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 (共25份打包)14
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 (共25份打包)14
[问题 1] 孟子喜欢用“推己及人”来劝导统治者,如对于齐宣 王自称“好乐”,他马上加以肯定,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 其庶几乎”,他还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你怎样看待孟子的这种劝说方式? [明确] 孟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其实是继承发展了孔子“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学思想。 齐宣王跟他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他说:“王如好货, 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跟他说:“寡人有疾,寡人 好色。”他说:“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这两
[课文·译注]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评析] 关爱别人的人,人们常常关爱他;尊敬别人的人,人 们常常尊敬他。孟子强调,统治者要秉仁心爱人,以智慧治人, 以恭敬礼人。做到这些,一定会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而就 社会成员个体而言,也应互敬互爱。如果统治者与百姓之间、 百姓与百姓之间相互爱护(以仁存心),相互敬重(以礼存心), 一定会达到“人和”的局面。
[问题 3] 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保民而王”的? [明确] 孟子是很善于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地进行说理的。 孟子首先告诉齐宣王要有仁爱之心,并学会推恩以及推恩的好 处,然后又用一连串的排比句从正面为宣王描绘了一幅“发政 施仁”以后的美好图景,打动了齐宣王的好大喜功之心,宣王 说了一番诚恳请教的话,表示愿意试行“王道”。最后,孟子 完全取得胜利,向宣王阐述了“保民而王”的施政纲领,说得 宣王心服口服。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 之利。 [评析] 国家疆界不能限制人民,使国家坚固不靠山河的险要, 威行天下不靠兵器、甲胄的精良。 孟子认为,所谓的“爱民”,并不是在“我”的地域内的 人民“我”才爱护,不在“我”的地域内的人民“我”就不爱 护,“爱民”是不分疆界的,就像强固国家不能靠山川的险峻, 威震天下不能靠兵器的坚利一样。只有得到人民的爱戴,尤其 是域外人民的爱戴,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关系,国家方 能稳固。
[问题 4] 本文的对比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明确] 孟子的论辩多采用对比手法。第一章在论证时用事实 论证(以作战为例)和道理论证(“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对比,得出的结论仍然是 一组对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再进一步展开论 述,仍然用对比——“寡助之至”和“多助之至”,这样,对 比鲜明,很有说服力。第二章以“君子”和“常人”对比,突 出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第四章则以描绘的理想社会 和齐宣王现在的所作所为作对比,何去何从,观点鲜明,齐宣 王自然也易于接受。
五
人和
[基础·夯实]
一、识记字音
1.夫.环而攻之( fú ) 3.一朝.之患( zhāo ) 5.罔.民( w ǎnɡ )
2.商贾.( ɡǔ ) 4.惛.( hūn )
二、通假字
1.攻亲戚之所畔. 2.其横逆由.是也 3.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 4.刑.于寡妻 5.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6.则盍反.其本矣 7.无.失其时 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⑤ ⑥不 天能 下进 之于 欲.是 疾其 矣君介者词皆,欲比赴诉于.王
介词,向
Hale Waihona Puke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2.树.之以桑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礼.人不答 6.刑.于寡妻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9.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3.爱.人.者,人恒爱之 古义: 关爱别人
今义: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4.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古义: 比这
今义:表示一事紧接前一事
5.然.后.从而刑之
古义: 这样之后
今义: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6.君子所.以.异于人者 古义: ……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个“与百姓同之”,意思不是说百姓好什么王自己就好什么, 或者王自己好什么就让百姓好什么,而是说在王自己的“好” 的基础上体会到百姓的“好”,并且成全百姓的“好”。此外, 齐宣王说自己好乐,他就引导齐宣王“与百姓同乐”,等等。 孔子说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意思就是说,近取 自己作比方,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是实践仁的方法。孟 子推己及人的劝导方式也是“近取譬”,能够给人合情合理的 感觉,易于打动人心。
事:侍奉 树: 种植 衣:穿 王: 称王 礼: 用礼对待 刑: 做榜样 域:限制 威: 威慑 刑:惩罚
(二)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然后驱而之善. 2.形容词作动词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评析] 这是孟子总结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教训提出的著名主 张。他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认为在战 争中有利的天气、时令条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条件,有利的地 理条件不如人心所向的内部团结,这就强调了战争胜负的关 键在于民心。孟子这一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积极的进步 意义,激励着一切为正义而斗争的人们。
古义:“以之及”的省略,把它推广到
今义: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8.刑于寡妻,至.于.弟兄 古义:推广到
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9.然后从.而.刑之 古义:接着就
今义:表目的,因果关系的连词
四、一词多义
①天时不如.地利 1.如②如.舜而已矣
比得上 像
③如.有一朝之患 假如
①治.人不治,反其智 治理 2.治② ③治 奚人 暇治 不.治 礼., 义哉 反其智讲究治理好
单击图片进入Word文件
真正的大丈夫 林镇国
孟子在魏国时,是以宾客的身份和梁惠王交往,并没有接受 爵禄。孟子对于任官一事,并不像当时许多游士热衷钻营,是谨 慎而有原则的。那时候,魏国人周霄问孟子:“古代的君子出去 做官吗?”
