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四~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不足
D.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2.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具体组织和发动这次起义的团体是()
A.兴中会和华兴会
B.华兴会和文学社
C.文学社和共进社
D.共进社和兴中会
3.下列孙中山的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组织发动黄花岗起义②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③建立兴中会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②①
D.①②③④
4.一位同学想利用暑假去辛亥革命的著名遗址旅游。
下列各项,属于该同学最理想的旅游地点的是()
A.北京和天津
B.武汉和南京
C.上海和广州
D.延安和遵义
5.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6.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下列关于其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是20世纪中国革命历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7.“剪辫放足”被称作是一场“从头到脚”的革命。
这场革命的普遍出现应该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后
C.新文化运动后
D.国民革命运动后
8.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起领导作用
B.斗争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D.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先锋作用
9.“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于1961年写下的诗句。
该诗中提到的“四十年前会上”诞生了()
A.兴中会
B.光复会
C.中国同盟会
D.中国共产党
10.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11.“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激励人心的革命歌曲应该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大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2.在艰难曲折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国产党逐步走向成熟。
中共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
A.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
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促进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
13.“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工农红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
”这首歌谣主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措施之一是开展()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
C.政权建设
D.工人运动
14.某校组织学生到遵义会议旧址参观,有四位学生对这次会议发表了下列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在共产国际主持下解决了路线、方针和政策等重大问题
C.妥善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D.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
下列革命精神,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精神②长征精神③延安精神④井冈山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16.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创举”是指()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爆发
C.中华民国成立
D.第一次国共合作
17.“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上述歌词诞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18.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解放南京
19.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诞生于()
A.五四运动中
B.中共一大上
C.中共二大上
D.国民党“一大”上
20.造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因素是()
A.军事指导方针错误
B.日本侵略者的进攻
C.红军武器装备落后
D.敌人兵力的绝对优势
二、判断题
1.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七一五政变”。
(×)
2.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南昌起义。
(√)
3.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的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本主义”。
(×)
4.李大钊是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第一次全面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是《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这篇文章(×)
5.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以说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
6.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
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民生主义√
7.“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日。
√
8.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
(ⅹ)
9.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七女湖起义。
(ⅹ)
10.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
三、简答题
1.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思想内容。
民族主义:要求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核定地价,国家按地价征收地租,逐步将土地收归国有。
2.列举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谈谈对新文化运动各项主张的理解。
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理解: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在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说出“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事例
1924年------1927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组成革命统一战线,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
17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分裂,造成了国共10年的武装对峙,给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1937年------1945年,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组成抗日战争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者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国共关系破裂,国民党败退到台湾,造成祖国的分裂。
5.20世纪20年代中共独立领导了哪几次武装斗争?是在什么形势下发生的?有何历史意义?
1927年中共独立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背景: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共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为了挽救革命,中共决定以武装起义来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
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四、问答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饱经忧患的屈辱史,也是一部坚强不屈的抗争与探索史,古老的南京城是这一部历史的真实见证者。
请说一下近代史上南京发生了哪些重大的事件?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答:(1)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宣告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
(3)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建立起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4)1937年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给中国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
(5) 1949年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统治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