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沉降菌测试标准操作规程制定人:年月日编码: SOP-ZL-HJ-006-01 审核人:年月日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批准人: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分发部门:质量管理部、档案室目的:建立洁净室(区)中沉降菌的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药品在规定洁净级别的区域内进行生产。
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的沉降菌的测试。
职责:质量管理部、QA检测员内容:1、测试方法本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
2、仪器、设备、培养基2.1培养皿:Φ90mm×15mm 培养皿2.2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2.3生化培养箱:必须定期对生化培养箱进行校验。
2.4自动台式灭菌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
3、测试条件3.1温度和相对湿度: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其生产及工艺要求相适应,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为宜。
3.2压差:空气洁净度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压差应≥10Pa。
4、测试状态: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
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动态测试时,现场人员数按《洁净区人员控制管理制度》中规定执行,记录中注明现场人员数量及测试点位置。
5、测试时间:对单向流,测试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运行不少于10分钟后开始;对非单向流,测试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运行不少于30分钟后开始。
6、采样点数量及布置 6.1最少采样点数目房间面积(m 2)洁净度级别10010000 100000 <102—3 2 2 ≥10—<20 4 2 2 ≥20—<40 8 22≥40—<100 1642 ≥100—<200 40 103 ≥200—<400 80 20 6 ≥400—<1000 160 4013 ≥1000—<2000400 10032 ≥2000800200636.2最少培养皿数在满足最少测点数的同时,还宜满足最少培养皿数,见下表洁净度级别所需Φ90mm 培养皿数(以沉降0.5 h /静态或4h /动态计)100 14 10000 2 100000 26.3采样点布置类型abcdef6.4采样点的位置6.4.1一般布置在离地面0.8-1.5m之间或操作平台的高度,除受洁净室(区)的设备限制外,应在整个洁净室(区)均匀布置。
6.4.2每个采样点一般采样一次,也可以多于1次。
6.4.3布置采样点时,应避开回风口,测试人员应在采样口的下风侧。
7、培养基制备7.1依据检测区域的取样点数,按照《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制备适量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7.2在超净工作台内,以无菌操作法将配制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以每皿约15ml的装量分装,待培养基凝固后移出洁净区。
7.3将制备的营养琼脂平皿倒置于生化培养箱内35℃培养48小时,确认无菌落数后使用。
7.4培养皿传进洁净室(区)测试前要进行表面消毒。
8、测试8.1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采样点布置图逐个放置,然后从里到外逐个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在空气中。
8.2静态测试时,培养皿暴露时间为30min,动态测试时,培养皿暴露时间为不大于4h。
9、培养:取样结束后将平皿倒置于生化培养箱内35℃培养72小时,并以未采样的营养琼脂平皿作对照皿。
10、结果计算10.1 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
10.1.1用肉眼对培养皿上所有的菌落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
10.1.2 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10.2 每个测点的沉降菌平均菌落数的计算:M=n Mn21+⋯++MM式中:M---平均菌落数g h iM1---1号培养皿的菌落数M2---2号培养皿的菌落数Mn---n号培养皿的菌落数n---培养皿的总数11、结果评定11.1 每个测点的沉降菌的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规定评定标准的界限。
11.2 在静态测试时,若某测点的沉降菌平均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应重新采样两次,两次测试结果均合格才能判为符合。
11.3若测试结果超标时应及时与生产部门联系,对该区域进行消毒或其它处理,然后重新测试至合格。
11.4洁净区沉降菌控制标准洁净度级别 A B C D沉降菌cfu/4小时标准<1 5 50 100 警戒限-- 3 40 80 纠偏限-- 4 45 901、表中数值均为平均值。
2、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检测并积累计数。
12、注意事项12.1采样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12.2应采取一切措施防止采样过程的污染和其他可能对样本的污染。
12.3测试用具要作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13、检测频率:1次/3个月。
14、附录附录《沉降菌测试记录》15、历史修订记录和原因版本号修订原因修订日期01 新订附录沉降菌测试记录编码:SOP-ZL-HJ-006-01-R1 测试区域测试依据测试人员测试日期培养基用量测试状态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报告日期测试房间房间编号现场操作人员数采样点布置类型沉降菌菌落数/cfu符合规定a b 测点1 测点2 测点3 测点4更鞋间PLES123 是□否□男一更PLES124 是□否□女一更PLES125 是□否□男二更PLES126 是□否□女二更PLES127 是□否□手消毒间PLES128 是□否□外用酊剂线PLES129 是□否□酊剂配制间PLES130 是□否□酊剂灌装间PLES131 是□否□预留间1PLES132 是□否□溶液剂灌装间PLES133 是□否□理瓶、洗瓶间PLES138 是□否□瓶子暂存间PLES139 是□否□洗衣整衣间PLES140 是□否□消毒液配制间PLES141 是□否□不合格品存放PLES142 是□否□洁具存放间PLES143 是□否□模具存放间PLES144 是□否□容器存放 PLES145 是□ 否□ 容器洗涤 PLES146 是□ 否□ 内包材存放间 PLES147 是□ 否□ 溶液剂配制间 PLES148 是□ 否□ 半固体配制间 PLES149 是□ 否□ 废弃间 PLES150 是□ 否□ 中检室 PLES151 是□ 否□ 中间站PLES152是□ 否□ 称量间、(前室) PLES153 是□ 否□ 称量、配料间 PLES154 是□ 否□ 粉碎、过筛间 PLES155 是□ 否□ 半固体灌装间 PLES156 是□ 否□ 原辅料暂存间 PLES157 是□ 否□ 缓冲室 PLES158是□ 否□ 走廊是□ 否□ 阴性对照是□ 否□洁净度级别AB C D沉降菌 cfu/4小时 标准 <1 5 50 100 警戒限 -- 3 40 80 纠偏限--44590备注采样点布置类型:ab121234编码:SOP-ZL-HJ-006-01-R1 测试区域 测试依据 测试人员 测试日期 培养基用量 测试状态 培养时间 培养温度报告日期测试房间 房间编号 现场操作人员数 采样点布置类型沉降菌菌落数/cfu符合规定 a b 测点1 测点2 测点3 测点4 一更 PLEZ120 是□ 否□ 二更1 PLEZ121 是□ 否□ 二更2 PLEZ122 是□ 否□ 缓冲间1 PLEZ123 是□ 否□ 缓冲间2 PLEZ124 是□ 否□ 微生物限度室 PLEZ125是□ 否□ 净化操作台 PLEZ125 是□ 否□ 阳性对照室 PLEZ126 是□ 否□ 净化操作台PLEZ126是□ 否□ 阴性对照是□ 否□洁净度级别AB C D 沉降菌 cfu/4小时 标准 <1 5 50 100 警戒限 -- 3 40 80 纠偏限--44590备注采样点布置类型:ab12123 4编码:SOP-ZL-HJ-006-01-R1测试区域 测试依据 测试人员 测试日期 培养基用量 测试状态 培养时间 培养温度报告日期测试房间 房间编号 现场操作人员数 采样点布置类型沉降菌菌落数/cfu符合规定 a b 测点1 测点2 测点3 测点4 更衣 PLEQ003 是□ 否□ 缓冲间1 PLEQ004 是□ 否□ 取样间 PLEQ005 是□ 否□ 缓冲间2PLEQ006是□ 否□ 阴性对照是□ 否□洁净度级别A B C D 沉降菌 cfu/4小时 标准 <1 5 50 100 警戒限 -- 3 40 80 纠偏限 --445 90备注采样点布置类型:ab121234。