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润滑系统现场典型问题案例集

液压润滑系统现场典型问题案例集

液压润滑系统现场典型问题案例集随着我公司精益TPM的推进,通过前几个阶段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现场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目前进入了润滑精细化管理的阶段。

机械设备作为企业最主要的生产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生产产品,另一方面磨损消耗自身。

设备的磨损是设备劣化、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设备润滑是防止和延缓设备零件磨损和消耗的重要手段。

运营改善部和设备部结合我公司现场润滑系统的问题点和润滑管理的理论,特别整理了以下的问题点案例,供大家在开展“3阶段”活动过程中参考,以便广大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润滑管理水平提升,为公司推进全优润滑管理打下基础。

一、油品存放(一)管理要求1、油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建筑库房内。

2、油品存放应以户内为主,严禁露天存放,若必须露天存放时要将油桶倾斜一定角度或水平置放,并做好临时性遮盖和防雨、防潮措施,避免水积聚而淹没桶盖,油桶卧放时,并以木枕(或支架)垫高离开地面,以免锈蚀;如图所示:3、长期室外储存可能导致油品上标签模糊不清,请注意重新标注,避免出现取错油品的现象。

4、不同油品应分开堆放并标志清楚品名、牌号、级别、数量及入库日期等,以免发货时搞错。

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油品原则上不能混贮,无标识的油品严禁使用。

5、每批次油品入库或使用前要对油品主要指标(清洁度、粘度、水份、酸值等)进行抽样化验,最低检测合格后方能入库、使用。

6、油品存放区要保持清洁、干净、干燥,无粉尘、无油污,远离火源、污染源和危险源。

7、储油容器应保持清洁干净。

往油罐内卸油或灌桶前,必须认真检查罐、桶内部,清除水和污染物质,做到不清洁不灌装。

各种储油罐内壁应涂刷防腐涂层,减少铁锈落入油中。

油品存放容器应避免泄漏,避免污染环境。

8、油品不能直接暴露在环境中,避免油品被污染。

9、新油、旧油要分别存放,要有明显标示,不得混存。

回收的废油要择地单独存放。

10、存放的新油(包括已开盖但为用完的)油桶上要遮盖塑料布,以防尘、防水。

油桶开盖使用前要将桶盖周围清洁干净,取油后必须及时盖好、拧紧桶盖,防止污染。

11、重油桶严禁直接垂直码摞,以防压坏桶盖,水平卧放时两侧一定要有支架,以防滚落。

12、定期抽检库存油品,确保油品质量。

为确保油品质量,防止在保管过程中质量变化,要定期对库存油品抽样化验。

桶装油品每六个月复验一次,罐存油品可根据其周转情况每三个月至一年复验一次。

对于易于变质、稳定性差、存放周期长的油品,应缩短复验周期。

13、散装油罐、油桶要专油专用,并有明显的标识,不得混装。

要保持罐(桶)的清洁,杜绝油液污染。

(二)现场典型问题1、油品未按类别、厂家分区域存放油桶随意放置 回收后的油桶未按定置存放,地面污染稀油未分类放置脂类未按品种分类放置2、油品未标示或标示不准确油品放置无标识存放区域油桶与标识不符 油桶混放,定置牌失效3、存放区域未整理或地面被污染区域被油品污染 储油装置被污染,现场有不要物 4、油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油品易被污染油桶敞开、油口未上盖,油品易被污染 加油桶敞盖存放,油品易被污染润滑脂敞口,无防护措施,油品易被污染加油桶盖上面滴水,油品易被污染枪与桶的口未封闭,油品易被污染二、加油工具(一)管理要求1、润滑油的加油工具有:油桶、油壶、油罐、手摇油泵、手提油抽、手压油泵、油雾器、滤油车、加油小车等。

