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楼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实验楼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1.1工程概况1.1.1工程基本概况该工程为明珠商场,位于吉林省某某市,规划用地面积为4000m2,主体工程为平面形式为矩形,长57.3m,宽31.8m,建筑面积约为7324m2;主体结构四层,局部五层,无地下室,首层层高4.8m,标准层层高4.5m,建筑高度为18.3m。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设计正常使用年限为50年。

1.1.2结构设计特点该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规则,在竖直方向上刚度变化不大,水平方向上结构布置比较对称。

基础类型为柱下独立基础,埋置深度为地下-2.170m(室内地坪±0.000),柱间距为7.8m*8.1m,持力层为含粘性土粗砾砂,承载力特征值为240kPa;独立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5,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35;该建筑配有一台货梯,需进行电梯间的施工,设封闭楼梯四部,为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另外还有一套自动扶梯,每层都需要在扶梯位置预留孔洞。

1.1.3工程地质条件及地理环境概况1.自然条件(1)气温:冬季采暖计算温度-7℃,夏季通风计算温度27℃(2)风向:主导风向西南风(3)降雨量:年降雨量为777.4mm,小时最大降雨量140.4mm(4)雨季施工起止日期:2.地质条件及地理概况(1)工程地质概况:见表3.1表3.1 各岩土层力学指标汇总表(2)水文地质概况:冻土深度为-1.62m,最高地下水-1.5m,无腐蚀性。

(3)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4)建设地点的地理情况:建筑地点的地形较平坦,无障碍物影响施工,拟建商场南面临道,周围的空地可供施工使用,建筑地点无地下埋设物,场地类别为Ⅰ类。

(5)室外环境类别:二b类。

1.2施工条件介绍本工程位于两交叉路口之间,场地施工属于市区作业,交通便利。

该工程场地区域内地势平坦,进场后即可施工。

为了防止泥土混入砂石、污染钢筋而影响工程质量,本工程砂、石堆场、钢筋堆场和钢筋加工场地做硬质地面。

2:制定施工方案2.1测量放线为确保工程定位与尺寸的质量,我们将认真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等规范要求,熟悉图纸,使工程的各个部分在脑海中有个明确的立体形象,同时核对图纸的各个部分是否相符。

操作细致耐心,一切定位、放线均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提请验线工作,使误差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2.1.1 工程测量方法工程定位根据甲方提供的全场坐标和高程控制点采用“坐标定位”的方法,对直轴线采用直角坐标法放样;垂直方向采用经纬仪控制;标高采用往返“精密水准”测量;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进行。

2.1.2 轴线控制2.1.2.1 平面轴线控制网的建立基准平面控制网的设置将以业主提供的基准点为基础,根据总平面图建立平面控制网。

为了在施工过程中能有效地实施测量控制,将主控轴线延伸至基坑开挖范围以外,设置永久性控制点。

基准点设置要求稳定、可靠、通视。

并在坐标控制点投测完毕后,互相之间进行校核,要求其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30000,测角中误差不大于7",控制点布设之后通过加强对控制网的保护工作,以便于以后的施工和复测使用。

2.1.2.2 基础轴线控制基础轴线定位的精确程度,对上部结构轴线定位的准确关系较大,因此基础定位必须仔细,确保精确。

在垫层施工完毕后,将主控轴线用经纬仪投测到垫层上,并在垫层表面对投测下来的主控轴线进行各种方法的校核,将误差控制在允许的最小范围内。

然后根据施工图各轴线与主轴线的关系,逐一在垫层上放出各轴线,之后放出各墙体边线与柱边线,进行各轴线间复核准确后,画上红漆标志,作为绑扎钢筋、立模的依据。

2.1.2.3 主体结构轴线控制基础施工完毕后,先检查各主控轴线控制点有无碰动和位移后,将主控轴线投测到基础梁面上,经闭合校核无误,然后按施工图纸逐一放出各轴线,再放出柱子边线与墙体边线,并对基础轴线位移与各轴线尺寸进行校核后进行主体立模施工。

对主控轴线进行闭合校核后放出各细部轴线。

2.1.2.4 轴线精度控制及保证措施(1)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 93)要求进行操作。

(2)测量前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验,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3)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搅拌机、卷扬机等有振动影响的范围内。

经纬仪的三脚架必须安置稳固,仪器安妥后,不得用手抚摸三脚架和基座。

(4)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

为减少照准误差对测角的影响,观测时,应尽量照准目标底标。

为使目标清晰,对光要仔细,并且注意消除视差影响。

(5)测量时,尽量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

(6)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

(7)为减少因强太阳光使照准部水准不均匀受热造成的水平度盘不水平对测角的影响,在强太阳光照射下进行测设时,撑伞挡住阳光。

2.1.3 标高控制2.1.3.1 标高控制网的建立在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网的同时,根据水准基点或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建立标高控制网,在每个罐组附近设置3个水准点。

基点设置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仓库堆场、松软填土、机器振动区及其他能使标石、标志易遭腐蚀和破坏的地点。

