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线束设计

汽车线束设计

汽车线束设计XX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汽车用电线束现状与发展趋势 The automobile uses electricity the group of lines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指导教师: XXXX 职称: 学生姓名: XXXX 专业: 学号: XXX XXXXX XXXXXXXXXXXXX 2000年 15 月院(系) : 完成时间: 汽车用电线束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 : 汽车线束有“汽车神经”之称,是对汽车进行电信号控制的载体。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题,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汽车线束又有汽车“血管”之称,通常被称为是一辆车的中枢神经系统,其将车载计算机与车辆上的各项相关功能连接在了一起。

汽车线束在车内电子技术含量和数量,逐渐成为评价汽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针。

关键词:汽车线束、性能、技术 1 汽车线束基本介绍 1.1 汽车线束基本概念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 (连接器) 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

汽车线束有汽车“血管”之称,通常被认为是一辆车的中枢神经系统,其将车载电脑与车辆上的各项相关功能连接在了一起。

汽车线束在车内电子技术含量和数量,逐渐成为评价汽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1.2 汽车线束的功能在现代汽车上,汽车线束特别多,电子控制系统与线束有着密切关系。

有人曾经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微机、传感器与执行元件的功能用人体来比喻,可以说微机相当于人脑,传感器相当于感觉器官,执行元件相当于运动器管,那么线束就是神经和血管了。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连接汽车的电气电子部件并使之发挥功能,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在目前,不管是高级豪华汽车还是经济型普通汽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它既要确保传送电信号,也要保证连接电路的可靠性,向电子电气部件供应规定的电流值,防止对周围电路的电磁干扰,并要排除电器短路。

汽车线束从功能上来分,有运载驱动执行元件(作动器)电力的电力线和传递传感器输入指令的信号线二种。

电力线是运送大电流的粗电线,而信号线是不运载电力的细电线(光纤维通信);例如信号电路用的导线截面积为 0.3、0.5mm2。

在电机、执行元件用的导线截面积为 0.85、1.25mm2,而电源电路用导线截面积为 2、 2 3、5mm2;而特殊电路(起动机、交流发电机、发动机接地线等)则有 8、10、15、20mm2 不同规格。

导线截面积越大,电流容量也越大。

电线的选择,除了考虑电气性能外,还要受到车载时物理性能的制约,因此其选择范围很广。

例如,出租汽车上的频繁开/关的车门和跨越车身之间的电线应该由挠曲性能良好的导线构成。

在温度高的部位使用的导线,一般采用绝缘性和耐热性良好的氯乙烯、聚乙烯包覆的导线。

近年来,微弱信号电路使用的电磁屏蔽线也不断增加。

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电线也会越来越多,汽车上的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

这是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如何使大量线束在有限的汽车空间中如何更有效合理布置,使汽车线束发挥更大的功能,已成为汽车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2 汽车线束现状 2.1 全球汽车线束现状 2008 年下半年,汽车整车厂家的订单大幅度萎缩。

2009 年,由于对未来预期好转,以及中国市场的强力拉动,汽车厂家的订单有一定幅度增加。

而随着汽车电子层次的提高,还有混合动力车的增加,汽车线束市场规模稳步增加,预计在 2012 年会达到 320 亿美元的规模。

全球汽车线束厂家高度垄断,前四大厂家占据了超过75%的市场,除德尔福外都是日本厂家。

汽车线束厂家有其特殊性,首先要具备线缆生产经验和线缆成本控制力。

矢崎、住友、莱尼、古河、藤仓、科络普、京信都是以电线电缆起家的厂家。

同时这些厂家大多都有上游矿业资源配合,住友和古河有自己的铜矿,成本控制力比较好。

传统的汽车配件大厂在线束领域并不具备太多优势,法雷奥就把线束业务卖给莱尼。

2009 年全球汽车线束主要厂家市场占有率 3 其次是具备汽车级连接器技术能力,藤仓是连接器技术非常优秀的厂家,矢崎和住友也有很强的技术实力。

再次是要和整车厂家配合非常好,线束对品质稳定度决定性很强,厂家一旦确定,很难更换供应商。

同时线束整车设计牵涉到电子、机械、热分布等多方面因素,必须配合整车厂家设计,小厂家很难进入这一层级的供应链。

线束还需要不断地试验后改进。

德尔福和李尔就是靠和整车厂多年的配套关系。

最后,线束产业中,劳动力成本所占总成本比例很高,因此向中国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

2009 年全球汽车线束主要厂家收入排名和全球汽车线束一样,中国汽车线束产业中,日本企业占了 60%左右的份额;其次是韩国厂家,裕罗、京信、悠进三大厂家占了 15%左右的份额。

