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
【课题】:泥浮雕
【学科】:美术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
【课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一课时
【教材、学情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引导学生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动物或者是景物形象,并通过泥浮雕来了解祖国多彩的艺术文化。
欣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
2、技能:学习用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浮雕作品,了解浮雕的概念,以及高浮雕和浅浮雕的分类。
【教学难点】
1、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
2、浮雕的图片。
3、陶泥、超轻粘土、橡皮泥等。
4、泥塑工具。
5、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的实物作品各一件。
学具:
1、陶泥、超轻粘土、橡皮泥等泥类。
2、泥塑工具。
师总结:完全立体的雕塑我们称为圆雕,而在平面的底板上,雕塑出的凸起形象,就称为浮雕。
今天我们一起来用泥塑造浮雕。
出示课题:
1、出示高浮雕浅浮雕作品各一件。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
师总结:根据表面凸出的厚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
板书: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观察、思考后总结回答
2、欣赏
师: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浮雕博物馆看一看。
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
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
石刻中的“六骏”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
这组石刻采用高浮雕表现手法雕刻而成,是古代雕刻艺术的珍品。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是由刘开渠等八位艺术家,历时六年集体创作而成。
这组浮雕共有十个画面,位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身下须弥座束腰的四周。
学习制作泥版浮雕(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
1、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生答: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等)
2、制作步骤:
(1)揉泥
(2)拍泥板
(3)割边
(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
画上形象。
(5)堆出大的形体:
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
生答: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
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
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
(6)塑造形象局部:
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
体进行仔细的描绘,也要用到压、剪、刻、画等方
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版浮雕。
板书:步骤:1、制作泥板
2、雕塑形象
3、细致刻画
创作阶段
作业展示课后拓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出示要求:
在泥板上,自由创作一幅主题鲜明地泥浮雕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现问题及时
纠正。
学生将作品放在展示台上,采取自评,互评,师评
等多种形式,找出优点,提出建议。
学生创作
学生互评
尝试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作一件主题明确的高浮雕或浅浮雕的泥塑作品。
教学反思:爱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在带领孩子玩耍的同时,循序渐进的渗透了美术知识。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浮雕以及它的分类,欣赏了古代和现代的各种浮雕作品,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整个教学活动轻松、活跃,每个孩子都在泥浮雕的创作历程中,体验着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