同时,尽量使场地内每需安置水准仪处均都能同时后视到二个水准点,以便使用。

各水准点位置设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以外。

高程控制标石埋设后,待其达到稳定后开始观测,其稳定期按地质条件确定,不少于15d。

引测高程采用附合测法或往返测法,按三等水准测量进行,使用DS3型水准仪、铟瓦合金标尺,按光学测微法观测,往返较差或附合闭合差不大于2″。

2.1.3.2 基础标高测量基础施工时,将标高用水准仪引测到基坑内。

2.1.3.3 柱标高测量在柱拆模后,将标高引测到柱上,在±1.000m处弹线做好红漆标记,标高引上后,在上层安设水准仪,校核由下面传递来的各标高线,达到精度要求后,以该水平线为标准,进行引测抄平。

建筑总高测量偏差不超过±10mm。

2.1.3.4 高程测量精度控制与保证措施(1)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进行操作。

(2)经常对水准仪进行检验和校正,以保证水准仪的视准轴和水准管轴平行。

(3)水准仪支架安置在土质坚实,行人较少和震动较小的地方。

(4)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呈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进行。

不在日出后或日出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午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呈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

晴天观测时,采用测伞为仪器遮蔽阳光。

(5)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以消除和减少因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所产生的误差。

(6)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

(7)为保证视线在读数过程中保持水平,要求严格执行读数前定平水准管,读数后检查水准管气泡是否居中的操作程序。

(8)为保证读数准确,读数前要仔细对光,消除视差影响。

(9)为克服由于水准尺前后倾斜造成的读数偏大现象,要求扶尺必须垂直。

2.1.4 电梯井测量电梯井的平面位置采用建筑物轴线进行控制,考虑到电梯井的垂直度要求严格,为了保证其垂直度,在电梯井壁上,按建筑物轴线的相应位置定出电梯井的井壁控制线,随着井壁的上升,在井壁上用铅直线弹出轴线,要求木工立模时,在楼板上弹出与井道相应的垂线,安模时该垂线应与井道垂线重合,为了保证铅垂线的准确性,每隔四层采用大铅锺对所弹出的铅直线进行校核,确保井壁全高单面垂直度偏差不能超过10mm。

2.2土方工程(降排水方案)要确保挖土工程按时完成,必须紧密结合工程特点和要求,充分考虑现场条件、运输条件、分阶段施工步骤和工程总体部署等各种因素,安排好各工序的穿插施工,有效投入与合理安排足够的土方工程的机械设备,合理安排土方开挖的先后顺序,分阶段的开挖部位和深度,以及运输道路的合理布置,并作好充分的准备,以满足工期要求。

2.2.1现场准备工作(1)平整场地、清除障碍,(2)做好夜间照明准备。

(3)每日提前完成土方开挖的控制测量,保证开挖尺寸与标高正确。

(4)根据建设单位的制定确定就近的外运土方的堆卸场。

(5)施工前要明确地下管线走向情况,尤其是临时施工用电电缆的埋设情况。

2.2.2土方开挖开挖顺序:测量放线→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根据本工程特点,基坑开挖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必须严格按照其放坡的灰线进行开挖,开挖时,由西向东,依次类推,挖土时严格控制标高,最后一层土必须控制在-1.9米,预留平整土是0.2米。

根据本工程基础底标高实际情况,场地土类别Ⅱ类,开挖土方采用放坡开挖,开挖时放坡系数为1:0.75。

开挖机械选择:开挖采用挖掘机挖土,自卸翻斗车运土。

边坡防护:采用水泥编织袋内装砂土沿边坡叠放。

高度大于3.0米。

同时沿场地四周设置500*500排水沟。

在场地四角设置四个集水井。

用水泵把水排入下水井。

防护栏:在距基坑1.0米处设置高1.5米,沿基坑四周设置防护栏。

防护栏采用木脚手杆。

防护栏外围用密目网维护。

2.2.3土方施工机械配备投入斗量为1m3的PC200挖掘机1台,配合土方运输车2辆。

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陆运的交通情况适当调整开挖进度和机械数量,每层挖土陆运的外运量可根据场外陆运交通状态进行调整。

2.2.4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按土方施工方案施工。

(2)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有关责任人明确施工方针步骤,严格按施工执行。

(3)现场成立挖土标高控制小组,挖土、运土机械在路基箱上行走,由专人指挥挖机进行挖土作业,严格按设计标高与施工方案执行,严禁超挖及扰动原土。

(4)挖土时,应与挖土司机共同指定行机路线,避开以施工完的工程桩。

提高人工截桩效率,严防挖机碰撞桩头,避免桩头破碎或桩移位,断桩。

在挖土时应对工程桩位置做好标记要求挖机在工程桩的四周采用对称开挖,以防工程桩被土层所挤断、挤倒;挖土必须配备相当数量的路基板。

(5)挖土标高,基坑土体降水等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6)开挖挖土达到设计标高后,应立即组织劳动力铺筑块石垫层及砼垫层,减少原土裸露时间,机械与人工挖土配合好,做到挖一块清一块,为后道工序提供作业面,保证垫层施工的及时性(7)做好基坑内明水的疏流与排除工作,以防使土质变坏,引起水平支撑的不均匀沉降,影响其质量。

(8)其他支墩、管沟开挖严格控制开挖断面,采取措施保护周边相邻建构筑物。

(9)测量员随时测量,保证基底标高和基坑线。

2.2.5土方文明、安全施工措施2.2.5.1文明措施(1)执行业主文明施工管理要求,实行科学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做好施工现场的文明卫生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