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古城风貌保护与规划

西安古城风貌保护与规划



一、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原则 二、功能协调原则:综合协调古城的各景点、景区的发展,与周边不同类型的景区在功能上作明确 区别,避免旅游资源重复,保证旅游功能的多样性。 三、景观协调原则:居住建筑、商业建筑与古城整体统一风格,保证古城“汉式”整体风貌的营造, 同时应防止古城内过度“商业化、城市化”,净化大环境。 四、本土文化优先原则:尊重地方文化风俗与民俗习惯,深入挖掘冀州传统文化内涵,着重“古都 文化”的表现与宣扬,增加古城内本土文化特色活动内容,提升旅游休闲活动的文化品位。 五、可操作性原则:针对古城的资源价值和空间特征,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目标和管理措施,实现 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避免规划方案不顾及立地条件,盲目开发,无序建设。
风貌保护与规划
目录
一、西安古城介绍
二、西安古城风貌 三、古城风貌保护的原则
四、西安风貌的保护措施
五、古城规划的原则 六、西安古城的规划
西安古城

西安,古称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 城、京兆城、奉元城等。先后有西周、秦、 西汉、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 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2个王朝在这里 建都达1100余年之久。 这座秦岭脚下、渭水之滨的千年古都,东有 潼关之固,西有散关之险,是中国最著名的 七大古都之一,对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 形成与发展而言,西安曾有过无与伦比的贡 献。 当今西安为副省级城市,陕西省省会,中国 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 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 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中国 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 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经验

一、通过多维度的城市设计实现新老城区的和谐过渡 二、有机整合利用,传承历史文脉 三、以重点遗迹的系统性规划强化古城整体格局 四、以人文本的空间组织 五、与生态理论相结合 六、延续古城格局,形成完整水陆风貌体系
苏州环古城
回民区
青浦风貌保护经验

一、通过城市规划引导风貌保护 二、理顺管理机制,落实保护资金 三、收购历史建筑,调整商业业态 四、强化项目设计管理、促进风貌协调再生 五、建立历史文化风貌专管员制度 六、风貌区划示与历史建筑普查
青浦风貌保护
对西安城市风貌保护的启示

一、西安大遗址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二、依法保护城市文化资源,严格执法 三、对于西安的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调查研究 四、确立建设专家评审制度 五、创新文化保护投入机制
鼓楼

三、保护历史地段,也即是历史文化街区。这包括历史上名人故居、寺庙区、商业区、各种类型的 居住区、风景区等

碑林区东大街商业区
杜甫故居
西大街回民街区

四、保护传统文化艺术和民风民俗,包括诗词、书法、绘画、民间工艺、婚丧嫁娶等民俗精华。比如已 纳入保护的西大街回民街区。
古城规划的理论基础

西安古城的规划

规划重点: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保证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 更新,构建富有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将城市宏观的长远规划指导思想与微观的近期建设规划内容 有机结合,加强规划实施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城市总体布局的优化和 调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城市综合交通、城市安全等方面作为修编主要内 容,并对城市特色、区域统筹等加以着重研究。
大唐芙蓉园规划
大明宫遗址公园规划
阿房宫规划
小结:
本学期学习何力老师的“历史性城市与建筑保护”,让我感触颇多,中国作为有历史文化的古 国,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有很多的缺失和不足之处,虽然近些年人们不断的醒悟,逐渐的用实 际行动开始有所作为,力度仍显弱。 我选择西安作为此次实习考察学习的题目,是因为这个古都在历史文化保护上有一定的成绩, 更有他独特的保护措施,从城市规划上更能体现城市与发展对于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任何一 个规划师,建筑师对于城市与建筑的理解一定要结合历史,没有历史就没有文化,就没有内涵, 我也深刻的体会到历史性建筑与文化的保护必要性和紧迫性,是历史在现在展现的价值。 感谢何老师的严谨又充满幽默的教学方式,更结合生活中实际的经验与教训,为我们对于古建 筑的保护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何老师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所做的一切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与触 动,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有机会,一定也会像何老师一样尊重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 化,为历史建筑及文化遗产保护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规划空间布局



构建“一城、一轴、一环、多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主城区、中心城镇、镇三级城镇体 系结构。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一城”为主城区; “一轴”为以陇海线为主轴的城镇经济发展轴; “一环”为以关中环线为纽带的城镇经济发展集群带; “多中心”为主城区外围的中心城镇,包括四个组团、三个新城和四个县城,其中: 四个组团指六村堡、常宁、新筑、洪庆; 三个新城指临潼、阎良、泾渭; 四个县城指蓝田、周至、高陵、户县。


古城西安风貌
一、西安仿古建筑林立的街道பைடு நூலகம் 二、大唐芙蓉园的盛唐。
三、壮观的大雁塔
四、第八大奇迹兵马俑
古城风貌保护原则

一、保护古城历史真实载体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真实的历史原物和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 信息,整治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 二、保护古城历史环境原则: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是连同其环境一同存在的,不仅要保护其 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特别对于城市、街区、景区、景点,应保护其整体的环境, 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 三、挖掘古城历史价值原则:保护古城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历史遗存,重要的是留下城市的历史传统、 建筑的精华,保护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滋养出新的有特色的建筑和城市来。


西安古城风貌的保护措施

一、保护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城市格局;西安的城市格局,是在唐长安皇城基础上建成的明西安 城,是世界上迄今规模最大、历史最长、保护最完整的一座古城,特别是西安城墙的维修保护,城
内街区格局的基本保护,使人对“城”有了完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二、保护文物古迹,特别是标志性建筑,这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例如:钟楼、鼓楼,大、 小雁塔等。这里说的文物古迹,既包括地上、地下的又包括古代的、近代的有代表性、纪念性 的纪念地,包括已定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包括尚未定级而确有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近现代 建筑。如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人民剧院、人民大厦等。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规划

规划以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为核心,以城 市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有机更 新的原则,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加 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弘扬优秀传 统文化, 重点保护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文物 古迹、大遗址、河湖水系等,体现西安古都 特色,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