“出去做官的。”孟子说,“古书上记载:‘孔子如果赋闲 三个月,就显出一副惶惶不安的样子。到国外去,一定带着谒见 国君的礼物,希望谋得官职。’鲁国贤人公明仪也说:‘古时候 的人,如果赋闲三个月,就要去慰问他。’”
老: 老人 幼:孩子 善: 善道
老: 尊重 幼: 爱护
固: 使……坚固
六、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舜,人也;我,亦人也(“也”表判断) (二)被动句 凶年免于死亡 (“于”表被动) (三)状语后置句 1.树之以桑 (“以桑”作状语,后置) 2.天下可运于掌 (“于掌”作状语,后置) 3.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作状语, 后置) (四)宾语前置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之”作宾语,前置)
周霄问到这里,显然是针对孟子而发的。他想,孟子既希望 国君能任用他,实现他的抱负,又不肯轻易去谋求官职,这是为 什么呢?
孟子于是答道:“为人父母的,自然希望儿子能娶到好妻子, 女儿能找到好归宿,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假如青年男女不守礼 法,挖壁偷看,或爬墙私奔,那么社会上就会瞧不起他们。同理, 古时候的君子并非不想做官,只是不肯不依正道而为。不依正道 去做官的,就像那些挖壁爬墙的人啊!”
通 叛 ,背叛 同 犹 ,还是 同 无 ,没有 通 型 ,楷模,这里指做榜样 通 途 ,道路 通 返 ,返回,回归 通 毋 ,不要 通斑
三、古今异义
1.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能够凭借
今义:能够
2.亲.戚.畔之 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问题 2] 孟子在本文中提到的施政纲领有哪些? [明确] 孟子一整套的施政纲领要点有二:一是“制民之产”, 即规定百姓的产业;二是“谨庠序之教”。先使民“仰事俯畜” 无虞,达到温饱水平,这是“王道之始”;再使民懂得礼义,这 是“王道之成”。在孟子看来,除士之外,一般百姓没有“恒产” 就没有“恒心”,也就无法讲求仁义,即“仓廪实则知礼节,衣 食足则知荣辱”,这已经初步接触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问题,是一种进步的结论。
周霄说:“赋闲三个月就得去慰问,不是太急切了吗?” 孟子说:“读书人失去官位,就和诸侯失去国家一样啊!” 周霄又问:“为什么孔子到国外去要带着谒见国君的礼物 呢?” 孟子说:“知识分子得出任官职,就像农夫得耕田一样;难 道农夫会为了出国就抛弃他的农具吗?”
周霄又追问下去:“既然出任官职是读书人的迫切希望,而 有道德学问的君子又不轻易接受官职,这又为什么呢?”
④不治.将益深 医治
①以.天下之所顺 用 3.以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③以.其存心也 因为
介词,把
4.至① ②此 多物 助奚 之宜 至.至 ,.哉 天下顺到之 到极点
5.刑① ②刑 然.于 后寡 从妻 而刑.通之“惩型罚”,做榜样
① ②君 舜子为所法以于.异天于 下.人介者词,介被词,跟 6.于③ ④可 耕者 传皆 于.欲 后耕 世于.介王词之,野给 介词,在
孟子很明白地指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原则;假如只问目的, 不择手段,那就是丧失原则。
——节选自《儒者的良心·孟子》 知识链接: 林镇国,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毕业,后又到美国天普大学修宗 教学博士。现任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教授。著作有《辩证的行旅》 等书。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