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四、产品系列平衡法
l 1.产品系列平衡法是把市场需要和企业条 件结合起来,利用每种产品的市场引力 和企业实力这两个综合因素,划分不同 标准,形成9个象限,根据产品所处的象 限位置决定产品的开发对策。
l 2.象限坐标: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
•(实力大,引力大) •(实力中,引力大) •(实力小,引力大)
l 2.临界收益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可变成本后 所余下的部分,或等于固定成本加利润
l 3.盈亏平衡点是指多种产品的临界收益累 计值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限量。越大越好。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例3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第三节 价值工程
l 一、价值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l 二、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l 三、VE的工作程序 l 四、VE的对象选择与信息收集 l 五、功能分析系统技术 l 六、功能评价与价值计量技术 l 七、方案创造与构思技术 l 八、方案评价 l 九、VE的实施与结果
l 3.坐标图: l Ⅰ区:高销售利润率,资金周转快 l Ⅱ区:高销售利润率,低周转次数 l Ⅲ区:资金周转快,销售利润率低 l Ⅳ区:销售利润率低,资金周转慢。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l 4.运用获利能力评价法的关键在于合理确 定资金利润率的标准,最低不能低于银 行利息率。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l 9.价值工程的特征: l (1)目标上着眼于提高对象的价值; l (2)方法上通过功能与成本的综合分析; l (3)阶段上侧重于设计与计划阶段; l (4)组织上依靠集体智慧; l (5)本质上是提高价值的创新活动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三、VE工作程序
l 1.初始阶段; l 2.信息阶段; l 3.革新阶段; l 4.评价阶段; l 5.实施阶段。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一、产生与发展
l VE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创始人 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采购员麦尔斯。 称为价值分析(VA).
l 四个基本概念: l 1.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小组实现变革; l 2.通过功能研究来发展变革; l 3.一种基本的提问逻辑; l 4.工作计划。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各个构成要素的功能相互连接起来,绘制功能 系统图,从局部功能整体功能的相互关系上分 析研究问题,以便掌握必要功能,发现和消除 不必要功能,明确改善区域。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l (5)产品的功能之间存在上下从属关系 和并列关系。
l (6)目的功能称为上位功能,手段功能 称为下位功能,上位和下位功能都是相 对的。
和适宜的时间。 l (2)VE所需要的信息分为:专门信息和一般
信息。专门信息就是指对象产品一生有关的信 息,包括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 l (3)收集信息的方法:购买法、交换法、观 察法、发调查信法、直接见面法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五、功能分析系统技术
l 1.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的核心。 l 2.功能定义就是指出对象的本质属性。 l 3.功能定义要达到的目标:功能是什么? l 4.功能定义的目的:把握产品的本质、满
•不能满足要求 •0分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l 6.经济评价:只局限在产品生产成本上,因为 售价无法控制。
l 7.经济价值是理想生产成本与实际生产成本之 比。0.7是较好的结果。
l 8.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将技术价值X和经济价 值Y合成一个“准数”,表征有关方案。这个 准数称为优度S。优度S值愈大,方案的技术经 济综合性能愈好。一般应取S≥0.65,S最大等 于1。
最低点,使产品功能达到最适宜水平。 l 5.功能: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
性。 l 6.产品功能的分类: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l (1)按功能的性质特点分:使用功能和 美学功能;
l (2)按功能的重要程度分:基本功能和 辅助功能;
l (3)必要功能:对象为满足使用者的需 求而必须具备的功能。
七、方案创造与构思技术
l 1.创造性思维包括形式逻辑和审美逻辑思维。
l 2.创造性思维是扩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统一。
l 3.创造技法:
l (1)智暴法
l (2)哥顿法
l (3)仿生类比法
l (4)特尔菲法
l (5)输入输出法
l (6)奥斯本提问法
l (7)阿尔诺特提问法
l (8)检核表法
l (9)形态综合法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l 4.技术评价优先采用给分评价。给分评价 以一个能实现全部评价特征的理想方案 作为基准,与其他方案对比。
l 技术价值超过0.8最好,0.7左右为好,0.6 以下则不合要求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l 5.标准
