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周易全书解读之易学基础知识

00周易全书解读之易学基础知识

易学基础知识一、《周易》简介《周易》是先秦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关于人类思想和宇宙本质规律的学问,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是中华文化之根,对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医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周易》作者相传上古时代,黄河上通天界,河中出现一条龙马,背上布满神奇图案,伏羲氏见状为之惊奇,临摹下来作成“八卦”。

商末周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被囚期间,结合自身坎坷遭遇,推究八卦之理,将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并撰卦辞、爻辞附于诸卦、诸爻之下,借以表达对宇宙万物发展变化、吉凶祸福的看法。

孔子喜《易》,作《易传》十篇。

(二)《周易》内容《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易经》由六四卦组成,每卦里有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部分。

它讲占筮、预见吉凶,还涉及古代的历史、战争、生产、婚俗、宗教等。

最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种特殊图形符号系统和文学解释系统表达独特的辩证思维方法——阴阳互补方法。

《易传》阐发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提示六十四卦的内在根据和联系,包括《彖传》、《象传》、《系辞》、《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我们研究《周易》,应本着继承和创新的精神和态度。

继承《周易》丰富的文化遗产,把它与现代社会新的东西融合,赋予它原本没有的新的东西。

二、易学基础知识(一)象与数1、象:亦称“易象”,含义包括:1)、指易中的八卦、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的形状,即卦象、爻象;2)、指八卦所象征的事物,如: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兑卦象征泽、震卦象征雷等;3)、指卦辞、爻辞中提到的具体事物,如:乾卦卦辞提到的龙、坤卦卦辞中提到的牝马等。

2、数:含义包括:1)、一卦中各爻属性的数,共有六、七、八、九四个数,阳爻为奇数,阴爻为偶,大数为老,小数为少,四数分别表示:少阳七、老阳九、少阴六、老阴八;2)、爻位顺序的数。

一卦由六爻组成,数序由下向上,初爻称初,往上依次分别称为二、三、四、五、上,标示爻的变化规律;3)、占筮求卦的方法。

(二)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卦形符号体系中,“阳”用“⚊”表示,代表“阴”用“⚋”表示。

阴阳代表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两方面,如:天与地、君子与小人、刚与柔、明与暗等。

阴与阳的重叠组合,代表事物运动变化规律。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组合成八纯卦。

(三)八纯卦一般称为八卦。

朱熹《八卦取象歌》:乾三连,坤六断,震仰孟,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象征事物乾☰天、昼、先导、男、寒、冰、君、刚健、龙、健、马、首、父、圜、君、玉、金、寒、为冰、大赤、良马、老马、瘠马、驳马、木果、良、善、德、远、言、郊、赤、衣、人、正午、扬、野、武人、四目、西北、一等兑☱说(悦)、泽、羊、口、少女、毁折、友、金、刑、雨、妾、右、刑人、秋分、巫、日舌、附决;其于地为刚卤;西方、九十月、海、河、大泽、西等离☲火、丽、雉、目、中女、日、电、孕、飞鸟、明、见、甲、夏、光、戎、甲胄、戈兵、瓮、美、矢、牝牛、刀、爵,其于人为大腹、干卦,鳖、蟹、蠃、蚌、龟,其于木为科上稿,南方、七八月、三、太阳、南等震☳雷、动、龙、夫、出、白、行、守、侯、见、逐、从、问、百、王、林、春、禾稼、百谷、交、喜笑、出生、兴、士、奔、音声、鸣、讼、春分、足、长男、玄黄、旉(专)、大涂、决躁、苍莨竹、萑苇、善鸣马、马足、白额之马颡,其于稼为反生,其究为健,蕃鲜、东方、春分、一二月、四、东、帝王、诸侯等巽☴木、风、入、鸡、股、长女、妇、妻、绳直、绳、工、白、长、高、进退、不果、臭、草木、床、商旅、号、命、白、教令、舞、鱼、(山)谷、户,其于人也,为寡发、广颡、多白眼,近利市三倍。

