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探讨
【摘要】总结骨折病人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包括其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方法。
认为骨折病人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对病人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效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糖尿病,骨折,护理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和老年人口不断增多,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高,而现代生活方式引起的交通事故和各种意外伤害造成的各种类型的骨折的病人亦呈快速增多趋势。
在临床上骨折合并糖尿病的病人伤口相对难以愈合,其感染的发生率比普通患者高。
同时,创伤致血糖应激性升高,使病情加重,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因此,从生理和心理方面科学、客观评估患者的护理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病人进行系统康复指导教育和健康宣教,对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保障手术的实质性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收治的56例糖尿病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其临床特点的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35岁,平均年龄59岁。
其中肱骨干骨折4例、桡骨骨折2例、股骨干骨折22例、膝关节受损l0例、胫腓骨骨折
18例。
继往有糖尿病史44例,12例为本院检测诊断为糖尿病。
经过住院治疗和护理,切口一期愈合52例,切口延期愈合4例,均未见明显并发症,效果良好。
2、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糖尿病患者本身心理压力较大,合并骨折后,担心由于血糖异常和手术能否成功,术后切口能否愈合等的多重压力使病人容易焦虑和抑郁,不安的情绪还会影响食欲,进一步加重营养缺失,尤其是钙的缺失不利于骨骼的愈合。
同时压力过大会导致神经敏感性增加,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下降而易感疼痛,严重的可导致应激性胃溃疡。
针对这些情况护士应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耐心的详细的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其康复。
2.1.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肢末端的皮肤温度、血运、颜色、脉搏,有无神经受压等。
根据情况进行牵引复位,如果患肢高度水肿,要抬高患肢高于心脏的水平。
注意皮肤护理,如有较大的张力性水泡,必须消毒后,用注射器将水泡内液体抽出,必要时涂抗生素软膏。
2.1.3 有效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
严格控制三餐的热量,三餐可以按l/5、2/5、3/5分配。
每日主食不得少于300克,每日主食做到大米、面粉混合食用,即一天二顿大米主食、一顿面主食;或一顿大米主食、二顿面主食。
每日所食蔬菜应该选择低糖的,如大
白菜、西红柿、苦瓜、黄瓜等,辅以优质蛋白如鸡蛋白、鱼类;原则上食低盐、低脂肪,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食品。
食盐不超过6克,食用油用植物油,不超过18克。
总之,此类患者的饮食要有计划地合理搭配,术前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避免因营养不良而造成患者术后切口不愈合。
2.1.4 血糖的监测与控制,一般监测空腹和三餐后2h的血糖,必要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防止血糖过低而出现低血糖休克或者血糖过高导致酮症酸中毒。
根据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2. 2 术中处理
手术中用的某些药物和麻醉、手术刺激可增加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
医生应合理选择麻醉方法、药物。
术中护士应注意病人一般不使用含糖溶液。
必要时术中监测血糖,如血糖过高,适当使用胰岛素,同时防止血糖过低。
2.3 术后护理
2.3.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伤口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和性质是否正常。
如果伤口敷料渗湿,及时通知医生换药。
本组2例伤口出现渗液较多,通过对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加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后感染得到控制,渗液明显减少。
观察患肢末端的血运和感觉情况,适当抬高患肢以增加血液回流,配合适当的微波、理疗。
如有骨牵引的观察牵引的有效性,及时评估牵引的位置和力度是否适当并注意保暖,骨牵引针眼处每天用酒精消毒2次防止感染。
2.3.2 术后功能锻炼对于防止关节强直、肌肉萎缩、血栓形成有很好的效果。
锻炼的强度由弱增强,由被动到主动,每次以不感到疲劳较好,一般为10- 15分钟。
术后1周内可以做等长收缩,1周后可根据个体情况做等张收缩。
根据受伤的部位不同而决定关节运动的方式,如踝关节受伤可作患踝背伸和拓屈运动;膝关节可用cpm治疗,一天2次每次30分钟。
根据伤口恢复情况帮助患者下床活动,在活动的同时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2.3.3 术后防止各种并发症:主要有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皮肤褥疮,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
2.3.3.1 术后为防止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可协助患者多翻身、叩背,指导深呼吸,有效咳嗽,对呼吸无力者用抗生素、化痰药等进行雾化吸入。
鼓励患者每日多饮水,可防止预防泌尿系感染,拔导尿管前导尿管给予夹闭,2—3小时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功能。
2.3.3.2 术后4小时以后为防止发生褥疮开始帮助病人翻身,每2小时一次,骨隆突处垫气圈,并配合涂“赛肤润”等活血的按摩油。
年老体弱的病人睡气垫床并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防止搔痒时抓破皮肤。
2.3.3.3 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物质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下降,组织修复力差,伤口较难愈合且易感染。
护理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安排人数少的病房,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术后3天伤口予红外线烤灯理疗,促进伤口愈合。
术后继续注射胰岛素并监测三餐前后血糖,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
2.3.3.4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本组无一例发生。
深静脉血栓重点在于预防,术后早期抬高患肢,鼓励患者做等张收缩,向心性被动按摩四肢,作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舒缩等运动都能有效的防止深静脉血栓。
2.4 出院指导
骨折病人伴糖尿病的愈合期较普通病人长,出院宣教对防止疾病的复发,促进功能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出院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发放专病的宣教册子告知患者应掌握的骨折康复知识,如负重的时问,负重的量,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等,同时指导患者掌握糖尿病方面的知识,定强调控制血糖的重要性,督促其定期复查血糖。
2.5、出院随访
对以上56例病人进行出院随访,其中40例式通过电话随访,16例通过上门随访去了解病人在家里功能恢复和血糖的控制的情况。
尽管56例病人均给予出院宣教,但是出院随访结果显示:38例患者出院后血糖升高,均没有定期监测血糖。
饮食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6例患者出院没有加强功能锻炼,出院后3个月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由此可见加强病人的自我护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事故和各种意外伤害造成的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病人也在不断增多,但是糖尿病人
机体抵抗力差,组织修复能力差,影响骨折的愈合。
通过本文研究表明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使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增强,理想的控制血糖是伤口愈合的重要保证,并能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
普及糖尿病和骨折的自我护理知识,增强病人护理能力在我国目前还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叶任高主编.内科学[m].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98
[2]牛艳玲.骨折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实用医药杂志,2007,12(12):26
[3]孙颖,高小雁.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2008,9(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