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与班主任谈话心得4篇(一)学生与班主任谈话心得第1篇本文是我做班主任时的一些感受。
感谢学校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做了两年的班主任,让我体会了做班主任的辛苦与幸福。
在这两年里,我投入了许多,但回报更多。
如今他们已经踏上了不同的学校,也许以后见面的机会会很少。
但我相信友谊永存。
我会永远祝福他们。
我做班主任还不到两年,可以说我只是一个缺乏经验的尝试者,在实践中慢慢地摸索门道。
在这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而要做好班主任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挑战。
在许多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中,我发现多与学生谈心是极其重要的。
谈心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常有偶发事件或产生不良倾向,而这些光靠班主任的单方面教导是不够的。
班主任可以通过谈心去理解学生内心世界,为其解惑,从而引导学生向更有益的方向发展。
只有经常地、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才能进一步把班级工作搞好。
然而,谈心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态度,否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
要使谈心真正发挥其效应,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以爱为前提,尊重学生早在十六世纪初,教育思想家伊拉兹马斯就曾经说过:首先要爱。
然后渐渐随之以某种自然和温柔的尊严,而不是畏惧,前者比后者更有价值。
是的,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自己的学生必须以爱为前提。
师生互爱对于教好学好将有难以估计的巨大影响。
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对他(她)的爱,学生才会产生一种对老师的信任感和依赖感,才会朝着班主任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而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对他们的爱呢?第一重要的必须是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有一次,有位家长打电话与我联系,谈到学生在家里与父母关系不融洽,使父母非常伤心。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学生的父母离异,母亲又带着她重组了家庭,继父对她虽然象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但彼此的心里毕竟还是有些隔阂。
女儿的顶撞与任性,在普通家庭也许并不算什么,但在这特殊的家庭中却成了令人伤心的大事。
听了这位父亲的诉说,我感到很为难。
离异家庭的子女感情都比较脆弱,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适得其反。
但家长对自己的信任又怎么能辜负呢?我想了一夜,终于决定第二天找她谈谈。
放学后,我把她找来,在校园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天。
询问她对父母的看法,让她回忆父亲为她做的事。
听完以后,我仔细地帮她分析了每一件事,告诉她,这些都是爱,只是有时方法上可能有些不妥。
并向她提出了几点建议,要求她试着学会宽容和理解谈了将近一小时,看着她的表情从疑虑到信任,原本含泪的眼睛也渐渐露出了笑意,我松了一口气。
这次谈话是成功的,我和她有了共同的秘密,也有了一种朋友般的亲密。
在师生关系中,只有教师的爱生情才能赢得学生的向师心。
多与学生谈心,可以使学生看到班主任的爱生之心,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变得更轻松、更有序。
二、根据个性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在第一部用英文撰写的`论教育的《导师之心》书中就提出: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了解学生的性情气质。
对不同的学生应当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他们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
对于比较内向的学生,谈话式的教育方法尤为适合。
因为当众表扬,可能会造成他们过多的压力,而当众批评则会使他们感觉面子上过不去,自尊心受到伤害。
在我班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她学习很认真,语文和外语的成绩都比较好,可是数学成绩却始终无法提高。
于是,我在放学后找她个别谈话,了解到她对数学有一种畏惧心理,多次的失败更使她丧失了信心,这样加重了她的思想负担;加之她性格内向,有困难不敢当众提出,怕老师和同学取笑,如此恶性循环,所以成绩一直不理想。
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以后,我和她促膝谈心,从语文、外语学习与数学的比较,谈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还给她提了一些如何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建议,最后我提出如果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
(班主任工作 www。
banzhuren。
cn)她高兴地答应了。
这以后的一个星期,她来到我的办公室,问我一道数学题,她说老师在数学课上讲过,但她不能理解。
于是,我给她又讲解了一遍,她点了点头,向我道了一声谢就走了。
但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她还存在着疑惑,只是怕我不耐烦,所以不敢提出来。
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班主任要注重谈话渗透,通过多次细致入微、温柔体贴的谈心,让她从内心起波澜,同时再在学习上给予有效的指导,让她有收获,放下疑惑。
晚上回家,我把这道数学题反复研究,从中找出最简单的解法。
第二天一早,又把她叫到跟前,重新解答了一遍,看着她满意的笑容,我知道她真正地理解了。
如此几次,她逐渐建立了信心,成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当然,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单一的方法是无法收到良好效果的。
班中有位男生有乱扔粉笔头的坏习惯,采取惩罚措施仍然无效。
望着满地的粉笔头,我决定让他完成当天的值**工作。
等他干完,已是满头大汗了。
但我并不马上让他回家,而是找他谈心,使他认识到破坏环境容易,而要将脏乱的环境打扫干净却要难得多。
经过这次谈话,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保证以后改正。
可三天以后,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我知道,教育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要使一位学生改掉自身的缺点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把他找来,首先肯定他在三天内的进步表现,其后批评了他的缺乏毅力的表现,还向他介绍了一种精神转移法,并请全班同学一起督促和帮助他改正错误。
