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考试大纲教材名称《国际经济学》,科学出版社,邱继洲编,2005年版I、课程性质与设考目的和要求《国际经济学》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开放经济的资源配置以及由此发生的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其内容是阐述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金融理论、国际金融政策等。
《国际经济学》的先行课程主要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合作》、《国际贸易实务》。
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地、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方法、重视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的统一,并兼顾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Ⅱ、考核目标第一章比较优势理论一、考核知识点1、绝对优势原理;2、比较优势原理;3、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4、成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二、考核要求1、识记:绝对优势原理和比较优势原理、机会成本2、领会:绝对优势原理与比较优势原理的关系、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的关系、成本递增的贸易模式第二章贸易均衡理论一、考核知识点1、均衡分析: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2、均衡分析: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3、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4、基于偏好差异的国际贸易二、考核要求l、识记: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供给曲线、需求曲线、提供曲线、贸易条件、偏好差异2、领会: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分析、国际贸易的局部均衡分析、贸易条件的含义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一、考核知识点1、H—O模型2、国际贸易对短期生产要素收入的影响3、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4、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5、里昂惕夫之谜二、考核要求1、识记:要素密集度、要素丰裕度、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里昂惕夫之谜、要素密集度变换2、领会:H—O模型的内容、国际贸易与要素收入分配的关系、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含义、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第四章现代贸易理论一、考核知识点1、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2、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3、需求结构贸易理论4、技术差距贸易理论二、考核要求l、识记: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差别产品2、领会: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行业内贸易的概念与产生原因、偏好相似理论的内容、技术差距贸易理论的内容。
第五章关税的基本原理一、考核知识点1、关税的概念和种类2、关税效应:小国情形3、关税效应:大国情形4、最优关税理论5、关税结构理论二、考核要求1、识记:关税的概念、关税的种类、关税的小国效应、关税大国效应、最优关税理论的含义、有效保护率、关税结构。
2、领会:不同关税的区别和比较、征收关税的方法及特点、关税小国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关税大国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最优关税理论的测度、有效保护率的计算及分析第六章非关税贸易政策和歧视性贸易政策一、考核知识点1、进口配额2、出口政策3、其他非关税壁垒4、战略性贸易政策5、国际卡特尔6、歧视性贸易政策7、贸易政策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战略8、贸易体制二、考核要求1、识记: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自愿出口限制、出口补贴、反补贴税、商品倾销、歧视性政府采购、技术性壁垒、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贸易创造、贸易转移、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2、领会: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进口许可证的分配方式、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倾销、关税同盟理论的内容第七章贸易政策与贸易体制一、考核知识点1、贸易保护政策的福利依据2、贸易政策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战略3、贸易体制二、考核要求1、识记:次优理论、幼稚工业保护论、贸易条件论、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贸易体制、GATT.、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2、领会: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内容及意义、关贸总协定的作用、关贸总协定与世贸组织的关系第八章国际收支帐户一、考核知识点1、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帐户2、国际收支帐户的结构3、国际收支差额与国际收支平衡4、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帐户二、考核要求1、识记: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帐户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自主性交易、调节性交易、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2、领会: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帐户的关系第九章外汇市场一、考核知识点1、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2、外汇交易3、外汇供求4、外汇管制二、考核要求1、识记:外汇的概念、汇率的概念、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期权交易、稳定性投机、套汇、外汇市场均衡、外汇管制的概念2、领会:外汇的种类、汇率的换算关系、外汇市场的分类方法、远期外汇汇率升贴水平的计算、套汇的原理和交易流程、套期保值交易的内容、外汇市场均衡的类型、外汇管制的经济依据、外汇管制的危害。
第十章汇率理论一、考核知识点(一)金本位制度的汇率机制(二)购买力平价理论(三)货币主义汇率理论(四)资产平衡汇率理论(五)汇率变动的经济效应二、考核要求l、识记:(1)金本位制(2)铸币平价(3)购买力平价理论(4)替代效应(5)经济效应2、领会:汇率在铸币平价基础上下波动的原因、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内容、货币主义汇率理论的内容、资产平衡汇率理论的内容、汇率变动的经济效应第十一章国际收支调整一、考核知识点(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整机制(二)价格调整理论(三)收入调整理论(四)货币调整理论二、考核要求l、识记:(1)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的概念(2)J曲线效应(3)物价—铸币流动机制。
