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剂标准
一、发泡剂概述
发泡剂是化工原料中的一类重要物质,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建材等行业中。
国家标准GB/T 35138-2017《发泡剂分类及命名》对发泡剂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三类:表面活性剂型发泡剂、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
其中,表面活性剂型发泡剂又可细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离子型。
二、发泡剂性质
发泡剂的性质主要包括发泡剂的外观、PH值、挥发份、熔点等。
国家标准GB/T 35140-2017《发泡剂性能检测方法》对发泡剂的性质检测进行了规定。
常见的发泡剂有吸湿性强、易粘结、稳定性差等特点。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并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护措施。
三、发泡剂检测标准
发泡剂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检测方法和指标。
国家标准GB/T 35140-2017《发泡剂性能检测方法》规定了发泡剂的检测方法,包括外观、PH值、挥发份、熔点、吸湿性、泡沫度、稳定性等指标。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检测,以确保发泡剂的质量安全。
四、常见问题解答
1.发泡剂有哪些用途?
发泡剂主要用于塑料、橡胶、涂料、建材等行业的发泡生产中,可以提高产品的轻度和保温隔热性能,降低成本。
2.发泡剂有哪些分类?
发泡剂主要分为表面活性剂型发泡剂、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三类。
3.如何检测发泡剂的质量?
发泡剂的质量可以通过检测外观、PH值、挥发份、熔点、吸湿性、泡沫度、稳定性等指标进行检测。
五、结论
发泡剂是化工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化工原料,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生产和使用的安全。
国家标准GB/T 35138-2017《发泡剂分类及命名》和GB/T 35140-
2017《发泡剂性能检测方法》对发泡剂进行了规范,生产和使用单位应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和检测,以确保发泡剂的质量安全和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