2、润滑脂的加注工具有:干油枪、各种油杯、电动干油枪、电动加脂小车、脚踏注脂泵、手动干油泵(便携式/固定式)、自动注脂器等。

3、加油工具要求规范,专具专用,不得一种加油工具加多种油品,尤其是不同种类牌号的油品。

4、工具应定置存放,并应做好防护,避免被污染。

5、加油工具存放场所应干净、整洁,尽量密闭。

6、应建立设备加油工具的管理台帐,每件加油工具要有编号,要有与所加注油品、加注点位相同的标识。

7、加油工具应统一管理,使用前的领用和使用后的归还应建立台帐。

8、要保证加油工具完好性,确保能正常使用,并保证加油工具在存放时、使用前、使用后的彻底清洁,诸如油嘴、吸油管、输油管等要有特别的污染防护措施。

9、所有加油工具使用完毕必须彻底清扫干净后再入库存放。

10、滤油机使用一段时间后要检查更换过滤器滤芯,以确保加油精度。

11、给加油工具和润滑点加油过程要严格执行“三洁”(油桶、油具、加油点)、“三过滤”(领油过滤、加油过滤和转桶过滤)原则,严禁使用易造成污染的非专用工具给油具和润滑点加油。

12、要确保所注入的油品、加油工具、润滑点三者标识一致。

13、加油工具用完并清洁后归库,填写归还记录。

(二)现场典型问题1、注油工具使用前后未清扫滤油车有尘土,易污染油品 干油泵注油前后未清扫,易污染油品加油工具使用前未清扫,已污染油脂 加油枪的加油口使用后未清扫,易被污染 2、注油工具未按定置要求存放油壶用完后随意放置在油桶上 油枪与普通工具混放油抽子用完之后直接放在油桶上 抽油枪随意放置在地面上好坏加油泵没有分类放置 加油工具用完随意放置在油桶上3、注油工具存放场所不干净,易被污染油壶存放环境不洁净,易被污染 加油桶没有密封盖,油品易被污染滤油车进出油口未密封,易被污染 滤油机管线未盘放好注油枪存放环境不洁净,且未清扫 加油铲子放置在有粉尘塑料布上加油管接头直接放置在地上,且未防护 加油铲随意放置在脏布上4、注油工具损坏加油泵电机接线盒损坏,且未清扫 加油小车电器原件损坏5、注油工具不规范木棍、木板作为加油工具,易将木屑等异物带入润滑系统三、液压、润滑系统(一)管理要求1、各部位不应存在跑冒滴漏的现象。

2、油位、观察窗、油镜、示流器仪表要无油污、显示清晰并做好标示。

3、注油点应标明油种、注油周期等可视化标识。

4、油管路应无折弯、破损、变形、堵塞等现象,管夹齐全、紧固。

5、油管路无干涉、剐蹭、扭曲、相互磨损现象,软管无破损、渗漏、变形、拉伸、折扭现象。

6、泄油点及跑冒滴漏在彻底解决前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制作接油盒避免污染环境。

7、注油点(如注油嘴、注油孔)应不被损坏,且有相应的防污染装置。

8、设备润滑点加注油脂时要按规定给油量进行,不得使润滑部位缺油造成设备损坏,也不能过度润滑造成油脂浪费。

9、严格执行6S管理,确保液压、润滑站所的清洁和干燥通风。

做到地面整洁无油污、设备机光马达亮,使液压、润滑系统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杜绝因环境脏乱而造成油液的污染。

10、保持设备的清洁,加强污染源、困难部位、泄漏点和不合理状态的改善和处理,按清扫基准的要求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扫。

11、结合例修、定修及时对液压、润滑系统的过滤器、冷却器、蓄能器等元件进行检查、清洗、更换和氮压检测,避免因这些元件的失效而使油液混入杂质、水和气体。

检修时拆开的元件、油路块、油管接头要密封包好避免污染。

12、液压、润滑系统应保持完好状态,不应存在影响油质、注油等缺陷存在。

13、液压、润滑系统运行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油液温度≯60℃,避免因油温过高而造成油液老化、变质。

14、液压、稀油站油箱运行油位要保证在油标刻度的2/3左右,严禁低油位运行,避免回油时液面太低而产生大量汽泡而降低工作精度,同时延长油液在油箱内的滞留时间以便降温、杂质沉淀和油中空气的释放。

