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我们的校园》教案

《设计我们的校园》教案

《设计我们的校园》教案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学生用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知识,研究自己所在的校园环境,并尝试设计,同时对学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此课题的探究过程中,初步体验研究式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提高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关注学校的形象与建设,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荣誉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运用画图工具画我们的校园。

【教学难点】
画图内容规范,图画能显示自己的设计创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铅笔、铅画纸。

学具:2B铅笔、作业纸、彩色复印纸、卡纸、石膏板、软陶、色彩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前导活动:拍摄不同角度、不同区域的校园照片,特别是有待改进和欠缺美观的区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描绘校园平面图。

1.图片展示校园的设施,如:电话亭、休闲椅、体现学校育人理念的宣传长廊、学科的活动场所(生物园、地理园、英语角、艺术角等)和方便学生在校生活的设施等。

2.结合校园照片,简单介绍学校面积和布局,展示学校各个功能分区平面图。

提问:
你觉得我们的校园环境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呢?
3.教师和学生探讨如何设计、用什么材料精心制作来实现设想。

如:平面图(手绘或计算机制作)。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互动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出课堂重点。


二、新课讲授
一、教授讲解画面布局的要点,演示立体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1.平面布局
(1)环艺设计的概念:主要分为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

室外设计有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绿化设计、城市设计和商业用地环境规划等。

(2)平面效果图的表现技巧。

(3)按照一定的比例,用不同颜色的卡纸在KT板(底板)上粘贴出校园平面效果图。

2.创建立体模型
(教师教授简单建筑、植物雕塑的创建方法,学生自由发挥。


(1)什么是立体构成: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

立体构成是用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形体。

它是以点、线、面、体、肌理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也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

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2)运用卡纸创建纸质立体模型。

立体构成的纸造型,即采用纸质材料创作出许多结构奇特、形态别致的纸造型艺术作品。

纸造型已成为立体艺术造型创造性思维训练十分有效的手段。

纸的加工方法有以下几种:折叠、弯曲、切割、连接。

为我们的校园美化建设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平面效果图、立体模型,学生突破教学重点。


(二)学生巩固探讨,教师总结。

1.以组为单位,根据讨论的结果绘制改进后的校园平面布局草图。

并做详细的设计说明展示。

选择具有特色的地点,描绘出局部效果图。

2.装点我们的校园。

将制作好的立体模型在平面底板中布局固定。

学生讨论研究,并派代表发言。

巩固知识,研究探索。

谈一谈自己怎样制作立体效果图的。

(设计意图:学生欣赏探讨,教师总结,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三、课堂小结
(一)展评总结
展示作品,并详细说明设计。

鼓励学生通过关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大胆的创想和改造的方案,用自己的热情与爱心设计自己的校园,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关心身边的环境。

(二)拓展知识
播放《圆雕》视频。

圆雕:是完全立体的、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赏的一种雕塑。

所以,圆雕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要经得住观众从不同角度去观赏并都能给人以良好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展评学生作品,教师点评,肯定学生欣赏角度,鼓励学生认识装饰元素。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