•理想的
பைடு நூலகம்
•4分
•好的
•3分
•过得去
•2分
•勉强过得去 •1分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l 功能评价系数=零件累计得分/全部零件 总分
l 成本系数=零件成本/总成本 l 价值系数=功能系数/成本系数 l 价值系数<1:考虑降低成本; l 价值系数>1:考虑提高功能。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l (3)最适合区域法:日本田中提出 l 曲线上的点,凡距离原点较近者,其与价值标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八、方案评价
l 1.包括:概略评价和详细评价两个步骤 l 2.概略评价是在方案创造阶段,详细评价
是在具体制定的方案阶段 l 3.内容:技术评价(围绕功能)、经济评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四、对象选择和信息收集
l 1.价值工程的对象是物品或工作。 l 2.原则 l 3.方法: l (1)ABC分析法:关键的少数A类和次要的多
数,意大利经济学家巴列特发明。 l (2)强制确定法(FD):功能与成本相称。通
过计算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得出价值系 数,根据价值系数判断对象的选择。
2.产品市场寿命周期评价法的步骤
•整理产品的销售统计资料
•调查分析
•确定对策 •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量—上年销售量)/上年销售量 •以10%为界限。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三、产品获利能力评价法
l 1.产品获利能力评价法主要根据资金利润率水 平,评价和选择产品。
l 2.资金利润率=利润/资金=销售利润率×资金周 转次数
l 5.相对值计量法: l (1)强制确定法: l 第一步:求功能评价系数;表5-16 l 第二步:求功能成本系数 l 第三步:求功能价值系数 l (2)平均先进分值法:目前成本与目标
成本的差值称为成本降低幅度。 l (3)基点法:克服强制法的不准确定提
出的 l (4)成对比较法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一、技术经济评价法
l 1.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观点来判断优劣。 l 2.技术经济评价法是将技术评价和经济评
价分开进行,最后再将二者的结果总括 起来,进行综合评价,以选取优化方案。 l 3.技术评价是围绕功能进行的评价。评价 的主要内容是以用户要求的必要功能为 依据,一般可以实现功能的条件为评价 目标。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例1
l 材料费用系数就是材料在整个生产成本 中所占的比重。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二、产品市场寿命周期评价法
l 1.产品市场寿命周期评价法是运用产品市 场寿命周期的理论,根据销售增长率指 标,确定产品所处的市场寿命周期,并 据此作出开发、生产和销售的有关对策。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l 快速撇取战略:高价格,高促销水平 l 缓慢撇取战略:高价格,低促销水平 l 快速渗透战略:低价格,高促销水平 l 缓慢渗透战略:低价格,低促销水平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l 4.成长期或称发展期:产品销售量迅速增 长;
l 5.成熟期或称饱和期 l 6.衰退期或称滞销期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l 3.寿命周期:一个产品从构思、设计、制 造、流通、使用,直到报废为止的整个 时期。
l 4.寿命周期成本(总成本):包括产品出 厂以前的总成本费用C1和产品出厂后的 各项费用的总和C2,即使用成本。
l 寿命周期成本=总成本费用+使用成本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l 功能和成本的关系。 l 书124页图5-5 l 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使寿命周期成本降至
l 过剩功能是功能中多余的部分;用户要 求的功能不具备时,称为功能不足。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l 7.价值的概念: l V=F/C 价值是指用户的价值 l 8.提高价值的途径: l (1)V提高,C降低 l (2)V不变,C降低 l (3)V提高,C不变 l (4)V极大提高,C小幅增加 l (5)V小幅下降,C大幅下降
l 2.按产品创新和改进程度分类:全新产品、换 代新产品和改进新产品
l 3.按产品的地域特征分:世界新产品、国内新 产品、企业新产品
l 4.按新产品开发阶段分:实验室新产品、试制 新产品、试销新产品和正式生产新产品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三、新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式
l 1.自行研制 l 2.技术引进 l 3.自行研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四、产品市场寿命周期阶段
l 1.产品市场寿命周期是指一个产品完成试 制定型以后,从投入市场开始到被市场 淘汰停止生产为止所经过的时间。
l 2.任何一种产品都可以分为:投入期、成 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l 3.投入期或称引入期:新产品投入市场的 初始阶段:
准线的距离必然较大,达到放宽控制的目的。 凡距离原点较远者,其与价值标准线的距离必 然较小,达到从严控制的目的。 l (4)费用比重分析法:根据各个对象所花费 的某种费用占非费用总额的比重大小来选择VE 对象,优先选择费用比重大的为VE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