2009 年销售额超过 1 亿人民币的厂家有 42 家,只有五家本土厂家,其余都是合资或外资厂家。

本土厂家以鹤壁的天海集团最为优秀,其次是昆山沪光、南通友星、江淮新发、华晨泰安。

江淮新发和华晨泰安都是整车厂的关联厂家。

南通友星则以客车为主。

2.2 我国汽车线束企业现状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

增加汽车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

汽车电子产业作为国内新兴的产业群体,其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据有关资料预测, 2005 年汽车产量有望超过550 万辆,2010 年将达到 800 万辆的生产水平。

汽车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汽车线束市场的强劲需求。

为了使汽车上繁多的导体整体美观不凌乱、 4 接线安装方便、以及保护绝缘层不易损坏,汽车上都将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导线经包扎成束,成为电线束,简称线束。

汽车线束素有汽车神经之称,是对汽车进行电信号控制的载体。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在目前,不管是高级豪华汽车还是经济型普通汽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接插件和传感器以及其他器件组成。

与其他电器设备中的线束相比,汽车线束要能保证汽车在各种恶劣环境和行驶条件下的更高的安全可靠性,这就为汽车线束的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约有大大小小几百家汽车线束与其他线束加工厂,其规模大小、水平高低各不相同,“其他线束加工厂”也想挤进汽车线束组装领域,而汽车线束组装企业更想进入其他配套领域,这就构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基础。

线束配套企业合资或独资所占比重约为 10%,其余 90%均是内资企业。

我国线束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天津、东北地区、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安徽、重庆等省市。

大致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外资企业。

其规模大、投入大、定单稳定。

如联合电子、德尔福、矢崎等,近年来发展迅猛,技术主要来自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区,一家企业销售规模在 5~30 亿元之间,组装人员在 1500~2000 名左右,这样的企业约有10 家。

?由国内 60 年代发展而来的汽车配套定点企业。

如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这类股份制企业,经过几十年发展,为一汽、二汽公司配套了大量的线束,其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销售规模在 2~6 亿元之间,组装人员在 1000~2000 人左右,这样的企业约有 8 家左右。

?民营企业。

如浙江合兴电子有限公司等,这些私营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广东、上海等,销售规模在 1~4 亿元之间,这样的企业大约有 20 家左右,其余的企业销售规模均小于 5000 万元。

3 汽车线束的工艺与生产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上的电子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线束越来越复杂线束的故障率也相应增加。

这就要求提高线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性能,许多人对于汽车线束的工艺和生产比较有兴趣,在这里浩智电子就汽车线束工艺和生产这方面的知识做个简单的叙述,您只需要花几分钟阅读,就能大致了解。

在汽车线束二维产品图纸出来以后,要编排线束的生产工艺,工艺是服务于生产的两者密不可分,因此笔者将汽车线束的生产和工艺二者结合起来一起分析。

5 线束生产的第一个工位是开线工艺。

开线工艺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进度,一旦出现错误特别是开线尺寸偏短,会导致所有工位的返工,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

所以在编制开线工艺是一定要根据图纸的要求合理确定导线的开线尺寸,剥头尺寸。

开线之后的第二个工位就是压接工艺,根据图纸要求的端子类型确定压接参数,制作压接操作说明书,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需要在工艺文件上注明并培训操作工。

比如:有的导线需要先穿过护套后才可压接,它需要先预装导线然后从预装工位返回再压接;还有刺破式压接用到专用的压接工具,这种压接方式具有良好的电接触性能。

接着就是预装工艺了,首先要编制预装工艺操作说明书,为了提高总装效率,复杂的线束都要设置预装工位,预装工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总装配的效率也反映出一个工艺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

如果预装部分装配的偏少或者装配的导线路径不合理会加大总装配人员的工作量,放慢流水线的速度所以工艺人员要经常呆在现场不断总结最后一步就是,总装工艺。

能够编根据产品开发部门设计的装配台板,设计工装设备、物料盒规格尺寸并将所有装配护套和附件的编号贴于物料盒上以提高装配效率。

编制各个工位装配内容和要求,平衡整个总装工位防止出现一点工作量过大,拉下整个流水线速度的情况。

要做到工位平衡,工艺人员必须对每个操作了熟于心并现场测算工时,随时调整装配工艺。

此外,线束工艺还包括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明细表、工时测算、工人培训等,由于技术含量值不高,这些也就不细说了。

总而言之,汽车线束在车内电子技术含量和质量,逐渐成为评价汽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汽车厂商对于线束的选择应该尤为重视,也有必要了解下汽车线束的工艺和生产。

4 汽车电线束的发展趋势 4.1 汽车产量激增推动我国汽车线束行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

汽车产量从 2007 年的 889 万辆到去年的 1379 万辆,尤其是 2009 年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了 48.2%。

预计到 2010 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超过 1500 万辆,以汽车产量推动我国汽车线束产业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