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选修《史记选读》

语文选修《史记选读》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挚交千古














制作人:江苏省东台中学 陈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
管仲列传
《史记·管晏列传》
重点词语点拨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交游、交往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占便宜
3、鲍叔遂进管仲
推荐
4、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经商、做买卖
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 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方 位和处境,它在本性上拒绝功利,拒 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 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它使人们独而 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因 此所谓朋友也只不过是互相使对方活 得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余秋雨《关于友情》
2、齐桓公的贤明: 君臣知遇之恩。
“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 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思考:
如何评价管仲?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 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 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 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 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 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4、岂管仲之谓乎?
这大概说的就是管仲吧?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认识一位倜傥非常之人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思考: 管仲取得怎样的成就?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 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思考: 管仲能取得从政的极大
成功,原因有哪些?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管仲思想的魅力
“虚无无形谓之道,大道可安而不可说。” “道在天地之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 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 “夫争强之国,必先争谋,争形,争权。” ……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朱子语类》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主观因素:
管仲自身的政治才能 执政理念: 与俗同好恶、令顺民心; 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执政才能: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戎狄豺狼,不可厌也; 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左传》
客观因素:
1、鲍叔的相知、推荐: 朋友知己之情。
积累: 管鲍之交、管鲍分金 (成语)
我曾经多次从政却多次被国君驱逐,他不认 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没有遇到机遇。
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国家粮仓充实百姓就懂得礼节,衣食充足
人就会有荣辱之心。
3、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 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鲍叔不认为我没有羞耻之心,他知道我 不以失小节为羞而以功名不能显达于天下 为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 衽矣!”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 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剖析一颗孤独寂寞的心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讨论: 读完《管仲列传》,你
5、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处境困厄、窘迫
6、吾尝三战三走
逃跑
7、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8、富国强兵 9、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为……而死 使……富,使……强
废除
10、管仲因而信之
使……守信用
11、孔子小之
看不起,轻视
12、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知我不遭时也。
认为司马迁创作本传的意图 是什么呢?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 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
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 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 免。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 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