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级会计学第三章 外币折算

高级会计学第三章 外币折算




(1)汇出现钞时,企业要先卖出现钞(7.0492)、再 买入现汇(7.1222),多付(7.1222-7.0492=)0.073 借:应付账款——美元($1 000) 7 11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73 贷:库存现金——美元($1 000) 7 110 银行存款 73 (2)汇出现汇时,企业直接汇出现汇。 借:应付账款——美元($1 000) 7 110 贷:银行存款——美元($1 000) 7 110


会计分录: 到银行兑换为人民币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 (按银行买入汇率折算)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外币户(一般按银行买入卖出的中间价折算)

从银行购入外币 借:银行存款——外币户(一般按银行买入卖出的中间价折算)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按银行卖出汇率折算)
31
(三)接受外币投资的会计处理
例3-5

设我国某公司接受国外某公司的股权投资。投资合同约定,双方的 总投资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国外公司所占股份为21%,需用美元 交付。签订合同时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700,外商需要投入30 万美元,在该合营企业实际收到对方汇来的美元时,美元对人民币 的汇率为1:6.9,该合营企业应当在收到投入资本时进行会计处理, 即

(1)购买现钞时 借:库存现金——美元($1000×7.11) 7110 (中间价)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

12.20
7122.20 (卖出价)
(2)购买现汇时。
借:银行存款——美元($1000×7.11)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
7110(中间价)
12.20 7122.20 (卖出价)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 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如1美元=6.26元人民 币;
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 单位外币的标价方法,如1元人民币=0.1597美元。


汇率的分类

市场汇率和法定汇率 现行汇率和历史汇率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二)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确定企业是否为境外经营,不是以企业的位置是否在境 外来决定,而是要看企业选定的记账本位币是否与其母 公司等使用的记账本位币相同 境外经营


1.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 一般采用所在国(地区)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这样的单位即 为境外经营单位 2.企业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等, 若与其母公司采用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也应当视同境外经营。

例3-1 中国某公司于年末向某境外公司赊销商品,账款 约定按美元结算,收入额是10000美元,双方约 定于下一年初结算货款。中国公司以人民币为记 账本位币。在销售和结算期间,汇率几经变动。

发出货物日的汇率为1美元=7.01元人民币;
12月31日的汇率为1美元=6.98元人民币;
收取货款日的汇率为1美元=6.99元人民币。

外币非货币性项目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由于已在交易发生日 按当时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 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 对于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 值以外币确定,则在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时,应先将可变现净 值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 行比较;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 以外币表示,则应先将该外币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 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 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含汇率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两项交易是以发出货物日汇率计算美元折合为记账本位币 的数额,汇率变化形成的差额200元人民币计入财务费用 的汇兑损益,遵循的是权责发生制原则。

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二、外币交易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
1、设置相应的外币账户

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 外币结算的债权(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付账款等)和 债务账户(如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
借:银行存款—美元($300 000×6.90) 2 070 000
贷:实收资本(或将高于股价的数额计入资本公积)
2 070 000
(四)期末外币折算的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或结算日:资产负债表日或结算日, 企业应分别外币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进行 处理。

外币货币性项目。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应采用资产 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因结算或采用资产负债表日 的即期汇率折算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 时调增或调减外币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

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 其他外汇资产。


汇率
汇率又称外汇汇价,指两个国家的货币在指定时间相互交 换的比价。
汇率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形式。
29
3、外币兑换会计处理的进一步分析
例3-4 仍设上述企业因业务需要对外汇出1000美元,用来偿还 以美元计价的应付账款。汇出时的汇率,即当日中国人民 银行的汇率为$100=¥711,银行的现钞买入价为704.92, 现钞卖出价为712.22,现汇买入价为709.78,现汇卖出价 为712.22,该公司对不同情况的会计处理如下:
二、记账本位币及其确定要求
(一)境内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 货币。
在选定记账本位币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 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2.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 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3.该货币是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 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按照上述要求,企业在选择确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
位币时,还应当考虑下列情况:

1.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 2.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占有较大比重。 3.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 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4.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 和可预期的债务。
一、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

单一交易观:即将企业的销售与收款业务视为一个整体, 只在实际收到货币资金时才确认销售的实现
1、交易发生日:按当日汇率折算外币金额 2、资产负债表日:按资产负债表日的汇率调整有关账户 3、交易结算日:按结算日的汇率调整有关账户

两项交易观:即将销售实现和收取款项各视为一种业务

现钞和现汇

现汇买入价高于现钞买入价,现汇和现钞的卖出价相等

经常性项目和资本性项目
五、外币折算业务会计准则介绍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汇率变动的影响》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52号—外币折算》

我国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第二节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二)外币交易的不同类型



货币兑换 取得或者支付外币资金 通过结汇、购汇等方式销售或采购以外币计价的商品、 劳务 外币折算
四、外币交易的相关概念
(一)外汇与汇率
外汇

外汇:外汇指一国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 手段。

我国《外汇管理条例》所称的外汇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 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2、外币交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 币交易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当汇率变动不大时,也可以 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进行折算
(二)外币兑换的会计处理
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事项,应当按 照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折算,即付出及收到的本币金额应 当按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外币按市场汇率/即期汇 率记录。
即期汇率、近似汇率和远期汇率
(二)外币折算与外币兑换

外币折算

将外币折合为等值记账本位币
将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转换为记账本位币表示

外币兑换

将一种货币兑换为另一种货币的实际交易活动

外币折算与外币兑换的关系

外币折算不一定有实际的外币交易事项发生,而外币兑换是一种实 际发生的外币折算交易事项 外币折算一般发生在期末,外币兑换一般发生在期中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两项交易观

发出货物时
70100
借:应收账款($10000×7.01)70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年末时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应收账款 300 300

收取货款时
69900 69900
借:库存现金——美元($10000×6.99) 贷:应收账款($ 10000×6.99)Leabharlann (三)记账本位币的变更


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特殊情况可以变更:与确定记账本位币相关的企业经营 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三、外币交易及其不同类型

(一)外币交易

外币交易是以外币计价或结算的交易;

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 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以及接受外币投资 进行货币之间的相互兑换 进行期末汇率的折算调整 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