其究为躁卦。

东南、三四月,五等坎☵陷、坎陷、豕、耳、中男、水、沟读、隐伏、矫輮、弓、轮、大川、玄云、酒,其于人为加忧、心病、耳痛、血卦、赤;其于马为美脊、亟心、下首、薄蹄、曳,其于舆为多眚、通月、盗;其于木为坚多心;劳卦、北方、十一十二月、六、月亮、北、险、雨、云等艮☶山、止、狗、手、少男、山石、执、背、尾、鼻、居、求、通、时、道、童、宫室、庭、舍、肤、多、羊、厚、宗庙、社稷、星、沫、尾、节、狐、仆、果、庐、径路、小石、门阙、果蓏、阍寺、指、狗、鼠、黔喙之属,其于木为坚多节;东北、五六月、七、高山、陆地、手等坤☷顺、牛、腹、母、地、布、釜、吝啬、均、子、母牛、大舆、文、众、柄、邦、丧、阖户、自、虚、土、用、事恶、虎、死、鬼、车、疆、过、乱、聚、身、民、户、安、年、十月、西南、其于地也为黑、夜、随顺、女、文章、文采、臣、布匹、虚、裳等(四)六十四卦1.卦形符号八卦两两组合,产生六十四种不同形状的六划线组合体,即“六十四卦”(亦称“别卦”)。

六十四卦各有各的卦名和象征含义。

相同卦象组合而成的仍以其本名为卦名,如:两乾卦☰相重,仍名为乾卦䷀;八卦交错重成之卦,别取一名,如:坤☷上离☲下相重,则为晋卦䷣。

每卦皆有六条线,这些线条称为“爻”。

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阳爻(⚊)以“九”代表,阴爻(⚋)以“六”代表,故《易经》中所言“九”皆指阳爻,所言“六”皆指阴爻。

阳爻(九)居此六位者,依次称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阴爻(六)居此六位者,依次称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每卦居下的三划称为“下卦”(或“内卦”),居上的三划称为“上卦”(或“外卦”)。

上下卦合称“二体”(或“上下体”)。

二体象征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下卦为“小成”阶段,上卦为“大成”阶段,无小成则无大成。

各爻有高低不等的“爻位”,自下而上,分别称为“初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上位”,象征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地位、条件、身份等。

奇数位初位、三位、五位称为“阳位”,偶数位二位、四位、上位称为“阴位”。

爻位爻名二体三才阳爻阴爻卦画上位(阴位)上九上六上卦(外卦)天五位(阳位)九五六五四位(阴位)九四六四人三位(阳位)九三六三下卦(内卦)二位(阴位)九二六二地初位(阳位)初九初六各爻象征的事物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事物发展事物开端,义主潜藏勿用崭露头角,义主适当进取功业小成,义主慎行防凶新进高层,义主警惧审时圆满成功,义主处盛戒盈发展终尽,义主穷极必反爵位元士位大夫位公位诸侯位天子位宗庙位人体腿、脚、拇指。

