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
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
a.逻辑常项相同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概念属于( )。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普遍概念d.负概念、。
4、如果( ),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
a.a与b全异b.a与b同一c.a与b交叉d.a真包含于b5、“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判断中,“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
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6、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 )。
a.概括和限制都对b.概括和限制都错c.概括对,限制错d.概括错,限制对7、如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
a.A真包含于B b.A与B相容c.A与B全异d.A与B 交叉8、若用“Ds就是Dp”表示定义公式,则犯“定义过窄”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
a.Ds等于Dp b.Ds真包含于Dp c.Dp真包含Ds d.Ds真包含Dp9、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10、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和②“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 )。
a.都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在①中是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非集合概念d.在①中是非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集合概念1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同语反复b.循环定义c.定义过宽d.定义过窄12、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
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联项和量项d.谓项和量项13、下列命题形式真假情况为三真二假的是( )。
a.S A P b.S E P c.S I P d.S O P14、当具有SIP形式的性质命题为真时,概念S与P之间一定是( )。
a.全同关系b.属种关系c.交叉关系d.相容关系15、“没有S不是P与“S不都是P”这两个命题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
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c.下反对关系d.差等关系16、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而常项都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
a.可同真,可同假b.可同真,不同假c.不同真,可同假d.不同真,不同假17、形式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的是推理( )。
a.前提的真假b.前提与结论间的内容联系c.结论的真假d.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18、巳知“甲班有同学不是党员”,可必然推出( )。
a.甲班有同学是党员b.有些党员是甲班同学c.有些非党员是甲班同学d.有些党员不是甲班同学19、一个有效的换质位法推理的结论是PES,其前提是( )。
a.S A P b.S A P c.SA P d.S A P20、以“A不是B,B是C”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推出的结论是( )。
a.C不是A b.A不是C c.有A不是C d.有C不是A 21、“马克思主义是不怕批评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而真理是不怕批评的。
”这个三段论属于( )。
a.第一格b.第二格c.第三格d.第四格22、在三段论的四个格中都有效的式是( )。
a.AAA b.AEE c.EAE d.EIO23、以E命题为大前题,以I命题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的推理,结论应是( )。
a.A b.E c.I d.O24、若一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特称否定命题,则小前提只能是( )。
a.A b.E c.I d.O25、巳知某一性质命题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这个性质命题的形式是( )。
a.SAP b.SEP c.SIP d.SOP26、性质命题SAP的集合演算公式为( )。
a.S∩P=0 b.S ∩P=0 c.S∩P≠0 d.S ∩P≠027、如果素材相同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可能同假,则这两个命题之间是( )。
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差等关系28、两个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相同,是指( )相同。
a.前件和后件b.前件和联结词c.后件和联结词d.联结词29、若一有两个选言肢的不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则其两个选言肢( )。
a.可同真且可同假b.可同真但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但可同假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30、以下命题形式中,与“p∨q”既不能同真又不能同假的是( )。
[注:∨表示不相容选言联结词]a.p←q b.p→q c.p←→q d.p∨q31、复合命题的真假取决于( )。
a.肢命题的内容b.复合命题的结构c.肢命题的真假d.逻辑联项32、若“如果某甲掌握了两门外语,那么他精通逻辑”为假,则( )为真。
a.某甲掌握两门外语并且精通逻辑b.某甲掌握两门外语但不精通逻辑c.某甲没有掌握两门外语但精通逻辑d.某甲没有掌握两门外语也不精通逻辑33、以“A并且B”和“非A或者c”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 )。
