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二研学案:必修三区域农业发展
高二研学案:必修三区域农业发展
(2) 地形: __ ___ 、 __ _ 、 _ _ 三类地形完整
相应可以发展 __ __ _ 业、 __ _ 业、
__
_
业;
( 3)土壤:
;
和
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
东部地区地形示意图
( 4)水源:平原区河流环绕,山谷河流穿行, 2、社会、经济条件 :
充足。
(1) 工业基础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1) A
平原, B
平原, C
平原;合称为东北平原,主要发展
业,
经济作物有
,粮食作物主要有
、
、水稻等(粮食分布面积小) 。
( 2) D
,E
,F
主要发展
业和特色农业。
东北林区是我国第
大林区。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自
,辽东半岛低山丘陵
区是我国最大的
产区,苹果产区主要在
( 3)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主要发展
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③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A .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11、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 . 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 . 迁移农业
④大规模国家经营 D .②④
D .混合农业
读 “ 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
人均耕地 (hm2/人 ) 单位面积
A .上海
B.黑龙江
C .吉林
13、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少但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6
D .浙江 ()
A .土壤肥沃
B .水热充足
C. 地形平坦
D .机械化水平高
14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B 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C 宜农荒地多
水多,种水稻;水少,种小麦。一般年降水量小于
250 毫米的干旱地区不易发展耕作业(绿洲除外) 。
③光照: 影响农作物的
(植物体内的干物质绝大部分来自光合作用) 。
世界农业发达的地区分布在光热与降水配合较好的热带和温带地区。
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光热与降水配合好的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
( 2)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因为商品农业的产品需要及时运往销售市场,交通 运输和农产品保鲜技术可以扩大产品市场范围。
( 3)政策: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措施的影响。 ( 4)劳动力: 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
通常人口稠密地区,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地势平坦的低地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
。地势低洼的
积水地区,可以掘洼成塘,发展
。
(3) 水源: 丰富程度影响农业的分布和类型,稳定的水源供给是农业生产“稳产”的保证。
在干旱、半干旱区,天然降水不足,需要河湖水、地下水和冰雪融水灌溉,发展
农业
和
农业。 农业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河谷、 湖畔、山麓地带, 如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粮棉生产、
下面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
意图。读图回答 8—9 题。
8、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9、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
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 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 稻田
B. 鱼塘
C. 果园
D.菜地花圃
10 、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 ,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 ( )
学习过程 2:农业发展案例学习:
一、东北地区概况:读必修三 60 页,图 4.1 ; 61 页,图 4.2 ,完成表格阅读和填写填写
项目
内容
范围
包括 ________ ______ 、吉林、辽宁三省及② _______
______
东部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 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少部分地区
4、下图甲、图乙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大 豆、油菜、甘蔗、棉花)分布示意图,下列经济作物的排序与图中主要分布区一致的是
A、①油菜 ②大豆 ③棉花 ④甘蔗
B、①棉花 ②大豆 ③油菜 ④甘蔗
C、①甘蔗 ②大豆 ③棉花 ④油菜 D 、①大豆 ②油菜 ③甘蔗 ④棉花
5
读区域图 ,完成 5~6 题 。
5、甲 、 乙、 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
2、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
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
(1) 平原区:, 继续强化
、
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问题探究 :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应采取哪些措施?
4
( 2)山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发展“立体农业” ,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问题探究 :东北山区应着重开发哪些特色农产品?如何提高其经济效益?
③冬长寒,气温低,作物的病虫害少;
④肥沃的黑土分布广泛;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 D 、②③④
2、海南岛农田可以一年三熟 , 而东北地区的农作物是一年一熟 ,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 、土壤差异
B 、水分差异
C 、地形差异
D 、热量差异
3、以下农业区①东北三省 ②长江中下游区 ③南部沿海区 ④黄河中下游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
黑龙江 0.31
吉林 0.21
辽宁 0.10
谷物产量 (kg/hm 2)
4 916
5 872 5 870
(2007 年 )表” , 回答 12~ 13 题。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0.02
0.07
0.05
0.10
7 044 6 207 6 175 4 885
12、 .从表中可以看出 , 人均谷物产量最高的是 ( )
A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B .耕地 、 草地 、 林地
C. 草地 、 林地 、 耕地 D .草地 、 耕地 、 林地
6、东北地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主要有(
)
A.农业生产历史长短
B.生产技术水平高低
C.由气候、地貌、土壤等自然条件差异
D.热量条件
7、右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 图”。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 依次为 A. 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B. 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C. 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D. 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作物结构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 一 ) ①, ( 二 ) ②, ( 三 ) ③, ( 四 ) ④
B. ( 一 ) ②, ( 二 ) ④, ( 三 ) ③, ( 四 ) ①
C. ( 一 ) ③, ( 二 ) ④, ( 三 ) ①, ( 四 ) ②
D. ( 一 ) ②, ( 二 ) ④, ( 三 ) ①, ( 四 ) ③
主 要 粮 粮:
、
、
(树、
畜)种 经济作物: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
药材:
、
重要的羊、 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良种:
、
。
3
生产 发展 条件
四、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 商品谷物农业 1.地位: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 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 (1)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 地区专业化生产。
D 土壤肥沃
15、目前不属于影响黑龙江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
(
)
A.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
B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C.粮食品种和质量欠佳
D
.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图 1 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 3) 西部草原区: 加强畜牧业建设,大力发展舍饲畜牧业。 问题探究 :该草原区易发生怎样的生态问题?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学习过程三: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 1-9 题第一课时, 10-21 题第二课时)
1、东北三省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①夏季温暖,日照较长,这里生长期虽短,但农作物一般可一年一熟; ②大部分地区水分条件较好,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精品学案)
一.课题: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为例
二.课时: 2 课时 课型 : 新授课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区域农业发展分析的基本方法
难点:具体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
四.学习目标:
1. 复习巩固农业区位因素知识,知道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的因素; 2. 通过东北地区农业条件分析,农业发展探究,初步形成对区域农业发展的探究能力。
产基地。 三河牛和三河马,是闻名国内的良种。由于国内
丘陵 。
业,是我国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
及
市场需求增长,牛奶及乳品业
发展
,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2、东北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分布
耕作农业区 ------- 平原区
林业和特产区 ------- 山区
畜牧业区 ------ 西部草原区
自然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__ _ 、 _ _ 三类地形完整、 _________类型多样江河有
__ ___ 、
、
、
。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 , 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
人口密度低,铁路、公路网完善,交通便利,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油资源,是我国的重 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