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讲课PPT
西华师范大学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卢婷婷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2008级6班
说课部分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教 法 与 学 法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 3
教学三维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材 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 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必修1)第 一章第五节的内容, 即“速度变化快慢的 描述——加速度”, 我将用两个课时的时 间来进行讲解。
飞机起飞 火车进站 定义
观察 现象
推理 分析
引入加速度概念
提出 猜想
速度变化 有快有慢
共同 探究
公式 国际单位 物理意义 矢量性
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而 且 有 大 有 小
运 动 物 体 有 速 度
可物 以体 变运 化动 速 度
有速 慢度 变 化 有 快
创设运动情境
v vt v0 a t t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真正做到从生 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学 情 分 析
学生学习模式:
机械记忆 死记硬背 套用结论
学生认知发展水平:
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 思维转变的过渡时期;
拥有感性认识基础,理性 分析、逻辑推导能力比较 薄弱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加速度是在学习了速度以及速 度-时间图像的基础上,对速度 变化规律的更进一步探究; •加速度为今后研究匀变速直线 运动规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打下 基础; •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学与动力学 的桥梁,对于高中物理课程的 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旧教材对比
旧教材
1、直接提问
新教材
1、引入生活常见实例,创设 情境,提出问题 v a 2、公式采用 的形式, t 然后对其矢量性进行说明 3、注重知识的形成和理解应 用的过程 4、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vt v0 2、直接采用 a 的形 t 式然后对 v 的矢量表达式进 行相应的说明
3、重视逻辑推理与定量运算 4、重视加速度的矢量运算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加速度的相关概念(定义,公式,单位,物理意义等); 能够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率、速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实验演示、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过程,培 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分析推理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和体会类比法 和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 2
3
0 0
0
4.0 3.6
3.6
27.78 27.78
16.67
27.78 27.78
16.67
4
0
7.0
88.89
88.89
问题1:谁的速度(V)最大? 问题2:谁的速度变化量(Δv)最大? 问题3:谁的速度变化最快?
比 较 速 度 变 化 快 慢
相同的速度变化量,用 时少的速度变化快
相同时 间内速 度变化 量大的 速度变 化快
单位时间内的 速度变化量 v
t
单位速度变化 量所用时间 t
v
如何比较1和3 谁的速度变化 快呢?
定量讨论
方法一:跑车2、3经历的时间相同,比较该时间段的速 度变化量——越大则速度变化越快 控 制 变 量 法
方法二:跑车1、2速度变化量相同,比较发生这个变化 量所用时间——越少则速度变化越快
方法三:跑车1、2、3速度变化量不同,经历的时间也 不同——该如何比较呢?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引入
运动物体有速度且有大有小
一、加速度(a)
1、定义 2、公式
二、区分加速度与速 度、速度变化量、速 度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三、例题
物体速度可以变化
3、国际单位 4、物理意义
①大小 ②方向
速度变化有快有慢
5、矢. 客车进站时,如果车的速度改变太快(立即变为 0),车上的乘客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2. 百米赛跑时,发令枪一响,如果你是运动员,你 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速度改变越多越好,还是越 少越好? 3. 火车出站时,速度是逐渐增大的,经过一段时间 后才风驰电掣; 开枪的时候,一扣枪的扳机,子弹“啪”的一声 就不见踪影。
实验演示
定性分析
实验一:两名同学(一个空 手,一个推桌子)比赛跑步。 她们同时同地出发,最后同 时停下。 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 实验二:两个物体从高度不 同的斜面由静止状态从顶端 滑下,经过一段水平距离之 后,最后飞了出去。
观 察
跑车加速性能的比较
思 考
定量讨论
跑 初速度 经过时间 末速度 速度变化量 每秒速度变 t (s) Vt(m/s) ΔV(m/s) 化量(m/s) 车 V0(m/s)
学生已有知识:
知道位移和速度是 矢量;矢量的简单 运算;速度的相关 知识;v-t图像
教 法 与 学 法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教法:演示法和讲授法
学法:科学探究法 和亲身体验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新课 导入 课后 作业 新课 教学
学以 致用
课堂 小结
v 描述速度 t 变化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