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10-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10-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max M y
TSINGHUA UNIVERSITY
My Mz
max M y
x
z
max M z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TSINGHUA UNIVERSITY
对于圆截面,因为过形心的任 意轴均为截面的对称轴,所以当横 截面上同时作用有两个弯矩时,可 以将弯矩用矢量表示,然后求二者 的矢量和,这一合矢量仍然沿着横 截面的对称轴方向,合弯矩的作用 面仍然与对称面一致,所以平面弯 曲的公式依然适用。

max=
My Wy

Mz Wz
max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最大正应力叠加公式应用限制

max
TSINGHUA UNIVERSITY

My Wy

Mz Wz

max=
My Wy

Mz Wz
本章将介绍杆件在斜弯曲、拉伸(压缩)与弯曲组 合、弯曲与扭转组合以及薄壁容器承受内压时的强度问题。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TSINGHUA UNIVERSITY
斜弯曲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弯曲与扭转组合 圆柱形薄壁容器应力状态与强度计算 结论与讨论
返回总目录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TSINGHUA UNIVERSITY
以矩形截面为例,当梁的横截面上同时作用两个弯矩My 和 Mz(二者分别都作用在梁的两个对称面内)时,两个弯矩在同一 点引起的正应力叠加后,得到总的应力分布图。
Mz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TSINGHUA UNIVERSITY
斜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最大正应力
由于两个弯矩引起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同一点,最大压应 力也发生在同一点,因此,叠加后,横截面上的最大拉伸和压缩 正应力必然发生在矩形截面的角点处。
max
TSINGHUA UNIVERSITY
Mz
max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TSINGHUA UNIVERSITY
由于两个弯矩引起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同一点,最大压应 力也发生在同一点,因此,叠加后,横截面上的最大拉伸和压缩 正应力必然发生在矩形截面的角点处。
max
max=
My Wy

Mz Wz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产生斜弯曲的加载条件
TSINGHUA UNIVERSITY
还有一种情形也会产生斜弯曲,这就是所有外力都 作用在对称面(或主轴平面)内,但不是同一对称面(梁的 截面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称轴) 或主轴平面内。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斜弯曲
TSINGHUA UNIVERSITY
解:2. 求两个平面弯曲情形下 的最大弯矩 根据前几节的例题所得到的 结果,简支梁在中点受力的情形 下,最大弯矩Mmax=FPl / 4。将其 中的FP分别替换为FPz和FPy ,便 得到两个平面弯曲情形下的最大 弯矩:
M max FPz
M max ( FPy )
斜弯曲
TSINGHUA UNIVERSITY
产生斜弯曲的加载条件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产生斜弯曲的加载条件
TSINGHUA UNIVERSITY
当外力施加在梁的对称面(或主轴平面)内时,梁将产生 平面弯曲。所有外力都作用在同一平面内,但是这一平面不是 对称面(或主轴平面),梁也将会产生弯曲,但不是平面弯曲, 这种弯曲称为斜弯曲(skew bending)。
TSINGHUA UNIVERSITY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TSINGHUA UNIVERSITY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TSINGHUA UNIVERSITY
对组合受力与变形的杆件进行强度计算,首先需要综 合考虑各种内力分量的内力图,确定可能的危险截面;进 而根据各个内力分量在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应力分布确定可 能的危险点以及危险点的应力状态;从而选择合适的强度 理论进行强度计算。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TSINGHUA UNIVERSITY
返回
斜弯曲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TSINGHUA UNIVERSITY

产生斜弯曲的加载条件 叠加法确定斜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斜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 斜弯曲时强度条件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上式不仅对于矩形截面,而且对于槽形截面或工字形截 面也是适用的。因为这些截面上由两个主轴平面内的弯矩引 起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都发生在同一点。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TSINGHUA UNIVERSITY

xmax

M ymax Wy

M zmax Wz

xmax
d c
FPx l FP sin l 4 4
FPy l 4 FP cos l 4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TSINGHUA UNIVERSITY
解:3. 计算两个平面弯曲情形下的最大正应力
- +
在Mmax(FPy)作用的截面上,截面上边缘的角点a、b 承受最大压应力;下边缘的角点c、d 承受最大拉应力。
max M
max=-
M =- W
W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斜弯曲情形下横截面上的中性轴
TSINGHUA UNIVERSITY
还可以证明,在斜弯曲情形下,横截面依然存在 中性轴,而且中性轴一定通过横截面的形心,但不垂 直于加载方向,这是斜弯曲与平面弯曲的重要区别之 一。
解:3. 计算两个平面弯曲情形下的最大正应力
b max M
max M
c
两个平面弯曲叠加的结果是:角点c承受最大拉应力; 角点b承受最大压应力。因此b、c两点都是危险点。这两点 的最大正应力数值相等,即
max b , c =
M max FPz M max FPy FP sin l FP cos l 4W y 4Wz Wy Wz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TSINGHUA UNIVERSITY
解:4. 讨论
如果令上述计算中的 =0,也就是载荷FP沿着y轴方向, 这时产生平面弯曲,上述结果中的第一项变为0。于是梁内的 最大正应力为
这一数值远远小于斜弯曲时的最大正应力。可见,载荷偏 离对称轴(y)一很小的角度,最大正应力就会有很大的增加(本 例题中增加了88.4%),这对于梁的强度是一种很大的威胁,实 际工程中应当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这就是为什么吊车起 吊重物时只能在吊车大梁垂直下方起吊,而不允许在大梁的侧 面斜方向起吊的原因。
TSINGHUA UNIVERSITY
范钦珊教育教学工作室
FAN Qin-Shans Education & Teaching Studio
清华大学 范钦珊
范钦珊教育与教学工作室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课堂教学软件(10)
2013年9月1日
返回总目录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第二篇 材料力学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TSINGHUA UNIVERSITY
斜弯曲时强度条件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斜弯曲时强度条件
在最大正应力作用点只有正应力作用,因此,斜 弯曲时的强度条件与平面弯曲时完全相同,即下式依 然适用:
max
TSINGHUA UNIVERSITY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TSINGHUA UNIVERSITY
返回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TSINGHUA UNIVERSITY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斜塔将会怎样倒塌?破坏将从哪里开始?
TSINGHUA UNIVERSITY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返回总目录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前面几章中,分别讨论了拉伸、压缩、弯曲与扭转时 杆件的强度问题。 工程上还有一些构件在复杂载荷作用下,其横截面上 将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力分量的组合作用,例如两 个不同平面内的平面弯曲组合、轴向拉伸(或压缩)与平 面弯曲的组合、平面弯曲与扭转的组合。这些情形统称为 组合受力与变形。 组合受力与变形时,杆件的危险截面和危险点的位置 以及危险点的应力状态都与基本受力与变形时有所差别。
M ymax M zmax Wy Wz

对于圆截面,上述公式是否正确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对于圆截面,上述计算公式是不适用的。这是因为,两 个对称面内的弯矩所引起的最大拉应力不发生在同一点,最 大压应力也不发生在同一点。
y
max M z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斜弯曲
例题1
TSINGHUA UNIVERSIT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