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地理新高考命题变化及应对策略

2020年地理新高考命题变化及应对策略

区域的概念和类型
区域发展
区域协调
大都市 产业结构变化的地区 资源枯竭型城市 生态脆弱区
跨区域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 流域内部的协调 区域与全球协同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选择性必修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8条内容要求)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增强 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意识,树立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的观念。

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平原,有民国时期的公馆、 文字:约120字 43 博物馆。这里发展旅游,但游客住宿者较少。
根据文字信息,分析游客住宿少的原因,提出吸引游
客住宿的措施

19世纪中期,芝加哥将污水直接排入密歇根湖,文字:约150字
根据文字信息,指出工程措施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44 后通过开挖运河及清淤治污解决了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
整体性和 差异性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要素相互作用
自然条件的影响
整体性
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
差异性
自然资源与灾害的影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选择性必修 区域发展(9条内容 要求)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特征及发展路径,理解区域 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 谐的区域发展观。
增加国家发展战略方面的内容
如何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关系
必修课程
总体设计思路:宽而浅,不追求 系统性,加强对地理实践活动的 要求
选择性必修课程
总体设计思路:与必修课程衔接 好,相对增强系统性,更多地展 现案例式、主题式学习的要求
加深 拓展
关系
必修1:以自然地理为基础,适当 融入地球科学其他内容
选择性必修 自然地理基础(9条内容要求)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自然环 境及其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升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与 意识水平,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岩石圈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的变化 常见天气系统 气压带风带 陆地水体联系 海—气相互作用
山东省高中2017级选科后师资需求的变化
地理 生物 化学 历史 物理 政治 文科 理科 选科人数
选课情况 361975 308442 265607 264861 210816 188514 815350 784865 533405
67.86% 57.83% 49.79% 49.65% 39.52% 35.34%
• 1.2 再现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真实情境,树立人地协调观 • 文综全国Ⅰ卷第1~3题,根据嘉善县产业布局从分散到集中、从城乡各
自发展到统筹发展的特点来设计考点,重点考查考生如何结合政策背景 的变化来理解产业布局的变化,如何从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角度认识产 业集聚的益处,引导考生关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 • 文综全国Ⅱ卷第1~3题,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为案 例,探讨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者协调不仅有利于推动城市自身持续稳定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城市 群内部各城市间紧密联系,从而引导考生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
二、立足学科本质,聚焦能力要求
2.1 从整体性视角,注重对地理过程推理能力的评价
2.2 从实践性视角,强化对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2.3 从开放性视角,凸显对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甄别
三、遵循全面发展,体现育人价值
3.1 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健康意识
3.2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养成审美情趣
3.3 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树立劳动观念
—巧迁移; ③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
理与规律——善表达; ④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说理。
研究和把握高考命题规律的有效途径:还原命题 细目表。
题型 题号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地理命题细目表
主题范围(选材)
阅读信息(特征)
考核内容(能力)
难度 易中难
选 择 题 44 分
必 考 非题 选 46 择分 题 56 选 分考 题 10
图幅:1幅区域图

