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6章 颅内肿瘤(万峰)(《外科学》8年制第2版配套)PPT课件
第26章 颅内肿瘤(万峰)(《外科学》8年制第2版配套)PPT课件
20
垂体瘤(pituitary adenoma)
临床表现
➢ 内分泌紊乱症状; ➢ 视力、视野症状; ➢ 头痛、颅内高压症状; ➢ 海绵窦侵袭症状;
影像学表现
垂体瘤伴卒中 · 增强扫描强化
手术治疗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 ➢ 开颅经额或翼点入路。
药物治疗
➢ 泌乳素腺瘤:溴隐亭; ➢ 生长激素腺瘤:奥曲肽; ➢ 内分泌药物替代治疗。
放射பைடு நூலகம்疗
➢ 手术后放疗; ➢ 为辅助手段。
21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
影像学特点
临床表现 肿瘤
➢ 耳鸣、听力丧失; 小 ➢ 面部麻木、面瘫;
➢ 声嘶、吞咽困难;
➢ 小脑症状、脑积水 大
CT:内听道扩大;MRI:内听道卵圆形强化肿瘤
锥体束征。
➢ 高龄、微小肿瘤、无明显神经症状:可密切观察;
(anaplastic astrocytoma)
(glioblastoma)
✓ 最常见的胶质瘤,多位于大脑半球,好发于中老年; ✓ MRI:肿瘤浸润生长,不均匀强化,瘤周水肿明显; ✓ 首选手术切除,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神经功能; ✓ 术后行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 预后:平均生存期1~3年。
听 神 经 瘤 10%
其它
10%
15
胶质瘤
星形细胞来源
➢ 星形细胞瘤:WHO I级 WHO Ⅱ级
➢ 恶性星形细胞瘤:WHO Ⅲ级 WHO IV级
少突胶质细胞来源
➢ 低级别少突胶质细胞瘤 ➢ 高级别少突胶质细胞瘤: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 (WHO Ⅲ级)
16
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WHO I级,良性)
第26章
颅内肿瘤 Intracranial Tumors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第1节
概述
3
❖ 神经外科最常见疾病之一; ❖ 起源于脑及其临近组织; ❖ 年发病率:7~10/10万; ❖ 半数为恶性肿瘤; ❖ 以20~50岁常见。
4
病因
电离辐射
打手机 高压电 染发 颅脑外伤 饮食
5
临床表现
❖ 全身性症状:颅内压增高引起,晨起头痛,恶心、呕吐, 外展神经麻痹等;
❖ 神经局灶症状:可反映病变部位,如视力、听力障碍, 偏瘫和失语,吞咽发呛、走路不稳, 局灶性或继发全面发作癫痫;
❖ 病程:恶性肿瘤<良性肿瘤。
6
术前评价(preoperative evaluation)
治
➢ 手术治疗:力争全切并保留面神经功能;
疗
➢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最常用;术中面神经监测;
➢ 不适合手术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22
脑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
临床特点
➢ 原发于肺、乳腺和胃的腺癌; ➢ 晚期、经血液途径转移; ➢ 可单发或多发;可为首发症状; ➢ 80%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 ➢ 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
19
脑 膜 瘤(meningioma)
临床特点
➢ 好发大脑凸面、颅底; ➢ 抽搐、进行性偏瘫; ➢ 脑神经功能障碍; ➢ 女性多发;
额叶脑膜瘤
影像学特点
MRIT2像 颅底脑膜瘤
治疗
边界清楚 · 均匀强化 · 瘤周水肿 · 脑膜尾征
➢ 争取手术全切,颅底脑膜瘤常难以全切除; ➢ 直径<3cm,周围无重要结构毗邻: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非典型性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术后需行放射治疗。
影像学表现
MRI:脑内多发转移瘤
手术治疗
➢ 伴颅内压增高单发病灶可 手术切除;
➢ 或切除多发转移灶中引起 颅内压增高的转移灶;
放射治疗
➢ 多发转移灶可采用全脑放疗; ➢ 立体放射治疗;
23
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
临床表现
➢ 常见于儿童 ➢ 颅内高压症状; ➢ 内分泌功能障碍; ➢ 视力、视野障碍;
❖ 综合因素:病人年龄、职业、神经功能缺损、影像检查、 肿瘤生物学特性、病人对病情的理解等;
❖ 目 的:完整、个体化、合理的治疗方案。 ❖ 需要判断:① 是否炎症、变性或脑血管等其它病变;
② 肿瘤部位和周围结构关系; ③ 肿瘤性质及其生物学特性。
7
X线平片
辅助检查
头颅CT
头颅MRI
间接征象
PET
肿瘤部位、大小、数目、血供等和脑组织改变
18
少突胶质细胞来源的肿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oligodentrocytoma, WHO Ⅱ级)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anaplastic oligodentrocytoma, WHO Ⅲ级)
✓ 影像学与星形细胞瘤类似,但可见明显钙化; ✓ 诊断和治疗原则上与星形细胞瘤基本相同; ✓ 伴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的对放、化疗敏感; ✓ 预后:病人平均生存期比星形细胞瘤患者长。
最小程度 干扰正常脑神经
11
放射治疗
常规放射治疗 瘤内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疗
➢ 高度敏感:生殖细胞瘤、淋巴瘤; ➢ 中度敏感: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
生长激素垂体腺瘤 胶质母细胞瘤等; ➢低 度 敏 感 : 星 形 细 胞 瘤 、 颅 咽 管 瘤 脊索瘤、少突胶质细胞瘤 其他类型垂体腺瘤。
12
化学药物治疗
立体定向活检
神经导航活检
早期诊断、肿瘤代谢
组织学诊断
组织学诊断
8
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内科治疗
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9
内科治疗
降低颅内压
抗癫痫治疗
10
外 科 治 疗:主要治疗手段
降低颅内压,解除对脑神经的压迫。
术中MRI
微创神经外科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 抑制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合成; ❖ 与放射治疗同步或先后续贯进行; ❖ 以亚硝基脲类为主:卡氮芥、环已亚硝脲; ❖ 新型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 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敏感;胶质瘤差。
13
第2节
常见颅内肿瘤
14
胶 质 瘤 40%~50%
脑 膜 瘤 20%
垂 体 瘤 10%
➢ 好发年轻成人,首发症状:癫痫;
➢ MRI:T1像低信号、无明显强化灶,
T2像稍高信号,瘤周水肿不明显;
纤维型星形细胞瘤等 (WHO II级,低度恶性)
➢ 争取手术全切除,功能区的难以全切; ➢ 放疗可延缓病变进展,可以延迟放疗;
➢ 平均生存期5年,儿童患者预后较好。
17
恶性星形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Ⅲ级) 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