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专题复习基础知识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4.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它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体内小石,这些都表明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声能。
5.反映声音特性的三个物理量是响度.音调.音色,人们通常将它们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6.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7.声音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
例如:某人的心跳的频率是1.2Hz,其意义是:某人的心脏每秒跳动1.2次.8.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振幅指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9.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大小不仅跟振幅有关还与距声源的距离有关。
10.音调高的声音其响度不一定大,同理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
11.即使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分辨出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靠的是音色。
12.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在一个充满水的长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是在自来水管中传播的,最后一次是在空气中传播的。
13.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固体废物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14.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指物体有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其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是指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波形是无规律的。
15.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或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6人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0dB。
不同级别的声音对人们的影响不同。
为了保证人的正常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听力不受损伤,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
17.减弱噪声的途径有:(1)在声源产生处控制(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2)在传播过程中(隔声.吸声和消声).(3)在人耳处减弱澡声(戴护耳器,如耳罩.耳塞.头盔等),其中最有效的是在声源产生处控制。
18.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是不同的,除隔声材料外,物理学还利用“以声消声”的方法来控制噪声,这种技术叫“有源消声技术”。
以声消声是利用两个声波的疏部和密部相互抵消进行的。
19.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0Hz至20000Hz之间,把它叫做可听声。
20.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21.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
超声波已广泛运用于探伤.定位.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造影等方面。
次声波具有可以传得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且无孔不入等特点。
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以便有效地避免它的危害,并将它作为预报地震.台风的依据和监测核爆炸的手段。
22.超声波测速根据多普勒效应;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不能区分则回声加强原声。
中考题展示一、填空题1.哈尔滨的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产生的;鼓声通过传到观众处.2.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__________产生,通过__________传入人耳的,改变试管内的水量,会使声音的_________发生改变.3.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伴口技的手影节目《手影表演》,通过演员的双手和口技表演生动地3.演绎了两只鸟从相恋到生育、养子的全过程。
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_传播的;观众从演员的口技表演中听着像是黄鹂鸟的叫声,是因为演员模仿了黄鹂鸟叫声的____________。
4.声音是由于物体而产生的,当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5.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6.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在失聪后是用牙齿咬住一根木棍的一端,从而仍然能继续谱写出伟大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是利用____________的方式听到琴声的。
7.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______ ,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由于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______ 装置,可探测海洋深度、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8.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看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 _.9.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牛叫声音的音调比蚊子,而响度比蚊子。
10.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11.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
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2)海洋的深度是多少?(3)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4)请你再列举二个超声波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二、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B.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2.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是调节弦在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楼走道的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C.轮船“声呐”系统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能传递信息的特征D.中考期间在考点周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4.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传递了能量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5.一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6.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
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7.端午节我市多地举行了龙舟赛,比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比赛中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500m/sC.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D. 岸上观众是通过响度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8.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玉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n·j·yA玉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B.玉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D.天宫一号里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9.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10.针对图中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三、简答题1.为什么自己的录音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觉得走了样。
但听到别人的录音,却很像真的?2.清朝有人写下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其中涉及到哪些声学知识?四、实验题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有关.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月球上做甲乙实验,能看到球被弹起是实验。
3.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4.在下图中,小红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
(2)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4)如果把细棉线改成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
在把细棉线改成细金属丝进行试验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他们应保持在前后两次实验时两人的________一样,讲话者以同样的________(填“声音的特征”)讲话,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叫________.五、计算题1.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L=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时间t=1.87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332m/s,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