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威廉大内及其Z原理

威廉大内及其Z原理

• 沙因在《组织文化与领导》中提出企业文化是在 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 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 • 组织文化有三种水平: (1)表面层,指组织的明显品质和物理特征(建筑, 文件,标语等可见特征) (2)应然层,位于表层下面,主要指价值观 (3)实然层,最内部,是组织用以对付环境的实际 方式。
时代背景
研究发现:日企生产率高于美国企业 美在日设置的企业若按照美国的管理方式,其效 率也差。 4.结果:美国的企业应该结合本国的特点,向日本 企业学习管理方式,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在调 查两国的企业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参照传统的X 理论和Y理论,以日本企业文化为参照系,写下 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一书,将日本的企业文化管理加以归纳。
大内其人
• 威廉· 大内是日裔美籍管理学家,是美国斯坦福大 学的企业管理硕士,在芝加哥大学获企业管理博 士学位。如今,他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 分校的管理学教授。 • 他从1973年开始转向研究日本企业管理,于1981 年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 挑战》一书。 • 在这本书中,他提出Z理论,并最早提出企业文化 概念,其研究的内容为人与企业、人与工作的关 系。
对美日管理研究的七个维度
1、雇佣制度 2、决策制度 3、责任制 4、控制机制 5、考评与提升制度 6、员工职业发展 7、对职工的关怀
Z理论基本内容
Z理论: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 则来实行“民主管理”。 A型组织:由领导者个人决策、员工处于被动 服从地位的企业。大内认为,当时研究的 大部分美国机构都是A型组织。 J型组织 :主要特点 Z型组织:确立了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由员工 参与决策的企业。
主要特点及作用
(1)终身雇佣制。 对职工的职业保证会使 人更加关心企业利益。
(2)缓慢的评价和晋升。 更好的了解职工。
(3)分散与集中决策。
(4)含蓄的控制但检测 手段明确正规 (5)融洽管理人员与职 工的关系。 (6)让职工得到多方面 的锻炼。 控制得当,提高效率 提高满足度 培养专业知识能力,获 得多方面的工作经验
Z式管理模式
(1)长期雇佣制 (2)集体决策 (3)个人负责制 (4)缓慢的评定和提升 (5)适度专业化的职业道路 (6)含蓄控制和明确控制相结合 (7)整体关心,包括对职工家庭 的关心
我认为
1.分散与集中决策。职工提议-管理人员上报-领导 决策-分工执行。职工间接参与决策。 2.含蓄的控制但检测手段明确正规,抓问题实质。 制定解决方案,上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3.融洽管理人员与职工的关系。全面关心职工生活, 把对生产任务和工作设计的要求同职工劳动生活 质量结合起来,让职工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心情 舒畅。
评价
1.不同于“性本恶”的X理论,也不同于“性 本善”的Y理论,Z理论是“以争取既追求 效率又尽可能减少当局与职工的对立,尽 量取得行动上的统一”。
2.威廉· 大内的研究,激发了企业文化的一次 变革。1980-1990年代被称为管理的企业文 化时代。
评价
• 3.1990年以来,企业文化研究的四个走向: (1)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 (2)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 研究 (3)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 (4)关于企业文化的诊断和评估的研究。
大内其人
• 《Z理论》一书与《成功之路》、《日本的管理艺 术》、《公司文化》一起被称为美国管理四重奏 • 其中 《日本的管理艺术》作者之一帕斯卡尔曾与 大内一起研究日本的管理。另外,大内的组织文 化的思想对管理的发展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时代背景
1.产生时间:20世纪80年代 2.原因: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 美国企业面临日企的严重挑战。 3.经过:大内选择了美日两国的典型企业进 行研究。 典型企业:企业在本国及对方国家中都设 有子公司或工厂。
企业文化的其他理论
• 阿索斯和帕斯卡尔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中提 出的“7S管理模式”。管理涉及7个变量: • 战略Strategy • 结构Structure • 制度System • 人员Staff • 作风Style • 技巧Skill • 最高目
1. 信任: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对职工的信任, “人”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元素。 2. 人性:要在管理中更多的融入价值观与人文的元 素,而不要单纯进行技术管理。加强组织的人情 味,把组织设计得更符合人性、更符合人情。 3. 民主:重视职工的民主参与,把个人决策与发挥 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 4 文化建设:重视管理哲学。重视员工的作风、价 值观等和组织的一致性,关注员工的内心世界与 个性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