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夏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宁夏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宁夏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1.废电池投入的垃圾桶上应贴有的垃圾分类标志是A B C D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废旧电池能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所以废干电池实施集中处理,以防止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它不属于金属,不能够燃烧,不属于玻璃材料,所以属于有害垃圾。

【详解】A.图示标志为有害垃圾,故A正确;B.图示标志为可回收垃圾,故B错误;C.图示标志为餐厨垃圾,故C错误;D.图示标志为其它垃圾,故D错误;故选:A。

2.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6 g CaO2晶体中阴离子的数目为0.1N AB. 将7.1 g Cl2通入水中,转移电子数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D. 室温下,1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数目为0.1N A【答案】C【解析】【详解】A.3.6g过氧化钙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而1mol过氧化钙中含1mol阴离子,故0.05mol 过氧化钙中含0.05N A个阴离子,故A错误。

B.氯气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将7.1 g Cl2通入水中,转移电子数小于0.1N A,故B错误;C.O2和CO2均含两个氧原子,标准状况下,11.2 L O2、CO2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故C正确;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13mol/L,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而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的浓度等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浓度,故pH=13的氢氧化钠中,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的个数为10-13N A ,故D错误;故答案为C。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CO32-+2H2O H2CO3+2OH-B. 用CH3COOH溶解CaCO3:CO32-+CH3COOH=CH3COO-+H2O+CO2↑C. 向Fe (OH)3胶体中加入氢碘酸溶液:Fe(OH)3+3H+=Fe3++3H2O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2Fe3++2Cl-【答案】D【解析】【详解】A、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因为碳酸根离子水解:CO32-+H2O HCO3-+OH-;故A错误;B、醋酸是弱电解质,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故B错误;C、向Fe(OH)3胶体中加入氢碘酸溶液,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OH)3+6H++2I-=2Fe2++I2+6H2O,故C错误;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氯气氧化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睛】注意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4.某铁的氧化物(Fe x O)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

x值为()A. 0.80B. 0.85C. 0.90D. 0.93【答案】A 【解析】【详解】Fe x O 中Fe 的平均化合价为+2x,被氧化为Fe 3+,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数和Cl 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标准状况下112mL Cl 2转移电子数为0.11222.4/LL mol×2=0.01mol .则有:()1.525616/g x g mol +×(3-2x)×x=0.01mol ,解得x=0.8,故选A 。

【点晴】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注意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电子转移守恒运用。

电子得失守恒法解题的一般思路是: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其次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最后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即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本题中注意平均化合价的应用,根据电子守恒可知,Fe x O 被氧化为Fe 3+转移的电子数和Cl 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5.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 【解析】【详解】A .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可能被硝酸根离子氧化,则不能判断H 2O 2、Fe 3+的氧化性,故A 错误;B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可以会发出碱性气体氨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可以和氨气反应得到白烟氯化铵,故B 正确;C .某溶液W 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焰色为黄色,证明含有钠离子,但是钾离子的检验需要透过钴玻璃观察,所以无法判断钾离子是否存在,故C 错误;D .氯气、二氧化硫均与NaOH 反应,碱性降低,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均与漂白性无关,故D 错误; 故答案为B 。

6.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处理酸性废水中的2-27Cr O ,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墨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Fe 3e Fe -+-=C. 除去2-27Cr O 的反应:2-2++3+3+272Cr O +6Fe +14H =2Cr +6Fe +7H OD. 随着电解的进行,石墨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 会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Fe 与电源正极相连,则Fe 作阳极,Fe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石墨为阴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且处理酸性废水中的Cr 2O 72-,发生Cr 2O 72-+6Fe 2++14H +═2Cr 3++6Fe 3++7H 2O ,以此来解答。

【详解】A.石墨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Fe作阳极,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阳极反应为Fe-2e-═Fe2+,故B错误;C.发生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处理废水,故C正确;D.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减少,同时生成氢氧根,pH增大,故D错误;故选:C。

7.常温下某一元碱BOH溶液与0.01mol/L的一元强酸H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为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反应前,0.01mol/L的一元强酸H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为1×10-12mol/L②反应前,一元碱BOH其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一定大于0.01mol/L③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列顺序一定是c(B+)=c(A-)>c(H+)=c(OH-)④反应后,混合溶液中HA与A﹣的浓度总和等于0.01mol/L.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①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常温下某一元碱BOH溶液与0.01mol/L的一元强酸H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为7,溶液显中性,HA为强酸,若BOH为弱碱则浓度大于0.01mol/L,若BOH为强碱,则浓度为0.01mol/L。

【详解】①HA为强酸,能够完全电离,0.01mol/L的一元强酸HA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c(H+)=0.01mol/L,根据常温下Kw=c(OH-)·c(H+)=10-14,可知溶液中c(OH-)=10-12mol/L,且全部是由水电离出来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浓度相同,所以也为1×10-12mol/L,故正确;②根据题目信息无法判断BOH是强碱还是弱碱,若BOH为弱碱则浓度大于0.01mol/L,若BOH 为强碱,则浓度为0.01mol/L,故错误;③反应后,根据电荷守恒c(B+)+ c(H+)= c(A-)+ c(OH-),溶液显中性所以c(H+)=c(OH-),所以c(B+)=c(A-),溶液中的溶质为BA,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列顺序一定是c(B+)=c(A-)>c(H+)=c(OH-),故正确;④反应后,由于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以根据物料守恒可知混合溶液中HA与A﹣的浓度总和等于0.005mol/L,故错误;正确的有①③,故答案为B。

【点睛】易错点为④,要注意溶液混合后浓度是会发生变化的。

8.铜在自然界中常以多种形态存在,现以孔雀石矿石[成分为Cu2(OH)2CO3、CuFeS2、SiO2、Fe2O3等]为原料生产主产品胆矾和副产品铁红的工艺流程如图:(1)气体1的成分除H2O(g)外,还有CO2、SO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若反应生成1mol SO2,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mol。

滤液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写化学式)(2)目前工业生产中步骤③酸浸的百分率为70%,为进一步提高酸浸的百分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步骤④调pH所用试剂为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4)常温下滤液3的pH=4,K sp[Fe(OH) 3]=4×10-38,则滤液3中c(Fe3+)=___________。

(5)步骤⑤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设使用孔雀石矿石质量为m kg,步骤③酸浸的百分率为70%,经滤渣2所得铁红的质量为n kg,则:①铁红的用途之一为________,②孔雀石矿石中铁元素的含量为________。

【答案】(1). 4CuFeS2+13O24CuO+2Fe2O3+8SO2(2). 6.5mol(3). Na2SiO3(多写Na2CO3也可)(4). 升高温度、增大酸的浓度(5). CuO[或CuCO3、Cu(OH)2等] (6). 4×10-8 mol/L(7).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或烘干)(8). 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9). n m×100% 【解析】 【分析】孔雀石矿石的成分为Cu 2(OH )2CO 3、CuFeS 2、SiO 2、Fe 2O 3,生产主产品胆矾和副产品铁红,由流程可知,①中Cu 2(OH )2CO 3灼烧生成CO 2,且发生4CuFeS+13O 2=4CuO+2Fe 2O 3+8SO 2,则气体1为CO 2、SO 2,熔块含CuO 、Na 2SiO 3、Fe 2O 3,水浸后滤液1含Na 2SiO 3,滤渣1含CuO 、Fe 2O 3,酸浸后滤液2含硫酸铁、硫酸铜,调节pH 过滤分离出滤渣2为Fe (OH )3,Fe (OH )3加热生成铁红,滤液3中含硫酸铜,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分离出胆矾,以此来解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