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部外伤ppt课件

腹部外伤ppt课件

2.出血(除合并大血管损伤,一般 量不大)
4.肩部放射痛—提示肝脾损伤
3.两类脏器同时破裂则出血、腹膜
5.腹部肿块(见于肝脾包膜下破裂, 炎可同时存在
肠系膜、网膜内出血)
腹膜刺激征刺激强度:
6.肾损伤可见血尿
胃液、胆汁、胰液>肠液>血液
7.移动性浊音为内出血有力证据,
但为晚期体征,对早期诊断意义
不大
无效、高龄、多发伤等应迅速行全脾切除。
5.病理性肿大的脾发生破裂,行脾切除术
6.被膜下破裂血肿及真性破裂后被包裹形成的
局限性血肿,可进展为延迟性脾破裂者,应行脾切除
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OPSI):脾切除后的患者,以婴幼儿为主, 对感染抵抗力减弱,可发生以肺炎球菌为主要病原菌的感染而致死。
预防OPSI:1/3脾薄片自体移植腹部外伤
腹部外伤
3
临床症状
实质性脏器
空腔脏器破裂
1.腹腔(或腹膜后)出血—可致休 主要表现:弥漫性腹膜炎(胃肠道
克(含大血管损伤)
症状,全身性感染,腹膜刺激征)
2.腹痛—持续性,一般不剧烈,腹 膜刺激征一般不严重(胰液、胆 汁等可刺激加重)
3.体征最明显出多为损伤所在
其他:1.气腹征—肠麻痹(麻痹性 肠梗阻)--重者感染性休克
9
4.超声—安全、简便、无创、可重复
5.CT-仅适用于病情稳定而又需明确诊断者(优点: 精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6.诊断性腹腔镜检查
7.其他:选择性血管造影(实质器官破裂动脉像造影
剂外漏,实质像血管缺如及静脉像早期充盈)
MRI
MRCP(适用于胆道损伤诊断)
腹部外伤
10
密切观察
观 1.每15-30min测定一次血压、脉率、呼吸 察 2.每30min一次腹部查体 内 3.每30-60min查一次血象 容 4.必要时可重复诊断性腹穿及灌洗或超声等
腹部外伤
14
处理原则: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原则下尽量保脾
1.相对稳定患者应密切观察
(主要措施:绝对卧床至少一周, 禁食水,
胃肠减压,输血补液,应用止血药和抗生素)

2.观察期间继发出血,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应立即手术
3.明确可保脾者(Ⅰ―Ⅱ级)应采用生物胶粘合止血等保 脾

4.脾中心碎裂、脾门撕裂、大量失活、缝合止血
7
腹部外伤
8
3.X—Ray
最常用:胸片、平卧位腹部平片
①.胃肠道破裂证据:腹腔游离气体—立位腹平 片见 膈下新月形阴影
②.腹膜后积气:提示腹膜后十二指肠或结肠穿 孔
③.脾破裂征象:胃右移、横结肠下移、胃大弯 锯齿形压迹
④.右膈升高,肝正常外形消失及右下胸肋骨骨 折
⑤.腹腔大量积血:小肠腹部浮外伤动到腹部中央,肠间
腹部外伤
4
诊断
• 主要依据:外伤史+体格检查 • 步骤:1.急救措施(止血、输液、
抗休克、呼吸等生命体征监测) 2. 除外其他部位合并伤 3.确定有无内脏损伤(伤史、基本生命体 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4.分析内脏损伤性质、部位、程度 5.最根本—明确有无剖腹探查指征
腹部外伤
5
辅助诊断
• 1.诊断性腹腔穿刺(阳 性率>90%)
破裂部位:脾上极及膈面(破裂面在脏面尤其在脾门处可有脾门撕裂— 出血量大)
Ⅰ级: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

