展表现在以下几种类型: 传统型中国画: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 等 融合型中国画:刘海粟 、徐悲鸿 、李可染 等
“中西结合”的新品种新样式的绘画:林风眠、吴冠中 等
小结:
一、中国现代绘画其变化与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古典革新式: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 等 中体西用式:刘海粟 、徐悲鸿 、李可染 等 中西合体式:林风眠、吴冠中 等
二、外来画种——油画在中国的发展
三、中国现代雕塑作品欣赏
请同学们为以下诗句设想一副画面!
1、竹锁桥边卖酒家 2、踏花归去马蹄香 3、嫩绿枝头红一点 4、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5、深山藏古寺 6、蝴蝶梦中家万里
对中国画的态度: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对西方绘画的态度:以西方的造型观念、形式法则、
色彩方法创造出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笔墨和技法。
对传统的态度:继承传统注重诗意和境界的绘画。
外来画种——油画在中国的发展
吴作人作品
詹建俊作品
陈丹青作品
江碧波 叶毓山作品
何鄂作品
五 月 的 风 黄 震 作 品
古法之家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 西画之可采者融之。故建立新中国画既非改良,亦非中 西合璧,仅直接师法造化而已。
-------徐悲鸿
林风眠、吴冠中 等
林 风 眠 作 品
林 风 眠 作 品
吴 冠 中 作 品
吴 冠 中 作 品
学生结合图片讨论:
“中西结合”的新品种新样式的绘画的特点:
2、踏花归去马蹄香
这个考题也是独具匠心而且富有诗意引人入胜的。 考题一出,整个考场上考生们几乎都在画马画花、 画达官显贵、文人仕女,他们穿梭于花丛之中。赵 佶看后很不满意,但最后就在几张卷子中,赵佶被 一幅画吸引住了。只见一匹骏马缓步走来,几只小 蝴蝶在追逐着马蹄。看来作者的巧妙之处就是马踏 上了正在盛开的鲜花后竟然引来了蝴蝶,画面上既 表现了“踏花归去”又表达了“马蹄香”。这就是 作者的巧妙构思,故而理所当然地被评为第一名。
4、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一童子伏卧船尾,横笛其侧,以示野渡无人之悠闲
5、深山藏古寺
中选者不画古寺,只在山溪下画一和尚汲水,以示 古寺隐藏其中
6、蝴蝶梦中家万里 画中苏武牧羊假寐,以示怀念万里乡国之意。
3、嫩绿枝头红一点
这道考题是很有分量的,因“嫩绿枝头红一点,恼 人春色不须多”是整首诗的原意。故而当时的应试 者大多在画面上用红花绿叶来装点春色,或在绿荫 丛中露出红花一朵。然而高居榜首的却是一位名不 见经传的画家,他在绿树成荫的阁亭中,画一仕女 倚栏而立,惟有其樱桃小口的一点红与嫩绿枝头相 辅相成,从而点出了一点红的主题。
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 等
1953年,老舍先生请白石老 人以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 为题作画,一时间难住了年 逾90高龄的老画家。老人经 过两天两夜的苦思,突然从 “出山泉”三字获得灵感, 成就了这幅名作。
齐 白 石 作 品
潘 天 寿 作 品
潘 天 寿 作 品
学生讨论:
分析传统型中国画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