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等价物货币的职能
?
货币的职能
(作用 用途)
货币的两种 价值尺度 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 含义、商品流通及
其公式;表现形式
含义、形成原因、 价格及其与价值的 关系、表现形式
含有单位的数量 表现的是什么?
彩电2770元/台
自行车280元/辆
电冰箱00元/台
注意: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 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 交换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商品流通
执行时的 特点:
只能是现实的货币
请你完成下列表格: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对比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 货币充当商品交 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换媒介的职能
第二课时 货币的基本职能
1. 什么是商品?它具有哪两个要件?
(1)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其一,它必须是劳动产品;其二,必须用于交换。
复习提问
2. 什么是货币?它的本质是什么?
(1)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 货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 什么是价值?价值与商品有何联系?在货币出现前 后,商品的价值分别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含义: 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 大小的职能 原因: 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价格含义: 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 来的商品的价值
执行时的 特点:
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 币能不能是观念上 的货币?
卖 布 卖 菜
钱 钱
花买 棉
买 衣 服
注意: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用现
(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价值 是商品的共有属性(一切商品都有价值)和特有属性(只有商 品才有价值)。(3)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交换 由另外一种商品来表现的;而在货币出现之后,商品的价值则 是通过交换,由一定数量的金、银货币来表现的。
学习目标
1.识记货币的基本职能
提示: 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 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 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 通速度成反比。 流通中 所需要 的货币 量
=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
=
待售商 商品价 × 品数量 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
思考:如果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会怎样?
讨论:为什么企业视质量为生命?
结论: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 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下去.所以商品生产 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 上乘的商品。
1.下列关于商品与货币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有( A.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 BC B.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C.货币是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在一切社会里, 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货币表现出来 2.俗话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里的钱是 ( ) A.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B.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BD C.观念中的货币 D.现实中的货币
)
3.商店里某品牌某型号的电冰箱标价是1850元,这1850 元是: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②货币在执行价 值尺度职能 ③观念形态的货币 ④现实的货币 ⑤ 电冰箱的价格 ( B)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
4.小明家购买了某品牌电冰箱,花去了1850元,这1850 元是: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②货币在执行价 值尺度职能 ③观念形态的货币 ④现实的货币 ⑤ 电冰箱的价格 ( D)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
2.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自学要求
1.什么是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本质的关系?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还有哪些职能? 3.什么是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4.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有什么不同?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货币的本质
决 定 体 现
(一般等价物)
假设市场上:
每 1 元货流通中所须 待售商品 币流通次数 货币量 价格总额
1000亿元 1200亿元
1次 1次
1000 亿元 亿元 1200
1000亿元
4次
250 亿元
价值尺度
基本职能
货 币 的 五 种 职 能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 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 (应为足值金属货币) 赊购赊销中支付债务,或支付 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 差额、在国家之间转移财富
回答1:货币有哪些职能?其基本职能是什么? 回答2:什么是价格?价格与价值是什么关系? 回答3: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哪些因素?与 哪些因素成正比,与哪些因素成反比? 回答4:什么是商品流通?其公式是什么? 回答5:货币为什么具有价值尺度职能?货币是怎样 执行该职能的?
比较一下,为什么两个题的答案选择会有差异?
下列选项中体现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A ) A.张某用20元去快餐店吃一顿快餐 B.王某去百货商店看到一台20寸彩电标价 是1800元 C.某企业还给国家贷款1500万元 D.李某去银行取存款和利息共850元
?
货币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 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那么,是不是 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越多越好呢?
答: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最终目的是购买自己需要的 商品。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前提条件就是卖出自己的商 品换得货币。如果商品生产者不能卖出自己的商品,就 不能换得货币,就难以实现购买自己所需商品的目的。 也就是说,如果“商品——货币”的跳跃不能顺利实现, “货币——商品”的跳跃就不能顺利完成, 商品生产者的目的也就不能实现。 这种情况下,着急的不是商品,而 是商品的生产者(所有者)。
现实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 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其公式为:商品 (W)—货币 (G)—商品(W)
含 义 表现形式
其
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之所以具有该职 能,是因为货币也是 商品,也有价值 他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 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 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 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 品所有者。 回答: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 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