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交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交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PLANNING & DESIGN 规划设计
交通发展现状分析
交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会促进交通的不断发展,同时交通行业的发展也会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以航空、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然而,从我国人口的增长、机动车辆的增加和人流、物流的增长速度看,交通在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交通需求不断增加
城市边界逐渐呈现出弱化趋势,
城市之间尤其是
特大城市、大城
市与一般城市之
间的人口和物资
流动急剧增加,
在客观上导致城
市交通需求不断
扩大。

此外,全
国百万人口以上
的多个大城市国
民收入占了全国
的1/4,在这些城
市中,交通是物
资交换与人员流
动的主要载体。

在城市边界逐步
弱化的过程中,
大城市承担着大
量的交通运输、
换乘、集散以及
中转等任务,主
要表现为过境车
辆和出入口交通
量的增加,严重影响了城市内部交通的
发展,导致交通需求快速增加。

机动车快速增加,与道路容量不
匹配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
速发展,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地
区,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加,据统计年
均增长率高达20%。

然而,我国的道路
用地面积水平相对偏低,尤其是城市道
路用地面积严重不足,人均不到10平方
米,虽然近年来道路用地面积在不断扩
大,但与机动车的增长速度相比较,现
有的道路容量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机动
车所带来的交通需求,以上海、北京等
为代表的特大型城市,全天饱和度高达
70%,堵车现象极为严重,给交通运输
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城镇规划布局和交通发展不相适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镇加强了对
交通道路的建设力度,然而在城镇规划
布局中,并没有透彻的对交通需求进行
分析,互动性不足,例如在大型公共建
筑、商业中心集中地中心地区,道路规
划比较早,道路两侧的建筑密度较高。

我国城镇在交通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
土地利用这一因素,对土地利用与交通
规划间的关系了解不够深入,导致无法
及时有效的进行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设,
也无法合理的制定交通规则和采取交通
管理措施,与城镇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不
适应,导致城镇交通状况日益恶化。


外,由于城镇交通发展缺乏科学合理的
战略规划,导致交通发展相关的多个部
门间管理分散,缺乏衔接与统筹,缺乏
前瞻性与整体性。

交通网络结构不合理
受历史遗留和交通规划设计等多
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不少地区的交通
网络结构不合理,主、次干道与支路的
比例不符合金字塔结构的要求。

尽管一
些地区不断扩建了交通主干道,但是当
扩建的主干道一建成,便会有大量的机
动车流集中在新建道路上,导致新建主
干道无法充分发挥车辆过境的作用。


时,交通道路网络中单行道的比例严重
偏低,导致路网流量降低。

受建筑物的
影响,道路网的连通性、连续性偏低,
经常出现断头路、瓶颈路的现象,路网
我国交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文/
徐及任
TRANSPOWORLD2014 No.8 (Mar)
212
的通行能力较差。

此外,机非混合行驶的现象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使得道路交叉口车辆速度低、通行能力低、交通秩序混乱、交通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公共交通的发展水平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相对偏低,缺乏快速公交系统、没有公交专用道,自行车和电动车的交通分担率偏高。

由于我国人口密度较高,交通用地紧张,导致交通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尽管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提出了建立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缓解交通压力,但由于当前落后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导致公共交通分担率一直偏低,很难实现公交都市的目标。

交通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国外已采取了先进的智能交通管理技术实现道路交叉口和道路通行的全面控制,相比较之下,我国在交通智能化管理方面普及程度还不够,在管理的技术上还无法实现对人、车、路的综合考虑,不能准确预测和引导交通需求,交通信息不畅,道路利用率偏低,导致交通管理不善,从而加剧了交通资源浪费、交通拥挤和交通环境严重污染。

交通发展趋势
交通发展趋势
在我国交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除了逐渐暴露出了上述的几个问题之外,也表现出了几个发展倾向。

交通需求复杂化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过度重视规模与空间的扩展,而忽视了交通和功能布局、产业、人口分布等的协调与互动,导致中心区的功能过于集中,交通规划设计有所欠妥。

同时,骨干交通的规划建设缺少土地用地规划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导致交通需求日益
复杂化,甚至走向畸形化,例如交通
潮汐特征,出行需求在空间和时间上
高度集中等现象。

交通建设信息化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
未来交通的建设必将逐步实现信息
化,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实用性,
在交通运营管理、交通规划决策等方
面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

例如,在道
路交叉口监控管理中,通过先进的信
息技术实现实时监控,代替传统的人
工管理,不但节约了人工成本,又提
高了交通管理效率。

设施扩建与结构改善相结合
过去,我国不少地区过于重视
道路基础设施的扩建,而忽视了对道
路结构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善。

近年
来,在各地区交通规划中已逐步意识
到这一问题,为此,在未来的交通发
展中,道路设施的扩建将会与道路结
构的改善相结合,实现扩建与改善相
平衡,全面的改善当前交通状况,促
进交通的不断发展。

需求管理与公交优先两手抓
对于公交优先问题,不少人误认
为将公交优先作为交通站却目标,坚持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便可优化交通结构。

然而,我国一些公交优先示范点实践经
验告诉我们,公交出行分担率的提高挤
压的并不是小汽车的出行,而是自行车
的出现分担率,交通结构没有得到实际
的优化。

为真正实现交通结构的优化,
未来将会对需求管理与公交优先实行两
手抓的正则,即在实现公交优先发展政
策的同时,对小汽车采取相应的需求管
理措施,改善交通结构。

交通发展措施
完善交通法规,加强政策引导作用
如今,小汽车代表着消费结构的
升级,为此,政府部门需要逐步完善相
关的交通法规与政策,规范和引导小汽
车的生产与消费,大力提倡和鼓励使用
排量小、油耗低、经济舒适的轿车,限
制排量大、油耗高的豪华汽车的使用。

同时还要注意规范交通行为,倡导文明
交通,提高公众素质,逐步培养广大群
众遵守交通法规和文明交通的意识。


交通规划和建设以及管理中树立绿色交
通的理念,建立起以公共交通为主,融
入个人交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完善道路交通网络
道路交通网络是交通的主要载体
和生产设施,是交通需求的重要物流通
道。

为此,应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完善
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支路的建设和比
例,明确不同等级道路的分工与功能,
优化道路网络结构,扩大道路的交通容
量,提高道路利用率,消除交通设施中
不合理因素,取缔违章占道,从根本上
解决道路交通拥堵情况。

提高交通用地利用率,大力发展公共
交通
城镇化率逐步提高的今天,交通
用地面积也将不断增加,提高交通用地
利用率是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
主要方法之一。

所以,应充分运用土地
的级差效应,提高交通用地利用率,并
注意与中心地区相衔接,相互促进,互
动发展。

同时,健全公交发展政策法
规,大力提倡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为
公共交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提高公共交通的发展水平。

总结
交通的发展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
和科技进步相适应,其关系到国家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必须充分认
识了解当前的交通发展现状,借鉴国外
先进的交通发展案例,结合我国实际,
制定出一系列适合我国交通发展的方针
政策,不断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和交通结
构,加强先进的信息化水平的应用,大
力发展公共交通,促进我国交通的不断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公路工程管理处
213
2014年第8期《交通世界》工程·技术
(3月 中)
我国交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徐及任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公路工程管理处
刊名:
交通世界(工程技术)
英文刊名:Transpo World
年,卷(期):2014(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tsj-gcjs201403113.asp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