三、2017 新课标的变化
与实验版课标相比较,2017 年版课标的选修课,进一步考虑扩大学生 视野,关心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提高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国家安全意 识,以及培养学生兴趣等方面,增加了“天文学基础”“政治地理” 和“地理野外实习”三个模块。
对地理课程内容的调整
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 安全》
重组
调整
减少必修课的内容,并适 当降低难度,如不安排地 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内 容
增加部分地球科学内容,如地球的演化 、土壤、植被
增加海洋方面的内容,如海水的性质(温度 、盐度、密度)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增加国家主权意识方面的内容,如海洋权 益、海洋发展战略、南海诸岛、钓鱼岛
2. 科学规划复习过程
(1)第一轮复习:4-5个月完成(12月底/1月下旬) 主要功能是打基础。打基础是打桩而非全面覆盖铺沙子。 梳理考点:抓住高考关注的“必备知识”; 精简内容:删减或淡化高考回避的内容; 突出重点:必考的主要事实、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 拓展视野:在重点内容上拓展知识视野; 深化理解:站在高校课程高度理解重点内容; 学以致用:在理解基础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部分内容的 增删
这里请输入文本信息
与原课标相比较,精简 的内容,降低难度 人口增长模式 城市地域结构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地域类型 与原课标相比较,增加 的内容,与时俱进 国家发展战略
案例教学要求 的强化
11条“内容要求”中, 有5条用到“结合实例。 说明/解释。。。。。” 体现出对案例学习方 式的倡导。
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突 出自然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 量交换,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和差异性规律
选择性必修1是对必修1的加深, 使这两个模块形成“T”字形结构。
必修2:以人文地理为基础,适当 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方面的内容
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围绕人 地协调,突出不同区域发展面临 的问题和对策
1.9 土壤
1.10 植被
突出强调 地理野外观察
1.4 地貌观察
1.9 土壤观察
1.10 植被观察
大大降低难度
不涉及地球运动及 其地理意义的内容 不要求系统解释地 理原理
必修 地理2的主要变化
强化国家主权 意识教育
2.8结合实例,说明国家 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 略及其重要意义
2.9运用资料,说明南海 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 部分,钓鱼岛及其附近 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 的主权。
资源、环境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保护资源、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环境保护
战略性矿产资源与资源安全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土安全
自污然染保物中等护转职区移业教与与育生环发展态境迅安安速全全 全球变暖与环境安全
四、细节着力,精准备考
1. 强化高考真题的引领,领会命题立意,熟悉命题思路 全国卷高考试题由清一色大学教师组成的命题组集体命制,具有深厚的 专业背景和一定的学术高度,这是所有模拟试题无法相比的。 • 因此,只有往年高考真题的命题立意、思路、风格、特点最接近新的高 考题,因此“高考真题是最好的习题”,利用典型的高考真题进行训练是最 为有效的复习方法之一。 • 高考命题有在“题眼”上“扎墩儿”出题的特点。通过真题练习使学生 真正领会经典高考题的设计思路、考查意图和命题技巧,就能更好地应对新 的高考题。
现有教师 1845 2053 2665 1846 2754 1847 5538 7472 13010
需要教师 2943 2508 2159 2153 1714 1533 6629 6381 13010
盈缺 -1098
-455 +506 -307 +1040 +314 -1091 +1091
2020年地理新高考 命题变化及应对策略

10 淤积剧烈,摆动幅度大 11
1幅区域图
摆动幅度与河道两侧地形的关系,河水流量与淤积的 关系
√ √
澳大利亚汽车工业兴起于其东南部,原在世界 文字:约270字;图幅:依据图文信息,说明澳汽车工业在东南部兴起的优势,

有一定地位。由于各种原因,于2017年结束了 1幅区域图 36 生产汽车的历史。
分析澳汽车市场较小的原因,指出生产成本高的原因, √
• 1.1 讴歌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厚植家国情怀
•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重点选择反映建国以来伟大建设成就作为素材,激 发考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如:文综全国Ⅱ卷第36题, 以云南省大理宾川县“治贫先治水”的发展理念为例,将气候对农业生 产的限制和脱贫致富相结合,凸显国家建设伟大成就;文综全国Ⅲ卷第 9~11题,以我国新疆独库公路为原型设计试题,独库公路的修成贯通 ,沟通了南疆和北疆两地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促进民族繁荣和稳定中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试题引导考生热爱祖国,要从了解祖国的山山水水 开始。
1
文字:约150字
2 上世纪80年代,长三角村办企业布局经历了由
3 村村冒烟向抱团飞地模式发展的转变
依据文字信息,认识企业布局模式的变化,分析企业 √
布局模式变化的有利因素及其变化的动因


4 2015年欧盟的欧盟籍及非欧盟籍人口结构
文字:约40字;
依据图文信息,读人口结
1、大主题 • 全球研究重点 • 国家重大政策 • 社会关注热点 2、小切口 • 具体的研究区域 • 具体的研究对象 3、深发掘 • 自然延伸的逻辑链条
核心素养应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 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必然在试题的情境设置上作功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