a.A并且非B b.B并且非C c.B并且C d.A 并且非c34、以下命题形式中,与p→q具有等值关系的是( )。
a.p∧q b.﹁p∧q c.p ∨q d.﹁p∨q35、“张云不是钢铁工人,又不是石油工人”与“如果张云是钢铁工人,那么张云不是石油工人”这两个命题在真假值方面( )。
a.可同真并可同假b.可同真但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但可同假d.不可同真并不可同假36、己知“只有P,才q”为假,则P和q的真假情况为( )。
a.p真并且q真b.p假并且q假c.p真并且q假d.p 假并且q真37、“如果非P,那么非q;q,所以P”这个推理形式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
a.肯定前件式b.肯定后件式c.否定前件式d.否定后件式38、下列命题形式中,与﹁p∨﹁q相矛盾的是( )。
a.p∨q b.p→q c.p ∧q d.p←q39、以“A→B”和“﹁B∧C”为前提进行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 )。
a.A∧B b.B∧C c.﹁A∧C d.A∧﹁C40、以“非C或非D;如果A,则C;如果B,则D”为前提,可必然推得结论( )。
a.A或B b.非A且非B c.A且B d.非A或非B41、类比推理是( )。
a.必然性推理b.或然性推理c.有的是必然性推理有的是或然性推理d.模态推理42、类比推理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区别之一在于( )。
a.思维进程不同b.推理的有效性不同c.结论的性质不同d.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性质不同43、类比推理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之一在于( )。
a.思维进程从一般到一般b.前提不蕴涵结论c.思维进程从个别到一般d.结论是模态命题44、假设的形成阶段提出初步假定运用的推理大多是( )。
a.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b.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c.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d.模态推理和归纳推理45、如否定p∧q而肯定p∨q,则( )的要求。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46、在以下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 )。
a.SAP真且SOP假b.SEP真且SOP假c.SIP假且SAP假d.SOP真且SIP 假47、在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 )。
a.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非对称的b.某关系既是非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c.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传递的d.某关系不是对称的,而是反对称的48、对“如果灯亮,那么有电”和“如果灯不亮,那么无电”这两个判断同时加以肯定,则( )的要求。
a.只违反矛盾律b.只违反排中律c.既违反矛盾律又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矛盾律又不违反排中律49、若同时否定“必然P”和‘必然非P”,则( )的逻辑要求。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50、“马克思主义是不怕批评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而真理是不怕批评的”这论证属于( )。
a.直接论证的演绎论证b.直接论证的归纳论证c.间接论证的反证法d.间接论证的选言证法二、多项选择题1、在“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遵纪守法”这个判断中,“领导干部”是( )。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单独概念d.普遍概念e.正概念2、当“所有A是B”为假而“有B不是A”为真时,A与B的外延关系是( )关系。
a.全同b.A真包含B c.A真包含于B d.交叉e.全异3、断定一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命题为真,则断定了主项与谓项具有( )关系.a.同一b.交叉c.真包含d.矛盾e.反对4、当S与P具有真包含于关系时,下列判断为真( )。
a.SAP b.SEP c.SIP d.SOP e.PAS5、当SEP为真时,可必然推出下列判断为真( )。
a.SAP b.PIS c.SOP d.PES e.PAS6、下列诸种关系中,既具有对称性质又具有传递性质的是( )。
a.命题间的蕴涵关系b.命题间的等值关系c.概念间的全同关系d.概念间的交叉关系e.概念间的全异关系7、“SAP→PES”和“POS→SOP”这两个直接推理( )。
a都有效b.都无效c.不都有效d.前者有效后者无效e.前者无效后者有效8、设SOP假,则下列为真的是( )。
a.S I P b.S E P c.S I P d.S A P e.S E P9、已知SEP真,根据对当关系则( )。
a.SAP真b.SAP假c.SAP不定d.SIP 假e.SOP真10、已知SIP真,并且SOP也真,则概念S与P的外延可能是( )。
a.全同关系b.S真包含于P c.S真包含P d.交叉关系e.全异关系11、下列三段论推理形式有效的是( )。
a.第一格AAA式b.第一格AEE式c.第二格AEE式d.第三格AOO式e.第四格EI0式12、以“所有A是B,所有的B不是C”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推出的结论有( )。
a.所有A不是C b.有的A不是C c.所有C不是A d.有的C不是A e.有的A是C13、“有的三好生是团员,有的团员不是大学生,所以有的大学生不是三好生”该三段论的逻辑错误是( )。
a.四项错误b.中项不周延c.大项扩大d.小项扩大e.前提两特称14、已知大项和中项在大前提中都周延,小项和中项在小前提中都不周延,可组成三段论的正确格式有( )。
a.第一格的EIO式b.第二格的EIO式c.第三格的EIO式d.第四格的EIO式e.第一格的EIE式15、以“有些A是B,所有的B是C”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结论是( )。
a.所有的A是C b.所有的C是A c.有些A是C d.有些C是A e.不能推出全称的结论16、与“如果P,那么q”相等值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