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淮滨县第一中学郭海霞教材分析:
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仪器,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探究器具。
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清楚的生物体及细微结构。
而且,能够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生物学基本技能。
所以,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课,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能力目标: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目标: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两种标本(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或纱布;
学生:对照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显微镜的使用视频导入
主问题一: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1、对照普通光学显微镜,识记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2、观察右面的显微镜结构图,并回答问题
(在[ ]内填标号,在上填名称)
⑴写出下列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②③
④⑩
⑵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 和[ ]
⑶能大范围升降镜筒的是[ ] 能小范围升降镜
筒的是[ ]
⑷能反射光线的是[ ] ,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 。
学法指导:
1、独立自学
2、展示交流:学生代表展示后,有不同意见得同学或不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交流合作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欲望,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为显微镜的使用打好基础。
主问题二:练习使用显微镜
活动一:认真观察和聆听教师示范并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3、怎样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练习使用显微镜(附:《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评价表)
评一评:哪些小组做的最规范
比一比:哪些小组最先找到物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探究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以及对事物现象的观察进行分析,通过合作学习,体验成功与失败,学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活动三:为了检测学生对显微镜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教师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并能找到清晰的物像,师生给与评价。
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明确使用显微镜的四个步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
教师指导显微镜的步骤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与明确具体的方法步骤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简洁明快,利于学生掌握。
然后学生朗读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教师进行多媒体直观演示实验,并强调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有个初步了解,激发学生操作欲望。
为了检测学生对显微镜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教师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并能找到清晰的物像,师生给与评价。
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学生观察玻片标本,体验玻片移动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总结显微镜只能观察透光的物体。
此时,学生兴致高涨,教师指导借助口诀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然后尝试由低倍镜转用高倍镜观察物像以及对物像中污点位置的辨认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探究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以及对事物现象的观察进行分析,通过合作学习,体验成功与失败,学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收镜整理
教师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应怎么办?
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小结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
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
课后实验室开放。
教师总结出并板书:
显微镜的操作方法(顺口溜)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
教学反思:
练习使用显微镜为实验活动课,学生好奇心很强,需要在上课前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守则,强调实验室的清洁工作,布置好值日生。
以便上课时场面便以控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懂得爱护实验室里的实验器材。
在教学中由学生根据教材,对照实物,通过看一看、动一动、试一试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构造与功能。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老师及时检查,激励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同时学生们的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教学特色:
1.教学设计以导学案和实验报告单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发给学生使用,更直观有针对性的
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
2.《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评价表和实验报告单,为本节教学设计的又一个创新点,
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实事求是地对练习活动给予评价,做到了评价有据,更客观更具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