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12.8)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12.8)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版)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一)专业名称:现代教育技术(二)专业代码:670120K二、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文理兼收。

2.学制:三年。

3.学习形式:全日制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

并且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管理、利用及评价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四、人才培养规格(一)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道德素养、文化知识素养要求、能力素养要求:1.职业道德素养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文化知识素质(1)具有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2)具有音乐或美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4)具有规范使用汉语汉字和准确、简洁、有技巧的表达的才能。

3.能力素养(1)教育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设计:具有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科学编写教学方案,设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的能力;教育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具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变的教学机智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教育教学的激励与评价:具有利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教育教学的沟通与合作:具有倾听和进行有效沟通,与同事交流和共同发展,与家长、社会进行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教育教学的反思与发展:具有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素质的能力。

(2)专业能力具有教学系统分析、设计、管理和评价的能力;具有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能力;具有利用现代数字教学媒体开展教学的能力;具有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很好的进行信息的搜索、处理与传播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能力;具备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协作学习能力。

(二)证书要求1.四川省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三级证书。

(CET、SCET或PETS);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3.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资格认证;4.教师资格证;5.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6.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合格证。

五、主要面向工作岗位(群)本专业学生职业范围主要涉及教育行业。

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六、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七、核心课程简介(一)办公自动化课程编码:Z1050207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开课时间:第1学期总学分:4总学时:60课程简介:课程主要介绍办公自动化必须掌握的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熟练操作常用自动化办公软件,培养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现代自动化办公的相关需求。

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制作演示文稿等内容;学习重点:三个部分实例运用及基础知识、学习难点:各个章节的部分高级操作技巧;教学组织方式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考核方式:考试,学生考成绩试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40%,期末考试60%,期末为技能考试。

参考教材:郭外萍、陈承欢编写《办公自动化案例教程》,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13年。

(二)C程序设计课程编码:Z105020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开课时间:第2学期总学分:4总学时:64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入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掌握运用C语言编程来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提高职业能力和拓展职业空间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简单程序设计、表达式与运算符、数据输入与输出、控制语句、数组、函数、文件。

学习重点:控制语句。

学习难点:函数、指针。

考核方式:考试,学期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参考教材:谭浩强编著《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三)平面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编码:Z10521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开课时间:学期是第2学期总学分:4总学时:64课程简介:培养学生图像数字化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及运用,深入挖掘这些工具背后隐藏的技巧,并在学习制作图形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理念。

相关图像处理的知识,能熟练运用软件进行规范化的设计,处理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Photoshop预备知识、Photoshop工具箱、色彩模式、Photoshop菜单详解、Photoshop路径应用、Photoshop图层技术、 photoshop 通道运用、 photoshop内置式效果滤镜等内容。

学习重点:基本的图形编辑、图形的合成学习难点:滤镜的使用。

考核方式:考试,学生考成绩试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40%,期末考试60%,期末为技能考试。

参考教材:朱巍峰《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实用教程(PhotoshopCS6平台》,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15年。

(四)二维动画制作课程编码:Z1050230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开课时间:第3学期总学分:4总学时:64课程简介: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美术知识和图形处理方法;学习了解Flash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有基本的卡通画绘制能力;会使用Flash来控制各种媒体,如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能够创作不同形式的动画作品;能够使用Flash进行基本的交互式编程。

主要内容:包括Flash基础、绘制图形、颜色和渐变、创建和编辑文本、处理图形对象、使用元件和库、基础动画设计、高级动画技巧、声音的控制、视频处理、脚本基础和实例、发布影片和练习等内容。

学习重点:学会基础动画设计及高级动画技巧学习难点:学习音、视频处理技巧及脚本语言的编写调试。

考核方式:考试,学生考成绩试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40%,期末考试60%,期末为技能考试。

参考教材:吴观福、袁娜、李华《中文版Flash CS5动画制作案例教程》,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

(五)静态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编码:Z105021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开课时间:第3学期总学分:4总学时:64课程简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全面了解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掌握如何制作设计出网页,熟练掌握网页设计软件,为将来学生所学的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提供网页设计相应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设计流程。

能以个人或团队形式熟练完成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设计内容。

主要内容:新建、编辑和设置一个Web站点;对页面属性进行基本的设置,设置、编辑CSS层叠式样式表;排版文字、表格和层;进行基本的图像处理;建立框架;模板和库的使用和编辑;网站的发布与维护等基本知识与应用。

教学重点:网页设计与制作流程教学难点:网站发布与维护基本知识及应用。

教学组织方式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考核方式:考试,学生考成绩试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40%,期末考试60%,期末为技能考试。

参考教材:温谦,《网页设计与布局项目化教程(HTML+CSS+DIV)》,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

(六)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编码:Z4050237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开课时间:第5学期总学分:2总学时:32课程简介:课程主要介绍进行教育技术领域相关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过程及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手段去思考、发现和解决在信息化教学中问题的能力。

了解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过程和步骤,理解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教育技术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做科学研究。

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帮助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正确应用各种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提高其专业素养,培养研究型教师。

主要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研究设计、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研究成果的撰写。

学习重点:教育技术研究设计、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研究成果的撰写学习难点:教育技术研究设计、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教学组织形式:讲授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考核方式:考试,平时作业与平时实验成绩占20%,项目研究设计占10%,期末成绩70%。

实验成绩、项目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实践能力,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参考教材:谢幼如、李克东主编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

(七)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编码:Z4050236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开课时间:第4学期总学分:2总学时:32课程简介:课程主要介绍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而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并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学会应用系统方法,从整体上设计、应用、评价各种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

掌握各种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用、评价的方法,具有教学设计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主要内容: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教学目标的含义、功能及分析和阐明的方法,学习者的特征因素,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的方法,学习环境设计的方法等内容。

学习重点: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者特征分析,几种典型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

学习难点: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设计各种评价工具,资料搜集,分析教学效果等。

教学组织方式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考核方式:考试,平时作业与平时实验成绩占30%,,期末成绩70%。

参考教材:何克抗主编《教学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

(八)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课程编码:Z1050210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开课时间:第3学期总学分:4总学时:64课程简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的网络技术,熟练掌握互联网基本应用和主要协议。

培养学生的组建简单局域网络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组网的基本原理,还能对网络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

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网络定义与分类,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广域网、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网络协议及工作原理,通过组建小型局域网案例让学生学习建局域网的方法,并能对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

学习重点:网络协议原理和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组建、规划小型局域网。

考核方式: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参考教材:胡远萍编写《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14年9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