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语言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语言

娇憨。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 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之情。
(08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 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 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拟声词
❖“萧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落木 瑟瑟飘落的声音,以动衬静,突出 了周围环境的凄清。“滚滚”则状 写出长江汹涌澎湃之状,使人有身 临其境之感,渲染出沉郁悲凉的意 境。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 志难酬的感怆。
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 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 犹如民歌。 (步骤一)何处住,在横塘, 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 口头语言,不加雕琢。 (步骤二)烘托出 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表达了主 人公思乡之情。 (步骤三)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黄莺儿” 是口语。显出女子的纯真
(题步骤目一:)宋修辞人巧王妙灼,用《语碧新鸡丽,漫(志步》骤二评)王如观“水词是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新聚丽”诗处人与以轻美人狂的处眉皆眼来足描惊写人山水”的。清这秀;首想词象别致, 意蕴生“动新,丽“眉”眼的盈特盈处点”主“要若到表江现南在赶上哪春些,方千万面和?春请住” 诗得人清又新作想秀简象丽要送如走佳分的人析美。。丽(春步光骤和三友)人“在新江颖南明同丽住”。的把语山言水特景色物生写动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动词、拟人
“溅”、“惊”二字,运用拟人手法, 将情感赋予花和鸟,烘托出凄凉的意境,而 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 羌笛何须怨杨柳,
动词、拟人、双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同时又一 语双关,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表颜色的形容词、使动
❖ “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樱桃、 蕉叶转绿的动态,既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感, 又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情绪, 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例: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叠词
❖ “纷纷”二字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而 且生动地描写出蜂忙蝶乱的景象。令人动 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抒发了 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形容词
❖ “直”字展现了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 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 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 美融为一体,画面雄伟壮观。
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表颜色的形容词 ❖ 成对的黄鹂在草堂周围新绿的柳枝上欢唱。白鹭在
青天映衬下,自由翱翔。本句黄、翠、白、青,用 了四种颜色,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 感。 勾画出春意勃发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沐浴在初 春美景中愉悦舒畅的情绪。
赏析“忽”字的妙处。 副词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 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 字,取不经意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 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 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 “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 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考查内容
鉴 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歌 的
诗歌语言
炼字
语 言
的锤炼
炼句
常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 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品味语言风格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形象地写出了浙东山水的美好,抒发作者的送别之意。
一、炼字
❖多指对“诗眼”赏析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 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 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 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 口。
所炼字大多用了一些修辞,或者有活用现象, 又或者色彩浓烈。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 一些虚词。
高考链接 06江西卷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问: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案:“交情”或“交情得似山溪渡
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
提注问意方:式:在这分一析联中效最果生时动传,神如的用是修什
么字?为什么?
辞要写明所用修辞及其修辞效 果。这活首用诗的要诗具眼是体什指么出?为如什何么活? 用。
注意: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 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答(答1题)题用步一模骤两式: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语23))言用指诗出特中表色有现+关了具语作体句者分具怎析体样分的+效析感这 情果种。特色。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
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 眼多在第五字。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 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 有的诗眼不是一个词,而是一句诗。
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后人评价本句的中“垂”和“涌”用得极好, 你认为呢?试简析这二字的妙处动。词
放眼岸上,孤星在天边遥挂低垂,“垂” 字反衬出原野的广阔无边。纵目江上, 月光在波涛中翻动如涌, “涌”字赋予 了画面动态感,烘托出大江激荡奔流的 气势。 ①这两句极好的渲染出一幅雄浑 壮阔的意境,与上联意境形成鲜明对照。 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作者孤独的形 象和凄苦的心境。③
提问变体: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 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找字)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比联喻炼想字、把拟时该人常字用、放夸的入张修原辞、句双:中关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
.(2010·长春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 问题。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