此后的一段**子里,我一有机会就找他谈心,不时地鼓励和指正,终于使他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教育学家曾经建议教育者对待学生不能用粗暴严厉的语言奚落取笑,不能用严酷的教训来对待他们,不能使他们在学到学识的甜头之前便讨厌学习,要想尽一切方法使他们摆脱那种过于恐惧的心情。
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当教师了解了学生的个性,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善于调和气氛,注重机智班主任要根据谈心对象、内容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态度。
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要善于调节气氛,创设一个和谐、温馨而且有效的氛围,避免使学生产生对立的情绪。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改作业,劳动委员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班里两位值**生打起来了。
我一听,心里非常恼火,好端端地值**,怎么会打起来呢?我跟着劳动委员跑进教室一看,只见两位值**生呈僵持局面,怒目而视,身上满是污水渍。
看到这种情景,我知道如果我严厉地批评他们,他们不仅不会认识自己的错误,很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
我稳定了一下情绪,改为以轻松的口气对他们说:我想,你们是在进行绘画比赛吧?看谁先在对方的身上画出一幅泼墨山水画来,是不是?两位同学一听这话,都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刚才的怒气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接着,我询问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拖地板的学生不小心把拖把甩到了另一位同学的鞋上,引发了一场争吵。
我问他们,这场争吵是不是不可避免?他们这时都已冷静了下来,并且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互相作了自我批评,承认当时的处理方式太过偏激。
我又适时地告诉他们,生活在集体中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的小事,遇事应当保持冷静的头脑,努力做到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这样,我们的集体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看着他们一个劲地点头,我知道一场矛盾已经烟消云散了。
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班主任应避免针锋相对,要以智取胜,创设和谐、宽松的气氛,使学生心平气和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教育的优先任务是激发并给予一种价值感,以及在生活中鉴别是非,区别好坏的能力。
要教给学生这种能力,单靠在课堂上发表长篇大论显然是不行的。
而谈话却可以创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达到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教师的观点,比纯粹的理论要有用得多。
多与学生谈心,是一门艺术,更是细致入微的工作。
浇花要浇根,帮人须帮心,谈心正是一个思想的传递,一个心灵的沟通。
谈心是班主任有针对性的,又是及时的、贴近的工作手段,谈心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增进了解,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使他们看到教师对他们的爱。
通过谈心,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学生在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时并不是机械的服从,而是乐意接受。
学生在看见班主任以后,眼中闪现的不是畏惧,而是一种亲切感。
这才是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之处。
学生与班主任谈话心得第2篇班主任和学生谈话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谈话工作需要技巧,谈的好可以事半功倍,谈不好没有效果浪费时间甚至起到反作用。
谈话前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这是谈话的准备工作,没有准备的谈话不如不谈,你不知道学生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你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谈话没有针对性谈不到学生心里去,简单的批评和表扬是没有效果的!谈话过程我个人认为先表扬在表扬中提出不足,应用柔和的语言例如建议什么的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当然对待原则性错误则需要激烈的语言!谈话班主任习惯和学生面对面,其实让学生捎话的效果也比较好。
例如当张三来办公室时,应该立刻反应到他和李四关系不错,把需要对李四说的话装做无意的和其他任课教师进行交流,或表扬或批评或期望等等,让张三把信息传给李四,当然这种交流要言简意赅,针对性要特别强。
总之班主任和学生谈话是随时随地的,只要有学生在场你的每一句话都要有针对性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经过思考的有效的,绝对不能出现随意的话特别是可能挫伤学生积极性的话或者可能对学生产生伤害的话。
班主任看似无意的一句话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做班主任时,当学生和你顶撞,当学生跟你冲突,而且,与其谈话时犹如对牛弹琴,学生在暗地里阳奉阴违,大事不犯,小事不断,这时,你应该考虑怎样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我个人认为,在找学生谈话时,要注意几个“要”与“不要”。
一、要注意找与学生谈话的时机,不要等学生犯错误后再谈话A男生某天下午上政治科试卷讲评课时与同桌多次讲话、玩耍,科任老师劝说并批评该生,但该生不听。
此时,科任老师将这两位学生的试卷撕成了碎片,于是A 生与科任老师发生了冲突。
随即,科任老师把此事告知班主任。
班主任的做法是,立即找到A生,停课谈话,新账老账一起算,并责令该生写出检查以及向该科任老师认错。
这位班主任的做法正确吗?我认为该班主任在处理方法上欠妥。
第一,从学生的心理角度上来说,学生与科任老师发生冲突时,情绪上必然激动,同时认为是老师撕了自己试卷才会发生冲突,不是自己的错,不能接受写检查的处罚,更加听不进班主任所讲的道理。
第二,班主任在同学们面前停了A生的课来谈话,使得A生自我感觉给其他同学另有看法,A生心里会更加倔强,更难于接受批评教育。
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处理呢?个人认为冷处理比较好。
由于此时学生情绪激动,而班主任对突发事件情况的掌握有所欠缺,导致思想工作不利开展。
应当让学生继续上课,暂时缓解学生情绪,寻找合适的时机再与其谈话。
如果班主任对事发过程有全盘的掌握,则找学生谈话的目的就比较明确了,理由也更加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