2、领会:(1)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2)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机制(3)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的经济含义(4)货币贬值与贸易条件的关系(5)国际收支的乘数理论的内容(6)固定汇率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货币调整(7)浮动汇率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货币调整。
第十二章国际货币体系一、考核知识点(一)关于汇率制度的比较(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三)牙买加货币协定及管理浮动汇率机制(四)欧洲货币一体化二、考核要求1、识记:(1)钉住汇率制(2)布雷顿森林体系(3)牙买加货币协定(4)管理浮动汇率机制(5)联合浮动(6)最适度货币区2、领会:(1)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比较(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其作用、主要缺陷)(3)牙买加货币协定的主要内容(4)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历程。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关于考试目标的说明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目标化,本考试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试目标,使应试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者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序。
本考试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两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两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范、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内化成自己实际的工作能力。
二、命题考试的要求l 、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命题考试,如无特殊要求,应严格限于本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和考试目标。
考试命题覆盖面应包括教材各章,并适当地突出重点章节的内容。
2、试题内容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一般应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3、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份量应与考试时间相适应。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计算题、简述题、论述题等。
1. 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2. 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 )A.双边套汇B.多边套汇C.套利D.套期保值 3. 从内部平衡讲,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会使( )A .资金外流B .利率下降C .贸易收支改善D .进口需求减少 4. 属于关税壁垒措施的有( )A .进口附加税B .出口补贴C .公共采购D .自愿出口限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教学位考试卷国际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5. 中国目前所采取的汇率制度是()。
A.固定汇率制度B.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D.钉住汇率6. 跨国公司具有并为保持其特有的垄断优势,是其向国外投资的重要因素,这种理论是()。
A.区位优势论B.垄断优势论C.市场内部化理论D.国际生产综合论7. 金本位制下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基本运行途径可以概括为()。
A.贸易收支逆差——黄金流入——货币供应量增加——本国商品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改善B.贸易收支逆差——黄金流出——货币供应量减少——本国商品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改善C.贸易收支顺差——黄金流入——货币供应量增加——本国商品价格下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D.贸易收支顺差——黄金流出——货币供应量减少——本国商品价格下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8. 设c为边际消费倾向,s为边际储蓄倾向,m为边际进口倾向,则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外贸乘数为( )A.1/s B.1/(1-c) C.1/(s+m) D.1/(1-s-m)9. 通过控制本国居民外汇支出,保持本币对外价值的稳定,这种方式称为( )A.外汇管制 B.融通资金 C.进口数量配额 D.调整经济10. 最先提出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优势导致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家是()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大卫·休漠 D.伊莱·赫克歇尔11. 根据产品的特性分别确定征收关税的标准,然后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征收关税,这种关税叫()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12. 国际贸易对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认为商品的进口对一国有利的集团是()A.消费者集团 B.生产者集团 C.国外消费者集团 D.国外政府机构13. 根据货币贬值的“J曲线效应”,货币贬值后的最初一段时间,贸易收支()A.改善 B.恶化 C.不发生变化 D.变化不确定14. 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秘书处 B.部长会议 C.总理事会 D.委员会15. 生产者剩余是指()A.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B.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C.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D.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16. 特别提款权实质上是一种()A.货币 B.基金 C.债权 D.记帐单位17. 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 D.国内最低限价18.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其中谈判时间最长的是()A.日内瓦回合 B.东京回合 C.乌拉圭回合 D.安纳西回合19.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不倾向使用的政策是()A.对进口关税设置壁垒 B.对非关税设置障碍C.对外汇实行管制 D.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20. 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由EURI=USD0.8925变为EURI=USD0.8740,则说明()A.美元升值,欧元贬值 B.美元贬值,欧元升值C.欧元不变,美元贬值 D.欧元不变,美元升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保护关税的基本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