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湘西苗族的“鼓舞”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舞是围绕“苗鼓”展开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鼓手敲鼓的频率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手敲鼓的力量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C.距离苗鼓越近,听到的鼓声的频率越高
D.有经验的人听下鼓声,就能区别是“苗鼓”还是其它地区鼓,是因鼓的音色不同
2.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3.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1分钟内振动了600次的物体,能发出人耳容易听到的声音
B.人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音调
C.同一个发声体发出90dB的声音比50dB的声音振幅大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从声源处降低噪声
4.如图是一静止在水面上的测量船利用声纳测量海底深度的显示装置,图中两个波形是发出和接收的信号。
已知发射信号持续时间为0.2s,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则该处海水深度为()
A.150m B.450m C.600m D.900m
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只要我们听到声音,就有物体在振动
6.下列词语中的“高”字是指音调的是()
A.高歌猛进 B.请勿高声喧哗 C.女高音歌唱家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7.为比较棉布和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
小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盖上一定厚度的棉布,接着他一边听秒针走动的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测量出自己到鞋盒的距离为s
1
.然后小红将同一个机械闹钟放入同一个鞋盒内,盖上相同厚度的泡沫塑料,重复小明的
实验步骤并测量出自己到鞋盒的距离为s
2.多次实验,始终s
1
>s
2
.由该实验()
A.无法比较棉布和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
B.能得出棉布的隔声性能比泡沫塑料差的结论
C.能得出棉布的隔声性能比泡沫塑料好的结论
D.能得出棉布和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相同的结论
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外科医生利用次声波振动扮碎人体肉的结石
D.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岀声音的音调也会不同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的原理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倒车雷达的原理就是采用蝙蝠的“回声定位”的方法
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声
D.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20000m/s
10.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外界声波通过外耳道传递引起什么振动()
A.耳廓 B.外耳道 C.半规管 D.鼓膜
11.关于下列乐器,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B.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响度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D.在音乐会中,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特性
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
C.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
D.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超声波声音响度太大,所以人听不见
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D.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的音调低,响度大
二、实验题
14.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________ (选填“能”
或“不能”).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___(填写编号)的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
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________cm和横截面积________mm2.
15.小红观察到乐手在演奏提琴、吉它、二胡等弦乐器时,这些乐器的弦在振动。
并且弦张的越紧,振动的越快,发声的音调越高。
小红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红想探究发声体的音调与弦的粗细关系,你认为应选表中的编号为______和______。
(2)如果小红选表中编号C和E进行实验分析,是想探究______和______的关系,并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三、计算题
16.渔用声呐是一种水声探测仪器,专供渔船对鱼群进行搜索、跟踪、识别、定位和测距,实现瞄准捕捞之用,如图所示。
某渔船在某次寻找鱼群时,声呐发出超声波后1.2s接到回波,若已知此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为1500m/s,则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大约为多少?
17.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警在高速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测速仪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测速仪收到经汽车
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求: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2)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3)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距离?
(4)若此路段限速120km/h,试计算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四、作图题
18.如图所示,图甲是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张明同学轻敲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音叉发声停止后,他又用力敲击了一下音叉,请在图乙中作出用力巧音叉时,示波器上大致显示出来的波形。
(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C 4.B 5.B 6.C 7.B 8.D 9.D 10.D 11.D 12.D 13.B
14.琴弦长短能 A、B、C 80 1.02
15.A B 音调长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长度越短/长,音调越高/低16.900m
17.(1)102m(2)68m(3)34m(4)超速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