术中见脾裂伤长度 ≤5.0cm,深度≤1.0cm。
Ⅱ级:脾裂伤总长度>0.5cm,深度>1.0cm,

但未累及脾门或脾段 血管受累。
Ⅲ级:脾破裂伤及脾门部或脾部分离断或脾叶受损。
Ⅳ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脉干受损。
• 最常用穿刺点:脐和髂 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 交界处&脐水平线与腋 前线相交处
• 液体形性状(不凝血— 提示实质器官破裂出 血—腹膜去纤维作用)
腹部外伤
6
2.诊断性腹腔灌洗术(阳性率>90%)
方法:诊断性腹穿置管于腹内缓慢灌入500ml-1000ml无菌生 理盐水,借虹吸作用回收灌洗液,行实验室检查。
注 1.不随意搬动,以免加重病情 2.禁用或慎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意 3.暂禁食水避免因穿孔加重感染
处 1.积极补血容量,防休克
2.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或治疗可能感染
腹部外伤
11
腹部探查适应征
1.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 2.腹痛及腹膜刺激征有进行性加重或扩大 3.肠鸣音减弱、消失、腹部逐渐膨隆 4.膈下有游离气体,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或出现
Chapter32:Abdominal Injury
腹部外伤
1
第一节:概论
伤)
分类 损伤)

穿透伤—有腹膜损伤(多伴内脏损
开放性
非穿透伤—无腹膜损伤(偶伴内脏
闭合性(体表无伤口)--临床难确定有无内脏损
开放性损伤
盲管伤:有入口无出口 贯通伤:有入口有出口
腹部外伤
2
病因
• 开放性损伤—利器引起(刀 枪 弹等) 常见受损内脏:肝、 小肠、胃、结肠、大血管等) • 闭合性损伤—钝性暴力(坠落 碰撞 冲击 挤压等) 常见受损内脏:脾、肾、小肠、肝、肠系膜
Ⅳ级:肝叶离断、损毁,含巨大中央型血肿
Ⅴ级:肝门或肝内腹大部外血伤管或下腔静脉损伤
16
肝外伤手术治疗
基本要求:确切止血,彻底清创,消除胆汁溢漏,处理其他脏器损伤, 建立通畅引流。 1.暂时控制出血,尽快查明伤情 处 2.清创缝合(避免残留无效腔) 3.肝动脉结扎术(尽量不结扎肝固有动脉和肝总动脉) 理 4.肝切除术 5.纱布填塞法(有并发感染和再出血风险) 6.肝损伤累及主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处理(出血多,有并发空 气 栓塞可能,死亡率达80%)
阳性结果(任一即可):
1.肉眼可见的血液、胆汁、胃肠内容物、尿液
2.镜下RBC计数>100X10^9/L或WBC计数 >0.5X10^9/L
3.淀粉酶超过100Somogyi单位
4.灌洗液见细菌
禁忌症:严重腹内胀气、中晚期妊娠、既往腹部手术或炎症 史、不配合者
优点:对少量出血者诊断较诊腹部断外伤性腹穿可靠,提高早期确诊
15
肝脏损伤(20%-30%)
部位:右肝破裂多见
主要危险:失血性休克、胆汁性腹膜炎、继发感染
临床特点:腹痛及腹膜刺激征较脾破裂明显(胆汁刺激),可 见黑变或呕血(血随胆管入十二指肠)
Ⅰ级:肝实质裂伤深<1cm,范围小,
含小的包膜下血肿
分级 1
Ⅱ级:裂伤深1-3cm,范围局限性,含周围 型穿透伤
Ⅲ级:裂伤深>3cm,范围广,含中央型穿透伤
移动性浊音 5.积极救治休克者未见好转或继续恶化者 6.消化道出血 7.腹穿抽出气体、不凝血、胆汁、胃肠内容物等 8.直肠指诊明显触痛
腹部外伤
12
第二节:常见内脏损伤的特征 和处理
腹部外伤
13
脾脏损伤(40%-50%)
分类
中央型:破裂正在实质深部 被膜下:破裂在实质周边部分
被膜 完整பைடு நூலகம்
真性破裂:破损累计被膜(8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