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1.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2.语言学的数量:一般认为,世界上已经查明的语言或方言约有5500余种,确认的独立语言2790种,其中70%没有文字。

经过分析研究的语言只有500种左右。

数以千计的语言使用人口越来越少,如北美有170余种印地安语言、澳洲有150余种土语、西非有280种土语目前正在衰亡之中。

3.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大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

4.基础研究是对语言的基础构造、基本性质所进行的研究。

(1)具体语言学:以某一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

(2)一般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的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重在探讨语言的共性、语言的本质和语言与社会等的关系,从而形成普遍理论。

5.研究对象的时间: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1)历时语言学(动态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是对语言的纵向研究,如汉语发展史、英语发展史。

(2)共时语言学(静态语言学):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期的状态,主要研究语言的结构系统,是对语言的横向研究,如现代法语、古代汉语等。

6.研究方法上的分类:历史比较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研究;对比语言学:用对比的方法对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研究。

7.结构主义语言学三大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古印度语言学、古希腊语言学、古罗马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功能语言学8.说话这一行为以及说出来的话和说话时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是不同的,前者为言语,后者为语言。

9.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第一,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言语是开放的。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下去,社会交往就不会中断,语言交际就要不断地持续,新的语句就要不断出现,所以言语是无穷的。

但不论言语总量多么庞大,所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极其有限的。

第二,语言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而言语属于说话者个人。

不同的人说出了不同含义或不同所指的无限的语句,这是说话者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组织词语说出的。

因此,言语属于个人。

但是所有的言语所使用的材料,如单词和组词成句的规则却属于说这种语言的社会全体成员。

第三,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语言规则和材料只是一种抽象的体系,我们所听到的都是具体的言语。

10.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手势表情等也都是交际工具。

但它们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必须以语言的交际为基础,预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方才能领会。

(1)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但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与语言相比:a.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没有了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b.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语言在文字产生之前早已存在,估计已有几十万年。

C。

文字产生以后要适应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2)旗语、红绿灯、电报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各有其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3)手势表情等也是一种交际工具,但使用的范围非常有限,只能起辅助性的交际作用,以补充语言交际的某些不足。

所以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1.理解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

(1)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又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比如属于上层建筑的法律、政治制度等,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十分明显的阶级色彩,而语言则不属于哪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2)作为大众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语言的社会功能。

同样是工具,语言又不同于社会中的其他工具,比如生产工具,它可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语言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没有关系,虽然经济、文化、政治发达的社会,其词汇会丰富一些,但那与语言的先进、落后无关,从这个角度看,语言也有其特殊性。

12.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1)语言是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思维不可能离开语言而独立存在。

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成果的传递表达也离不开语言。

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2)语言与思维并不对等,不能混为一谈。

思维能力是人类共有的,而语言却具有民族特点。

一种思维内容,在同一种语言中(方言)或不同的语言中,往往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

(3)不管思维形式同哪种语言形式相联系,它总要同一种语言形式联系起来,不能离开语言。

13.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符号包括两个要素:形式和意义。

14.理解语言是一种符号(1)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

(2)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

“音”是语言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3)语音和语义的联系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个人不能任意改变这种联系。

15.语言符号的特点(1)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

(2)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其声音和意义的结合的任意性,人们选择哪个具体的语音形式和哪个具体的语义内容结合成一个语言符号完全是任意的,是无可论证的。

17.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必须按时间先后顺次排列出现,人们不可能同时使用(说出)多个符号。

即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

18.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从两个方面来认识这种系统性:一是组成规则,二是运转规则。

19.组合关系:是指在语言链条中各单位相互的结合关系。

聚合关系:是指占据语言链条中同一位置的一组单位之间的替换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结构的两种最基本的构造方式,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20.组合和聚合之间存在相当深刻的内在联系:(1)所谓聚合关系,其实反映的是组合方面的规律。

(2)所谓组合关系,其实也不仅是个体单位之间的联系,而是以个体单位为代表的一组单位与另一组单位之间的关系。

(3)组合关系着眼于结构单位的横向联系,聚合关系着眼于结构单位的纵向替换。

21.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本质区别人类语言与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1)单位的明晰性:人类说出的话是由界限清晰的单位、按照交际的需要、语言的规则组装出来的句子。

(2)任意性:动物“语言”中一定程度的任意性都局限于一个题目,是僵硬的,不能与人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同日而语。

(3)结构的二层性:人类语言是一种两层的结构装置,而动物的“语言”不能分解成单位,谈不上有结构,更不用说有结构的二层性。

(4)开放性:结构二层性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语言的开放性或创造性,人们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通过替换和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

动物的“语言”是一种封闭的系统,它所能传递的信息是固定的,是受刺激限定的。

(5)传授性: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是掌握什么语言是后天学会的,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就学不会一种语言。

动物的“语言”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学习。

(6)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其他动物的交际都是由当时当地的刺激引起的,是对具体情景的感性的反应,只能传递某种信息,既不能回顾过去的事情,也不能设想未来。

22.语言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

2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4.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

25.语音的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26.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音素: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

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27.国际音标,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首次拟订发表、以后迭经修订的一套供各种语言使用的综合性音标。

学习和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国际音标与拼音字母的区分。

[1]拼音字母有大小写、手写体和印刷体之别,国际音标则没有。

[2]国际音标中,一个字母的不同形体就是不同的音标,代表不同的音素,如国际音标中[a]、[A]、[A]表示不同的音。

[3]形体相同的字母在具体语言中和国际音标中会代表不同的音素,如汉语拼音的b、p、d、t、g、k与国际音标中的[b][p][d][t][g][k]所代表的音素就并不相同;国际音标在使用时通常加上方括号[ ]。

(2)要注意区别形体相似的音标。

有些音标是对同一字母进行不同的变形而产生的。

例如[z][½][ü]、[n][¤][N]都表示不同的音素。

(3)国际音标记录语音有宽严式之别。

“宽式标音”,又叫“音位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以不必记录。

“严式标音”又叫“音素标音”,则是一种详尽记录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

如汉语普通话的“挡”,宽式标音[ta N] ,严式标音[t AN]。

严式和宽式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界限。

记录语音时视需要而定。

28.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29.发音部位:由发音器官的协同配合构成。

发音方法:清与浊、塞与擦、送气与不送气。

塞与擦这两种发音方法非常重要,因为其他塞擦音、边音、颤音、闪音等发音方法都是从这两种方法中“化”出来的。

30.元音与辅音的区别:(1)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咽头、鼻腔、口腔的过程中一定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

(最主要的区别)(2)辅音发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3)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

(4)辅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元音发音时,声带一定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31.音位:特定语言(具体语言或方言)里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根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

用斜线/ /标记。

32.音位基本性质:(1)音位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词的意义的作用。

(2)音位是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

(3)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具体语言或方言的,总是某个具体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跨语言或方言的音位。

33.进行音位的归纳可以依照的三个原则:对立原则、互补原则、相似原则34.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条件变体(2)自由变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