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绘画

中国近现代绘画

18
张大千
(1899~1983年),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 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 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 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 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11
江浙画家群
• 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画坛(江苏、浙江、
安徽等地),自20年代以后,逐渐改变了
清末民初一味地秉承“四王、吴、恽”的
局面,画家们一方面将目光投向宋、元时
代,另一方面也开始从写生中寻找自己的
出路。清初的四僧、扬州画派、金石书画
家和海派都成为这一个时期画家们所师承
的重点。组织画会、创办刊物、举办展览
29
齐白石
• 齐白石(1864——1957年)中国书画家、篆刻家。 名璜,字濒生,号白石,湖南湘潭人。早年为木 匠。27岁拜当地文人为师,学诗书画印。57岁后 定居北京,卖画治印。60岁后,“衰年变法”重 视创造,融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技法于一炉。 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 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 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论画谓“妙在似与不 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篆刻布局 奇特有力。能诗文。曾任中国美协主席。1953年 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湖滨山居
16
•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 之说。他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 但成名相对较晚。
17
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 “清新俊逸”,50岁进于 “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 “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 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 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 天地融合。增强了意境的感 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24
25
14
• 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 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 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 趣韵无穷。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 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 、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潘天 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 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
6
特点
一、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 二、主张写实,引入西洋画派; 三、博取诸家之长; 四、发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技术上,
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用“撞水撞粉 ”法,以求其真。
7













8
• 沿着近代海派画家和岭南画派指示的两条 道路,20世纪中国画逐渐形成两大类型: 传统型和融合型。
13
黄宾虹
• 1907年后居上海三十年。前二十年,主要 在报社、书局任职,从事新闻与美术编辑 工作;后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 术学校的教授。1937 年由上海迁居北平, 被聘为故宫古物鉴定委员。兼任国画研究 院导师,及北平艺专教授。
14
黄宾虹
黄 山 汤 口 图
山 中 坐 雨
15
黄宾虹 〈山水册页〉
26
傅抱石与关山月 江山如此多娇
27
傅 抱 石
丽 人 行
28
齐白石和北京的画家群
• 1927年,由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与封 建军阀的争战基本结束,国民党和共产党 的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国民政府在南京 成立。同一年,吴昌硕在上海去世,齐白 石则在北京完成了他的“衰年变法”,中 国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都是他们的活动形式,一时间显得十分活
跃。
12
江浙画家群
• 上海由于是当时中国的头号通商口岸和对 外文化窗口,各种画家都在这里云集,寻 找属于自己的天地;南京和杭州则分别有 著名的国立中央大学和杭州艺专,由于教 学的需要,加上两地固有的文化传统,也 吸引了一大批各种面目的艺术家在两地生 活。在这种百花争艳的气氛中,一批杰出 画家脱颖而出,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 、 张大千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
张大千《爱痕湖》价值1.008亿 《爱痕湖》又名《爱痕湖一曲》,为巨幅绢本泼彩, 宽76.2cm,长264.2cm,落款的年代为戊申(1968年),与张 大千巨构《长江万里图》创作于同年。
20
长江万里图局部
21
四屏大荷花 22
潘天寿 《雁荡山花》
《小龙湫下一角》局部
23
潘天寿,字大颐,号寿者,又号雷婆头峰寿者。浙 江宁海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曾任上海 美专、新华艺专教授。1928年到国立艺术院任国画 主任教授。 1945年任国立艺专校长。1959年任浙江 美术学院院长。他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信心 与毅力。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 一生,并且形成一整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影响全 国。他的艺术博采众长,尤于石涛、八大山人、吴 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个人独特风格。不仅笔 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 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
9
• 传统型是指活跃在北京地区的京派画家和 上海江浙等地的画家。其中造就了如齐白 石、黄宾虹、潘天寿这样的大师级画家。 他们反对摹古泥古,力主“外师造化,中 得心源”,尊重艺术个性,将传统绘画推 向高峰。
10
• 融合型主张中西融合,革新中国画。除岭 南画派“二高一陈”外,刘奎龄、刘海粟 、徐悲鸿、蒋兆和、朱屺瞻、丁衍庸、李 可染等,也是主张中西融合、革新中国画 的代表。影响最大的当推徐悲鸿学派。
3
吴昌硕《岁朝清供图》
4
• 吴昌硕《菊花图》《三千年结实》
5
岭南画派
• 岭南画派是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体系 ,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 、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 它是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 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 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是中 华民族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绘画流派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
日照一中 王律飞
1
中国近现代绘画
• 中国近现代绘画流派: • 海派艺术 • 岭南画派 • 北京画家群 • 江浙画家群 • 上海中国画会
• 西方绘画在中国发展: • 传教士 • 中国留学生出国归来的成就
2
海派
• 九世纪中叶起,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 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海派画家一般具有三 个特点:1.在上海居住或者客居过,2.作品属于海 派的风格,雅俗共赏,色彩鲜明,绘画题材尤以 花鸟为主(也有人物或者山水题材的,但海派国 画题材的主体是以花鸟为主),3.画家籍贯与出生 主要来源于浙江,此外就是江苏或者上海,除这 三地以外,海派画家中只有极少数是来源于其他 地方,这也是海派画家的血统与地域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