脚神经。

腿、腓、膝、肛门、生殖器。

膀胱、大股、腰、肚脐、腹部、臀部、生殖器。

胸、背、乳房、心口。

心脏、脾胃、肺、脢、五官、脖子、臂、胸、背、手。

肺、头、头发、面部、脸颊、舌、两鬓。

肠、直肠、子宫、生殖器。

脾胃、肝胆、肾、膀胱、生殖器。

肾。

咽喉、心脏、气管、食道、胸腔。

大脑、脑神经、头骨。

风水地基、水井、沟渠、河流、桥、邻居。

宅、灶、住家、屋内、正屋。

中门、里门、过厅、床、碓、碾子、墙壁、炕、为灶。

大门、窗户、厕所、客厅、院门。

路、住户、家主、走廊、楼梯、过道、人口。

屋顶、瓦梁、天棚、房盖、宗庙、祠堂、邻居。

地理乡村、乡镇、本地。

县城。

地级市。

省级市。

首都。

远地、远方、外省、外国、外市。

国政百姓、村长、村领导。

基层领导,乡镇级。

地方政府首脑代表。

国家部长级。

国家元首、主席、总统、天王。

人大、政协、总理。

企业临时工,最低层劳动者。

职员,小组长,班长。

中层领导,实际管事(科长级)。

上层领导(处长级)。

董事长。

股东、合作者。

家庭子孙、晚辈。

妻子、女孩。

丈夫、兄弟。

妻子、妇女。

丈夫、父亲、长子、长女。

祖父母。

交通地爻:马星临之的为轮船。

父母爻发动为乘车,为地面交通工具。

人爻:马星临之的为火车、汽车。

父母临水发动,为船,水上交通工具。

天爻:马星临之的为飞机。

父母爻临腾蛇,青龙,驿马发动为飞机。

2.卦辞、爻辞卦爻辞分别表明各卦各爻的寓意,带有一定文学性的象征形象,使《易经》“经”部分是卦形符号与语言文字有机结合的哲学著作。

前三十卦(乾卦䷀至离卦䷝)为“上经”,讲自然之道;后三十四卦(咸卦䷞至未济卦䷿)为“下经”,讲社会伦理。

卦爻辞中经常出现的问卜用语含义如下:吉:吉祥。

亨:亨通,顺利。

利:有益。

贞:正固,无偏差。

悔:小过失,悔恨,可走向无咎。

吝:羞辱,虽不是凶,但不知羞辱会走向咎害。

咎:出了过失。

厉:危险,但吉凶未定。

凶:凶险。

3.卦时每卦象征某一事物、现象在特定背景中产生、变化、发展的规律,这种“特定背景”称为卦时。

4.当位、失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称为当位(或得正、得位),象征事物发展符合规律。

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称为失位(或失正、不当位),象征事物发展不符合规律。

不当位不是吉凶的绝对标准,在所处的复杂因素影响下,当位失位会转化。

5.中第二爻居下卦中位,第五爻居上卦中位,二、五爻象征守持中道、行为不偏,称为“中”。

阳爻居中位,象征“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象征“柔中”之德;若阴爻居二位(阴位),阳爻居五位(阳位),则既中且正,称为“中正”,最具美善。

6.承乘比应承:下爻紧靠上爻。

阴阳当位之爻相承为吉,不当位相承为凶。

乘:一或多个阴爻在上,一个阳爻在下,称为阴爻对阳爻的“乘”。

乘即欺辱、乘凌。

比:相邻两爻一阴一阳称为“比”,反之“失比”。

比即比肩、比邻。

应:初与四、二与五或三与上爻一阴一阳两两感应。

7.交互卦二、三、四爻合成下卦,三、四、五合成上卦,另组成六爻卦称为“交互卦”。

二爻上连到四爻,下面挂到上面,称为“互”;五爻交至三爻,上面连到下面,称为“交”。

8.卦主卦之主爻。

1).“成卦之主”:成就该卦的爻,不论爻位高下,其德善否,只要全卦意义因之而起;2).“主卦之主”:该卦六爻中最完美者,此类卦主必是爻德美善,得位得时者当之,故各卦第五爻多为主卦之主。

9.错卦又称“对卦”、“旁通卦”,指阴阳相对的卦,即“六爻卦”各爻求反、求错,得到该“六爻卦”的错卦。

错,阴阳相错。

10.伏卦三爻卦各爻求反。

仅就三爻卦而言。

11.综卦又称“反卦”、“覆卦”,指将一个“六爻卦”反覆(颠倒)过来所得到的卦。

该卦与原卦形成正反卦。

12.爻的运动阴阳不交为闭塞,交流为亨通。

往:爻从下向上运动。

来:爻从上向下运动。

复:爻从上返下再生出来。

包:在中称包,初、上不言包,包都在卦的中四爻,该四爻称中。

13.十二消息卦阳去而阴来,称为“消”;阴去而阳来,称为“息”。

䷗䷒䷊䷡䷪䷀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14.六爻卦取象取象两大方法:卦变、爻在推移中的关系。

1).大卦取象法也称兼画卦,把几个刚柔相同的爻看成是一爻,把一个多爻卦看成是三爻卦。

比如:把中孚䷼当成一个大的离卦☲,小过䷽当成一个大的坎卦☵等。

2).逸象指没有列入《说卦传》的而在《周易》古经原本就存在的卦象。

满足“逸象”的条件是:1.必须符合《说卦传》的核心精神,即八经卦的阴阳爻象规律和八卦的基本属性;2.必须在《周易》经传中出现两例以上,包括《左传》《国语》中的《周易》筮例的互证;3.《周易》成书时代文字训诂也可以旁证“逸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