15、要确保空气滤清器的清洁,其端盖不得随意打开,以避免油箱油液的污染。

(二)现场典型问题1、润滑系统漏油,造成润滑不足,且易污染环境。

干油泵站接口漏油 干油分配器漏油接头密封不严漏油 油管未封堵,漏油辊道轴承注油点漏油 管路漏油管路接口密封不严,漏油 轴承油管接口漏油管路接头漏油 油管漏油油位观察口漏油,观察界面污染 溢出油无接油盒,油污染油管2、油品被污染,造成润滑不良。

盖密封不严,灰尘易进入油桶 滤芯盖拆开后未复原,粉尘易污染油品油嘴无防护被污染,加油时易污染油品 防护帽未使用,注油点、油品易被污染电机油嘴保护盖缺失,油嘴、油品被污染 油管接口用布包裹,油品易被纤维污染油嘴损坏缺失,造成润滑系统污染油嘴缺失,油品易被污染3、微缺陷类问题加油接头脱落 油罐轱辘缺失油路阀门扳手不在原位 润滑开关接线损坏分配器未固定易导致油管接头破损漏油 卡子螺栓脱落,易导致油管接头破损漏油加油嘴损坏,导致加油困难 注油管不直折弯油管变形,注油困难 油管变形,注油困难 四、注油困难部位(一)管理要求1、注油点附件区域应有合理空间,保证站立方便。

2、注油点部位应避免空间不合适或狭隘,导致手不易靠近。

3、注油点应相对集中,避免分散,导致加油效率低。

4、分配器各注油管长度应一致,避免差别大,导致加油不均。

5、对油位、油温、油压等点检项目应进行可视化、色彩化管理,提升点检效率、效果。

(二)现场典型问题1、点检困难部位压力表朝向不规范,不易观看压力 油镜无法正常观察油位油镜污染严重,无法观察润滑油流动情况 进出油口无标识,流向无法快速确认 2、加油困难部位加油孔易堵塞,加油困难 轴承包需拆盖才能加油,加油效率低加油空间狭窄,加油困难 加油嘴在电机与风扇之间,空间狭窄,加油困难加油点位置较高,手动加油困难 加油口角度倾斜大,漏斗加油时不但慢且易漏油加油位置处在高空,加油困难 改善造成注油口堵塞,拆卸困难减速箱注油口位置较高,补油、换油困难油管挡住注油嘴,注油困难保护盖挡住注油嘴,注油困难位置狭窄,注油困难五、其他设备液压润滑管理在上述要求基础上,还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二洁:指加油工具、注油点位加油前后要清洁。

2、三级过滤:是为了减少油中的杂质含量,防止尘屑等杂质随油进入设备而采取的措施。

一级过滤(入库过滤):油液经运输入库、泵入油罐储存时要经过过滤。

二级过滤(发放过滤):油液发放注入润滑容器(油壶、加油车等)时要经过过滤。

三级过滤(加油过滤):油液加入设备储油部位时要经过过滤。

3、润滑五定:指润滑实施中的定人、定点、定量、定期、定质。

z定点:根据润滑卡片上制定的润滑部位、润滑点和检查点(油标、窥视孔等),实施定点加油、添油、换油、并检查液面高度及供油情况。

z定质:根据设备润滑部位和摩擦副的特点要求选择不同性质类别的润滑剂,保证油品不受污染或变质。

每个润滑部位使用的润滑剂的质量和品种牌号必须符合润滑卡片上的要求。

z定量:按润滑卡片上规定的油、脂数量对各润滑部位进行日常润滑。

做好添油、加油和油箱清洗换油的数量控制和废油回收,做好设备治漏工作。

规定每个润滑点最佳加油量,规定每台设备合理消耗定额。

z定期:按润滑卡片上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添油、加油和换油。

大机组按规定分析频率进行抽样化验,视其结果确定清洗换油或循环过滤,实行按质换油制。

z定人:每台设备专人负责加换油。

一般每班加油、添油及清洗换油工作以作业区操作工为主;日常拆卸后才能加油的部位由维修钳工负责,电气部分加油由电工负责。

按分工规定,明确各工种负责加油、添油、清洗换油和抽验化验的工作职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